廣東叫停10類項目環保審批
產業結構的調整
廣東省環保局有關人士表示,任何可能影響環境的建設項目都必須通過環保部門組織的環境影響評價后才能上馬建設,除非再次下發文件恢復審批,否則該《意見》意味著這些建設項目將受到環保部門無限期的停止審批。而那些未按規定履行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報批手續、未批先建的項目、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不合格以及污染嚴重的項目,也要“依法查處”。
就在本月初,位于廣州市荔灣區、始建于1929年的舊廣州水泥廠正式遷往花都區。新的水泥廠生產技術和環保技術均有大幅度提高。正式投產以后,粉塵排放濃度將優于每立方米50毫克的國家標準和每立方米30毫克的歐盟標準,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太大污染。
廣東省環保產業協會秘書長胡慶新則認為,停止10類項目的審批是廣東省基于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廣東省目前資源非常緊張,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上一些污染項目,對環境的危害會更大。”胡慶新透露,東莞目前已經關閉了34家水泥生產項目,并表示要逐步實現全部關停。胡慶新透露,廣東省的電解鋁項目基本上已經沒有了。而“廣東地區環境容量也已趨于飽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將一些污染較強、不利于環境建設的項目停止審批,是明智之舉。”
引導工業進開發區
在這份《意見》中,記者看到,廣東省環保局表示將依據各級環保、國土、城鎮等各類規劃和產業政策的要求,引導工業進園、產業入區。并表示“凡環境質量未達到環境功能要求、沒有環境容量的地區、區域、流域,實行超標污染物總量區域削減項目審批制度,不得批準建設導致環境質量進一步惡化的項目;凡是不符合經批準的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保護規劃的項目和開發行為,一律不得實施。”
而那些經國家和廣東省批準保留的開發區,也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區域影響評價和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并報有審批權的機關審批。位于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及生態環境敏感區等區域,影響生態環境和污染環境的;占用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或者建設在自然保護區外圍地帶,但損害自然保護區的環境質量和生態功能的諸多項目也被廣東省環保局叫停。
朝“輕、高”項目發展
《意見》主要是針對新批的一些鋼鐵、電解鋁、鐵合金等有色金屬項目,而不會對原來已經做過環境評估的項目造成什么影響。
廣鋼集團宣傳部吳部長透露,《意見》的出臺可能會對以后要進行審批的有色金屬等相關污染項目產生影響。
“一些項目能耗高,對經濟貢獻不大。這些材料完全可以從國外購得,而將主要精力放在發展輕度污染的、高新技術項目上去。”胡慶新表示,廣東應對污染項目限制審批,或轉移出去,而集中精力朝“輕(污染)、高(技術)”項目發展。
廣東省環保局宣教中心黃先生透露說,將建立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動態檔案和動態管理系統,在今年年底前完成130家省控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設備安裝,并實現全省聯網監控,全省12.5萬千瓦以上的火力發電機組全部要建SO2在線檢測系統。而廣東省內一些生產工藝落后以及設備簡陋、污染嚴重、治理無望的“五小”企業也將依法淘汰。(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wangf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