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壩集團立志做水泥環保領域的企業家——記“湖北省十大優秀青年企業家”水泥公司董事長郭成洲
1月9日,葛洲壩集團水泥公司董事長郭成洲從共青團湖北省委和湖北日報傳媒集團聯合舉辦的湖北省優秀青年企業家評選活動中脫穎而出,成為“湖北省十大優秀青年企業家”之一。
20多年扎根企業,從一名車間技術員到企業管理者,再到執掌葛洲壩水泥帥印的企業家,郭成洲始終把“創新”和“實干”融于自己的血脈,在集團《葛洲壩集團公司戰略發展實施指導意見》的引領下,他心無旁騖地為企業的改革與發展傾力奉獻,一路風雨坎坷,一路堅定執著。
登高望遠 企業家的視野
企業家應該是什么樣?中國能建黨委常委、副總經理、中國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聶凱認為,“企業家是擔負著對生產要素進行有效組織和管理,富有戰略眼光、理論素養、商業頭腦、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的高級管理人才。”
在葛洲壩水泥多崗位磨礪20多年的郭成洲,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了如指掌,這讓他接過企業管理接力棒時,深知過去經營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積弊。憑著他對企業的責任和事業的執著,從接手之初就憋足了干勁,醞釀著大干一場。“葛洲壩水泥必須做強做優,實現行業一流。”他默默地給自己鼓勁,大刀闊斧進行了改革。
葛洲壩水泥破除了一系列陳舊的國企觀念,首次提出要改變以產值為中心的經營管理思路,提出了“以效益論英雄”的價值理念,要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追求社會效益和員工效益。改觀了企業過去過分追求產值,不注重效率和效益的弊端。觀念的轉變,使該公司在市場營銷、生產管理、物資供應、績效考核、組織人事等企業管理各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當前高效運轉的現代企業管理體制機制奠定了思想基礎。
沖破思想牢籠后,葛洲壩水泥又開展了一系列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極大地激發了企業的活力。一是改變了過去單一行政職務晉升通道,打通了專業技術人員崗位晉升通道,開創性設立了專家組制度,并大幅度提升專家待遇,讓精于技術、弱于管理的技術專家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最大程度發揮他們的專業技術能力,實現企業與員工的雙贏。二是強力推進信息化管理系統,投資數千萬元建立信息化營銷管理系統、供應鏈系統、財務管理系統、能源管理系統等,以最前沿的管理方式促進企業的經營管理。三是破除國企頑疾,引入激勵約束機制,構建干部能上能下、工資能高能低、機構能設能撤、員工能進能出的靈活組織人事體制機制,最大限度盤活現有人力資源,不斷激發全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短時間內全體干部職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四是是摒棄過去人事任用上論資排輩等頑疾,按“知識化、市場化、年輕化”思路不拘一格選人用人,一大批年輕人被安排在重要崗位,為葛洲壩水泥事業注入了強勁生命力。
葛洲壩水泥在短時間內找準了自身的發展方式,理順了自身的管理機制,擁有40年歷史的老企業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
和諧共贏 企業家的智慧
在水泥產能嚴重過剩的當下,葛洲壩水泥要做強做大,必須走適合葛洲壩水泥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葛洲壩水泥在郭成洲的帶領下走了一條“深耕湖北,著力打造水泥行業新生態”的發展之路。
作為區域龍頭的大型水泥集團,葛洲壩水泥很好的利用了區位優勢,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和行業協會在“提升產業集中度”方面的大力支持。近些年,葛洲壩水泥與民營企業戰略聯手,優勢互補,企業規模優勢不斷放大,盈利能力不斷提升。混合所有制經濟在葛洲壩水泥的成功實踐,為葛洲壩水泥今后的壯大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Page]
在大力發展的同時,郭成洲帶領企業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在內部,水泥公司對于投資行為均有規范的投資管理制度,并嚴格按照制度來規范操作的。有大量的專業人員從各方面來對項目進行研究和審核,針對項目風險提出意見和防范措施。在外部,我們聘請專業的審計、評估單位對并購單位進行審計和評估,邀請法律事務所對并購單位進行法律盡職調查,通過以上內外結合的方式,能及時的發現風險并提前防范。”郭成洲說。
惡性競爭、效益低下、形象負面是水泥行業固有弊病。郭成洲執掌葛洲壩水泥后,著力利用企業規模優勢營建一種和諧共贏的行業生態,帶領湖北省水泥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一是通過技術整合和加大科研投入,充分發揮專家組和研發(技術)中心作用,在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為企業拓展更寬的盈利空間。二是加大環保投入,大力開展“美麗工廠”建設和節能減排技措技改,確保環境污染零事故。三是主動關停落后產能,開全國主動淘汰低產能新型水泥熟料生產線先河,樹立了水泥行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標桿。四是完善產業鏈條,實現了砂石、骨料、水泥、商混、特異性水泥制品、物流配送、關聯產業的一體化運營,進一步提升了核心市場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五是帶頭履行行業自律,維護公平自由市場競爭環境,抵制行業內的惡性競爭,打造和諧共贏的生態環境。
近些年,葛洲壩水泥深耕湖北,主導區域內行業的有序競爭,取得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促成了葛洲壩水泥獨特的商業模式的形成。
創新求變 企業家的精神
為了適應時代要求,葛洲壩水泥著手研究長遠發展,圍繞節能減排及資源綜合利用、新型生產技術引進與開發、研究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水污泥處理及礦山尾礦填埋等發展方向,著力實現企業轉型升級。
葛洲壩水泥先后實施了能源管理中心、電機節能改造、石灰石尾礦綜合利用、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等創新項目。能源管理中心的建立,對葛洲壩水泥能源系統的統一調度、提高環保質量、降低產品能耗、提高勞動生產率都起到了十分顯著的促進作用,可以降低水泥單耗近3元,每年可以為企業節約生產成本近6000萬元。在水泥生產過程中,葛洲壩水泥積極利用工業廢棄物代替傳統混合材,通過技術創新,精確優化、控制配比,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13年該公司綜合利用廢渣達400萬噸以上。
幾年來,葛洲壩水泥先后與多個著名科研院校簽訂協議,共同就加強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等方面的研究開展合作。為更好適應行業發展,郭成洲還把堅毅的目光投向了城市垃圾處理、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積極參與城市環境建設,承擔更多社會責任。葛洲壩水泥計劃在7家窯線水泥企業于“十二五”期間全面啟動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項目,使垃圾處理達到“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
郭成洲認為,“企業家應追求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就是說企業家不僅要有競爭的激情,追求利益,也要有社會責任感,為社會創造價值。”水泥公司加強與各大高校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等方面的研究合作;全面進軍城市垃圾處理、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積極參與城市環境建設,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在污水處理、淤/污泥處理、礦山尾礦充填處理、土壤固化修復等方面建立大型標準化生產基地,向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實現環保業務井噴式發展;著力由單一業務向完整產業轉變、由參與市場向引領市場轉變、由產品經營向資本運營轉變、由水泥企業向建材集團轉變。
“不管以前做過多少成績,從現在這一刻,我們又將從零開始。”郭成洲說。
編輯:袁燕萍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