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管清友:為什么說一帶一路是“一號工程”?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 管清友 · 2015-01-26 11:34 留言

  作為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推動的“一號工程”,“一帶一路”可能成為建國以來最重要的國家戰略布局。如果僅僅把“一帶一路”看成一個區域規劃,那肯定低估了一帶一路的影響。對內,這是加強區域協同、盤活存量經濟、消化產能過剩的重要抓手。對外,這是資本帶動產能輸出、拓展外交存在、扭轉國際收支困境的突破口。

  戰略意義之一: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優化空間格局

  “一帶一路”打破原有點狀、塊狀的區域發展模式。無論是早期的經濟特區、還是去年成立的自貿區,都是以單一區域為發展突破口。“一帶一路”徹底改變之前點狀、塊狀的發展格局,橫向看,貫穿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縱向看,連接主要沿海港口城市,并且不斷向中亞、東盟延伸。這將改變中國區域發展版圖,更多強調省區之間的互聯互通,產業承接與轉移,有利于我國加快我國經濟轉型升級。

  領導人重點調研新疆、福建、寧夏、陜西。“一帶一路”幾乎覆蓋中國大多數省區,地方也在積極主動融入該戰略,其中,國家領導人重點調研新疆等地區,確定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戰略地位,推動福建建設通向中西部和東南亞的運輸大通道,發展陜西臨空經濟產業構筑空中絲路。地方戰略目標明確,功能定位清晰,重點開發特色資源和優勢產業,改變各地同質化發展問題。

  戰略意義之二:推動全方位開放,加快外交突圍

  習近平出訪路線涵蓋“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自2013年9月,習近平首次提出“一帶一路”以來,出訪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印度尼西亞、德國、蒙古、塔吉克斯坦、馬爾代夫、斯里蘭卡和印度等國家,訪問期間,習近平多次強調雙方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如中哈共建油氣管道建設,加強油氣開發和加工合作;中蒙促進亞歐跨境運輸;中國與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一帶一路在亞洲各國逐步形成共識。“一帶一路”在亞信峰會、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等國際會議上成為最受關注的主題,各國領導人認同感不斷加強。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上合組織開發銀行的建設等俱是“一帶一路”的資金保障。“一帶一路”的推進也有利于擴大在周邊區域人民幣跨境使用,推廣人民幣支付系統。對鼓勵中資企業在境外設立機構,鼓勵沿線國家金融企業來華設立機構也有幫助。

  戰略意義之三:消化過剩產能,化解債務風險

  產能過剩是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癥結之一。通常健康且創利的產業產能利用率應當在85%以上,而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2011年中國全部產業產能利用率不超過65%。盡管中央自十八大以來加大力度去產能,但傳統產業的產能過剩并沒有明顯緩解,甚至有所加重。根據央行公布的5000戶企業調查數據顯示,設備能力利用水平從去年末的41.2%進一步下降到40.6%,距危機前45%左右的水平仍有較大缺口。PPI已經連續32個月負增長,超過了90年代末的31個月。今年發電設備的平均利用小時數大概在4300小時左右,遠低于去年和歷史正常水平。這些跡象都表明中國仍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

  圖1:中國過剩產能出清緩慢導致產能利用率低下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

  圖2: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處于歷史最低水平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

  在國內房地產等傳統需求引擎低迷的背景下,出口是化解產能過剩為數不多的途徑。上一輪去產能和加入WTO帶來的外需紅利就有很大關系。但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傳統的出口市場增量空間不大,國內的過剩產能很難通過他們進行消化,在國內消費加速啟動難以推進的情況下,通過“一帶一路”以資本輸出帶動產能輸出、開辟新的出口市場是很好的抓手。

  戰略意義之四:獲取戰略資源,拓展經貿合作

  中國的油氣資源、礦產資源對國外的依存度較高,現在這些資源主要通過沿海海路進入中國,鐵礦石依賴于澳大利亞和巴西,石油依賴于中東,渠道較為單一。中國與其他重要資源國的合作還不深入,經貿合作也未廣泛有效的展開,使得資源方面的合作不穩定和牢固。“一帶一路”新增了大量有效的陸路資源進入通道,對于資源獲取的多樣化十分重要。

  戰略意義之五:強化國家安全,開拓戰略縱深

  我國的資源進入主要現還主要是通過沿海海路,而沿海直接暴露于外部威脅,在戰時極為脆弱。我國的工業和基礎設施也集中于沿海,如果遇到外部的打擊,整個中國會瞬時失去核心設施。在戰略縱深更高的中部和西部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地廣人稀工業少,還有很大的工業和基礎設施發展潛力,在戰時受到的威脅也少,通過“一帶一路”加大對西部的開發,將有利于戰略縱深的開拓和國家安全的強化。

  戰略意義之六:提升國民收入,扭轉國際收支困局

  中國的經濟發展長期以來過度重視GDP(國內生產總值),而忽略了GNP(國民生產總值)。GNP與GDP的差異主要是對外凈資產收益,在這一點上,中國一直深陷對外凈資產與負收益并存的窘境。

  截止2014年三季度,中國的對外凈資產雖然高達1.8萬億美元,但前三季度的投資收益卻只有負的231億美元。相比之下,美國對外凈資產是負的4.6萬億美元,也就是凈負債國,但美國的投資收益卻是正的2288億美元。簡單來說,中國作為借給別人錢的人竟然還要給別人支付利息,而美國作為借錢的人竟然有巨額的利息收入。

  圖3: 中國有巨額對外凈資產,美國巨額對外凈負債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

  圖4: 但中國對外凈收益為負,而美國凈收益遠高于中國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

  問題出在兩個方面:從對外負債端來看,中國引入外資的方式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資(FDI),而FDI由于享受了地方政府的諸多優惠政策,收益率普遍較高,據世界銀行統計,在華FDI的投資收益率可能超過20%。但更重要的是資產端的問題,中國對外投資的收益過低。

  中國對外投資收益低下主要原因是:中國6萬多億的對外資產頭寸主要是央行近4萬億的儲備資產,占比超過60%。相比之下,日本近7萬億美元的對外資產中只有16.8%是央行掌握的儲備資產,大部分的對外資產是由私人部門持有。中日兩國都在長時間的出口繁榮之后積累了大量的對外資產頭寸,但不同的是,日本的對外資產主要由私人部門來持有和經營,主要形式包括對外直接投資、股權投資、債權投資等,最著名的案例是日本人買下了洛克菲勒中心。而中國的對外資產通過強制結售匯都轉移到了央行手中,由外管局和中投公司集中管理,集中管理的結果是只能被動的大量配置美元和美債資產,由于美債收益率低下、美元持續貶值,嚴重影響了這部分投資的收益。

  對外凈資產的收益低下抑制了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的增長,事實上是國民福利的損失。為了扭轉這種國際收支的困局,必須加快調整對外資產結構,降低儲備資產的比例,加快對外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而這種資本輸出正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內涵。

編輯:張敏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4-05 16:51: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莞市| 宜丰县| 乐昌市| 柳州市| 呼伦贝尔市| 雷山县| 鹰潭市| 湘乡市| 长顺县| 固原市| 盐池县| 岢岚县| 商都县| 沙洋县| 平顶山市| 小金县| 叙永县| 全州县| 郎溪县| 日照市| 黄平县| 乌拉特中旗| 宝坻区| 沁源县| 哈巴河县| 昭通市| 民县| 和林格尔县| 隆林| 宜州市| 凤阳县| 黔东| 平南县| 辽阳市| 施秉县| 东乌珠穆沁旗| 饶平县| 芷江| 临清市| 阜新|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