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集團:水泥窯“吃垃圾”技術推動的轉型升級路
“我們過去處理垃圾大多數是用填埋的方式進行,不得已需要征用一些住宅和農業用地,老百姓是很排斥的,我們也一直在找辦法解決垃圾的問題,水泥窯無害化處理垃圾技術引進后,垃圾解決了,環境改善了,官民關系更好了,我們非常歡迎。”
江蘇溧陽市市長蔣鋒這番講話中提及的這項技術,正是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從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始研發的“利用水泥窯安全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系統集成創新技術與工程應用”項目,歷時15年終于完成了這項適合中國國情的、具有獨創特征和知識產權的系統集成技術,目前成功應用于中材國際和溧陽天山共同建設的“450t/d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示范線項目”中。
中材國際溧陽廢棄物處置基地
該線是國內第一條完全使用自主研發技術的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示范線,投資1.05億元,于2011年1月中材集團與溧陽市政府簽約,2012年4月調試,2013年3月正式投入運營,日處理垃圾500噸,截至2014年底,已累計處理生活垃圾近20萬噸。
2015年1月8日早上9點,溧陽微微有霧,空氣清新,當天正值示范線簽約4周年,多家媒體記者趕到溧陽親身感受水泥窯“吃垃圾”“換水泥”的神奇歷程。
“去灰添綠” 技術改變溧陽
距市區約30公里的青山中,坐落著溧陽中材環保有限公司廢棄物處置基地,這里是溧陽市生活垃圾的第一步去處。南面是農業生態園,北面是曹山慢城景點,毛竹聳立,瓜果飄香,很難想象這其中會有一個生活垃圾處理基地。走進去,并沒有聞到任何垃圾的臭味,窗明幾凈的會議室、中控室、參觀走廊,一切都和普通的辦公場地一樣干凈整潔。這樣的場景也讓周邊的百姓折服。
參觀的時候恰好趕上運送溧陽市區生活垃圾的運輸車進入廠區。生活垃圾首先進入卸料坑,隨后被送到預處理系統,經過多道篩分、破碎、風選等工序后分為輕質可燃物、不可燃物(有機廚余物及玻陶土石渣等)、金屬;可燃物作為水泥窯的替代燃料,不可燃物作為水泥生產的替代原料,制成水泥,金屬則全部回收;所有垃圾無一浪費,完全實現了生活垃圾處理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原則。
距離廢棄物處置基地10公里處就是溧陽天山水泥生產線,廠區圍墻外即是農田,附近有水泥工人和農民居住,廠區內種滿冬青,隆隆的水泥窯工作的聲音表明這里正在進行作業,卻無任何煙塵異味飄散。由廢棄物處置基地運來的可燃物、不可燃物直接被送到全封閉儲庫,然后通過抓斗抓送到喂料口;如果不是透過玻璃看到垃圾的投送過程,誰也不會想到這里是可以“吃垃圾”的水泥生產線。
自主研發并具有知識產權的中材國際垃圾預處理系統
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技術為何進入溧陽,溧陽又為何選擇了該項技術?溧陽市城市管理局局長吳小平作了詳細介紹:
從資源和城市布局的角度來講,溧陽礦產資源豐富,其中已探明的貯量,石灰石就有10億噸,陶土和其他工業粘土等也非常豐富,水泥工業優勢明顯且已具備一定產能實力,依托水泥窯進行協同處置水泥裝置方便可行。
從經濟方面來講,溧陽人口大約75萬,2007年,溧陽市實施城鄉生活垃圾統籌處置以來,生活垃圾快速增長,目前日均垃圾量達480噸,城市壓力巨大。溧陽市過去已經建設了一個垃圾填埋場,投資1億多元,庫容量131.6萬立方,成本高、污染大、占地多,老百姓有怨言。運用這項技術后,每噸垃圾只需補貼75元,卻節省了花費上億元繼續投資建設填埋場的費用。
[Page]從環保方面來講優勢更加明顯,經過近2年的運轉,不僅從客觀上改變了城市垃圾這一頑癥的處理方式,而且經過很多監控數據和多次國家認證的環保技術部門檢測,溧陽天山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的氮氧化物、二惡英、粉塵等排放指標優良,有些甚至遠遠優于歐盟標準。
“老百姓很實在的,他們不看數據,是要靠鼻子聞的,”吳小平說,“自從這條線投運以來,關于垃圾方面的集訪再也沒有了。”
國家環保模范城市、衛生城市,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溧陽市獲得的環保榮譽很多,這跟溧陽市一向重視“生態立市”的理念密不可分。蔣鋒表示:“中材集團的這條線意義重大,環保部門審查榮譽資質的時候都會去這條線參觀。我們也很希望通過央企的品牌效應帶動地方產業的發展。目前我們與中材環境簽署了30年的特許經營權合同,可見我們對這項技術的信賴。溧陽市計劃未來將填埋場的陳腐垃圾也逐步挖掘處理,通過水泥窯徹底消化,還地于民。”
據介紹,該項目還同時處理城市水處理廠的生活污泥,另外已于2014年9月拿到處理危險廢棄物的政府審批手續,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運行,到時溧陽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示范線將成為國內首條同時處理三種廢棄物的水泥線。
中材國際的這項技術完全實現了溧陽垃圾日產日清,正在為溧陽去灰添綠,為這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獨創研發 示范線的示范之處
中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材國際(南京)總工程師蔡玉良是中材國際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技術的負責人,他介紹說,水泥窯處置垃圾有“三無”,一是無有毒氣體揮發,水泥窯的900度以上的高溫環境使得垃圾中的有害成分徹底消解,有效抑制了二惡英的生成;二是無灰渣殘留,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技術是目前所有生活垃圾處置技術中唯一沒有灰渣排出的方式,重金屬離子被固化在熟料礦物內,消除了其對環境的二次污染;三是無高額成本投入,只需要增加生活垃圾預處理系統,并對水泥生產系統進行適當的改造,因此項目投資較小、處置成本較低。
除了這些普遍優勢外,中材國際的技術另有獨創之處,一是將大比例分選后的不可燃物與原料一起配料,喂入磨機系統進行混合低溫烘干粉末形成生料粉;二是將分選后可燃物僅擠壓脫水,未經烘干直接大比例喂入分解爐內燃燒;三是獨創了原生態垃圾四分法預處理工藝,即分開金屬、滲濾液、可燃物和不可燃物,與水泥生產系統有機結合,形成一套完整的協同處置系統。前兩項技術均為國際首創。
蔡玉良說,中國的垃圾含水量高達60%,遠遠高于其他國家,城鄉垃圾結合后又多了秸稈、菜葉等物體,熱值低,必須經過脫水和除雜后才能進行進一步處理。目前中國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的預處理方式主要有四種,包括汽化預處理工藝、發酵分選預處理工藝、焚燒分選預處理工藝以及直接分選預處理工藝,中材國際采用的即是最后一種直接分選預處理工藝,并進行脫水控制。這種工藝是根據中國生活垃圾的特點獨創研發的,相比其他預處理工藝,具備如下幾大優點:一是不影響水泥產品質量和環保指標的控制;二是不影響水泥生產系統的穩定性和產能,生產水泥是水泥線的主要任務,不能因為處理垃圾影響了水泥的生產;三是有利于減少水泥生產系統NOx和TOC的排放量,NOx減排20%以上,TOC減排40%以上;四是熱能在水泥窯內釋放,有利于進行余熱發電二次利用,起到節能降耗的作用;五是改善原料的易磨性,有利于節電;六是對預處理廠和水泥廠的相對位置不做嚴格要求,適當考慮運輸成本后在選址時可更加靈活,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七是相較其他處置路線,單位投資成本相對較低,非常有利于規模化推廣。
蔡玉良還介紹,溧陽天山5000t/d生產線配套生活垃圾處置項目設計垃圾處理能力450t/d,未來通過將垃圾含水率降至40%以下,垃圾的處理量能達到800t/d左右。“理論上,如果進一步提高生活垃圾預處理成品的指標,5000t/d水泥生產線的配套垃圾處理量可以達到1800t/d”,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中材國際環境工程(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芝娟博士說。
同時在運營模式上,該技術可根據擬建項目所在地的生活垃圾特性和水泥生產線的分布和運行狀況,采用靈活的“1+N”運營模式,即:設置1個生活垃圾預處理廠(可包含多套預處理系統),將預處理后的可燃物成品、不可燃物成品送至N條水泥生產線進行接納處置,這樣既可以提高項目的處置能力,也可以保證項目的運轉率。
技術和運營模式的諸多創新讓溧陽市這套垃圾處理的方式好評不斷。2014年初,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在江蘇省溧陽市組織召開關于“利用水泥窯爐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系統集成創新技術與工程應用”成果鑒定會。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擁有多項技術創新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議加快推廣應用。江蘇天山水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陽說,2014年超過500人次參觀了示范線,前來吸取經驗和交流學習的政府和企業達40多個。
溧陽市環保局局長奚盛則用“技術實力強、企業管理好、社會效益佳”來評價該項目。近期,溧陽市還在積極動員一山之隔的溧水區采用中材國際的該項技術建設生活垃圾處置項目,以在水泥窯檢修停窯期間“相互搓背”,互送垃圾,互補協調保持垃圾能夠日產日清。
知易行難 好技術的推廣路
據官方統計,目前全國668座城市,上萬個大型以上鄉鎮,年產垃圾約1.5億噸左右,未經處理的存量垃圾已達70多億噸,侵占5億多平方米的土地。隨著城鎮化不斷推進,預計2015年、2020年年產垃圾分別將會達到2.60億噸和3.23億噸。
[Page]“垃圾圍城”日益嚴重,但我國目前的整體垃圾處理能力還遠遠不夠,處理方式也不盡人意,主要包括填埋、焚燒、堆肥,其中以填埋為主,占78%左右。這些方式對土壤、地下水、空氣的污染是深重且長遠的。
水泥窯處置垃圾及廢棄物方式從上世紀90年代逐漸在歐洲等發達國家使用并被看好,有數據顯示,一些發達國家水泥窯處置垃圾的比例約占垃圾總量的10%——15%,挪威甚至規定城市垃圾全部采用水泥窯協同處置方式消納,而目前我國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僅為1.2%。全國僅約有10個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的生產線正在運行,另有一些協同處置污泥和工業廢棄物的水泥線。
水泥窯處置技術既然已經日趨成熟,并且已經取得了業內外的一致好評,效果也比較明顯,為什么在中國依然推行緩慢?
溧陽中材環保有限公司總經理董家明指出,中材國際和溧陽天山共建的這條協同處置垃圾示范線除了處理運行費用,前期投資的1.05億,以及系統在調試期間不正常運行造成產量的減少、設備的折損等都沒有得到補償回報,目前測算的處理每噸垃圾的綜合成本是120元左右,但是政府補貼目前只有75元,所以這條線的運行費用中還有一部分是企業在倒貼,董家明說:“我們作為中央企業有義務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我們也很樂意這樣做,但是長期下去,企業的生產經營和利潤創造會受到很大影響。不僅是我們,所有有協同處置項目的企業都希望能夠有相匹配的政府補貼和扶持政策。”
政府補貼和扶持政策的不到位是制約更多企業加入到協同處置大軍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水泥窯處置垃圾的規模會受到城市人口以及水泥產能的諸多制約。中材國際的一份報告顯示,6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需要建設3000t/d垃圾處理能力的設施,而對應3000t/d垃圾處理能力的水泥生產線規模應該是10000t/d級,因此采用多點分散建設的方式并不具備可操作性。例如北上廣這樣的大型城市,既不被允許具有類似溧陽這樣中小工業城市的水泥線數量和規模,反過來又多出數倍的人口,因此單單靠水泥窯處理垃圾是不現實的。更不要說前文提到的中國垃圾的復雜性以及含水量問題,所以真正操作起來比發達國家要困難許多。
除去這些,對政府和公眾的宣傳力度不夠,不少人對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污泥、工業廢棄物的認識不足也是推行緩慢的原因之一。
但是春天就要來臨。2014年10月30日,全國政協召開了“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廢棄物”雙周協商座談會。會上,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環保部、住建部等有關部委負責人、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紛紛為“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廢棄物”項目的發展建言。委員們建議的主要焦點集中在加快頂層設計、穩步推進試點、協同處置和垃圾焚燒如何競爭和協同、建設相關標準體系和評價體系以及法規建設、財稅政策扶持的落地等。
會上,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明確表示,發改委將繼續同有關部門一道,研究落實投資、價格、財稅、金融等方面的鼓勵性政策。支持關鍵共性技術研發、示范和推廣項目,研究完善相關財稅政策,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為相關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國務院參事蔣明麟還建議國家在“十三五”期間重點支持水泥窯協同處置示范線研發項目。
作為產能過剩的“見頂產業”,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及廢棄物技術為水泥行業的環保轉型提供了可行之路,正如胡芝娟說的那樣,“一站式、無害化、終端化”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及廢棄物技術必將是大勢所趨。借助政策的東風,中材國際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完善和改進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及廢棄物技術,提高垃圾處理規模、更大幅度減少對水泥窯系統的影響,保證水泥產出和質量,使這項技術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更多城市和鄉鎮。
溧陽市垃圾車在處置基地卸載垃圾
實施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的溧陽天山水泥有限公司5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
溧陽天山中控室
垃圾脫硫脫硝裝置
編輯:馮磊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