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國際:研發創新笑傲國際市場
“持續不斷的研發創新,是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基礎。”在談到中國企業如何才能成功“走出去”時,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材國際)副總裁蔣中文這樣說道。隨著中企擁有的低價資源優勢逐漸喪失,培育持久的創新能力成為企業能否在海外持續發展的根本。
據了解,中材國際是全球較大的水泥技術裝備及工程服務商,中材國際用了10余年時間實現了由以國內市場為主向以國際市場為主的轉變。
技術創新是重中之重
“技術創新是企業創新能力的重中之重。”蔣中文介紹說,“中材國際成立以來,公司為水泥熱工、粉磨、破碎、物化、裝備、環保等技術領域科研平臺配備了專業結構合理、工程化研究開發和產業化素質較高的技術隊伍。進入國際市場以來,大量的技術創新保證了中材國際所建水泥生產線的能耗指標、排放指標、運營指標達到業主或當地標準要求。”
合適的業務模式與競爭戰略是參與國際市場的關鍵。蔣中文表示:“進入國際市場,我們選擇了基于全產業鏈能力的總承包業務模式,并確定了差異化的總成本領先競爭戰略。在構建總承包業務模式的同時,公司圍繞總成本領先戰略,通過細化預算管理,優化設計,實施規模化采購,簡化業務流程,縮短工期,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及現代化大型項目管理手段等方式,實現了項目成本優勢。”
提高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塑造國際知名品牌是保證公司在國際市場長遠發展的核心。據介紹,在品牌塑造方面,中材國際重點強化了品質管理和服務管理。品質管理方面,公司要求所有項目當其品質與進度或成本出現沖突時,優先保證工程品質。客戶服務方面,公司強化了對業主的要求予以快速反應的要求,第一時間安排人員解決業主的問題,并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
此外,蔣中文指出,強化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是全面國際化的必經之路。從2005年開始,中材國際陸續在海外建立了一些分支機構。這些分支機構都設在公司海外項目比較集中的區域,以便對區域資源進行統一調配。公司大力推進本土化,將一些技術要求較低、非關鍵路徑上的土建施工、設備安裝的子項工程分包給當地的企業,同時加大當地員工的聘用力度,提高當地的工程材料、設備采購比例。
國際化運營還須加力
經過10余年“走出去”的實踐與探索,中材國際現在面臨的緊迫問題是如何由國際化經營向國際化運營跨越。目前,中材國際已實現了市場和品牌的國際化,但其組織、人員、資產的國際化程度還遠遠不夠。
“我們雖在海外設有分支機構,但規模不大,也不成體系,全球運營仍然是以中國為核心調配資源。而真正的跨國公司的組織應該是全球化的,資源也應該是在全球范圍內配置的,哪個區域的資源有比較優勢就使用哪個區域的資源。我們的人力資源水平與全球化公司的要求也有距離。隨著公司海外并購的增加,應對海外公司管理及整合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的儲備仍顯不足。此外,‘走出去’業務流程的管控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進一步完善和細化,需要不斷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蔣中文坦言。
編輯:徐潔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