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思想政治工作與適應經濟新常態的和諧企業建設
當今現階段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階段,其基本特征是出現了相當突出的“三期疊加”。即: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以往刺激經濟增長負的消化期。從兩分法辯證地來分析與綜合這三大特征,表明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必須由以往的經濟增長主要依賴于增長速度轉到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益、主要靠物質資源大量投入轉到依賴創新和技術進步和主要采取對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轉到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路數、格局與途徑上來。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向不斷成型成熟地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細胞的不同所有制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對“新常態”積極主動地轉型升級和適應變革,由于其各個不同層次人員中所獲經濟利益等的不同,開始出現一些不協調的現象與狀態。作為國有企業黨群工作和宣傳文化工作者,尤其需要加以有針對性、有說服力、有時效性地正面引導和宣傳教育,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各種積極因素,維護社會、企業、經濟和職工思想觀念的和諧穩定,促使企業順利度過、適應新常態并不斷地向前進步發展。
一. 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勵功能,不斷增強企業創造活力
要全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這是新常態下建設和諧企業的基礎條件。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勵功能主要指通過各種對路有益的方法,激勵全體職工形成積極工作的動機,鼓勵其在經營生產和工作學習中表現出高度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在激發各個不同層次職工的創造活力中,首先要破除他們之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思想隔閡和環境障礙,使其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力得到支持,創造成果得到全面肯定。要通過包括算賬對比、績效管理、獎優罰劣等手段,引入良性的競爭機制,促使職工中形成先進更先進、后進趕先進、人人爭先進的生動局面。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主要把握以下幾方面:
第一、民主激勵。即讓職工們積極參與勞動競賽、明星評選等創先爭優活動,以調動全員的創造性。要充分運用包括職工代表大會及其巡視制度在內的民主激勵手段,讓企業各層次職工都能行使主人翁的權利,使他們對于企業的決策和管理,有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促進企業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地科學發展。[Page]
第二、榜樣激勵。既通過樹立標桿和典型示范來調動職工找差距,達到人人有上進心的激勵目的,真正起到對進取心激勵的作用。
第三、情感激勵。即運用職工的心理特點,巧妙地在情感滲透方面予以引導。要緊密抓住各層次職工包括在生產勞動一線的勞務派遣工的心理特點去做思想疏導,通過感情投資,關心、理解、尊重、信任他們,多為他們辦實事、做好事。
第四、獎懲激勵。即用獎與罰的手段調節并引導職工們的合理動機,根除不合理的思想行為動機,使正確的思想行為發揚光大。四年來,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以質量保障、價值創造和實際成效論英雄,以綠色攪拌站、產品優良率、客戶滿意度和上交利潤定獎罰”以及“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為宗旨主線的生產經營管理實踐,實際上就是新常態下思想政治工作獎懲激勵的一種具體應用。在經營生產管理實踐中,既要激發企業有較高收入管理人員的進取活力,又要高度重視一般收入層次職工的合理訴求,有利于形成平等、互愛、融洽、和諧的人際環境,率先踐行“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不折不扣地落貫徹實中建總公司“品質保障、價值創造”的核心價值觀和“四個尊重”的方針。
二.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調節功能,妥善協調各方利益關系
要通過民主對話等溝通方式,對職工們的情緒、心理進行適當地調控和對人際關系作適當調整,使廣大職工的思想覺悟得到提高,新型人際關系得到形成,保持企業的穩定健康、環保節能、低碳循環、生態平衡、綠色協調、持續較快地發展。在實踐中,要堅持把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維護好、發展好作為謀劃決策、制定政策、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確地反映和兼顧不同層次職工最現實、最直接的利益。與此同時,要經常教育引導廣大職工正確認識、對待和處理個人與企業、局部與整體、當前與長遠利益之間的關系,增強全員的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第一、情緒調節。即在組織架構扁平化、企業管理創新、轉型升級過程中遭遇困難和挫折出現時,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正確地認識它,積極地解決它。不同層次人員或同一層次人員內部之間在企業變革和生產及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困難、問題和矛盾。矛盾的產生將會導致他們之間出現摩擦、齟齬、不滿乃至怨恨,久而久之不予以消除,矛盾將會進一步激化,給企業帶來深層次的威脅。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的情緒調控,可以釋疑授業解惑,疏通人們的思想癥結,化解各種矛盾,使人們的情緒獲得新的平衡,從而減少不穩定因素。
第二、人際關系調整。在企業變革、精簡機構和現實生產與生活中,不同層次的職工所處的地位、實踐經驗水平、知識層次、認識能力、個性特點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在相互協作之間也難免存在不太和諧的人際矛盾與沖突。對此,企業政工人員尤其要注重引導職工互通、互助、互學、互補,調整合作協同心態,培養塑造職工的配合意識,這有利于緩解人際矛盾,進而形成平等、友善、團結、和諧、互助的新型人際關系氛圍。
第三、利益調整。即當組織變革必然帶來部分職工之間出現利益沖突時,必須對不合理的利益分配獲取方式作合理的調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利益調節應當更多地關心困難群體和遇到特殊困難的職工,給予他們特殊的照顧。同時,也要幫助職工們牢固樹立正確的物質利益觀,通過自己的誠實勞動、辛苦工作、合法經營、科技致富等獲得正當應得的物質利益,最大限度地發揮各層次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功能,形成企業管理與服務職工的合力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功能就是將分散的職工個體的心與力凝聚成一股繩,使之富有粘合力與爆發力,為實現企業愿景而不懈地拼搏與奮斗。
第一、團隊凝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將企業中每個職工個體思想的積極因素凝聚在一起,形成強大的團隊精神和集體力量。我們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在近幾年的經營生產實踐中,尤為注重從實際出發,按各區域公司的發展規模與具體要求,不失時機地有效引導職工們自覺把自己的日常行為與高層次的價值目標緊密地聯系起來,使每個職工在自己的崗位上,建立起個人與企業(廠站)的認同關系,獲得歸屬感和榮譽感,形成步調一致,榮辱與共、同舟共濟的團隊群體意識,產生強大持久的團隊向心力與聚合力,自覺地為實現公司“十二五”藍圖而毫不懈怠、憚精竭慮地砥礪奮爭。[Page]
第二、主人翁精神凝聚。國有企業職工是企業的主人,思想政治工作要將這種主人翁意識集聚成一種思想動力與精神支柱,使每個職工都能以這種精神在各自的單位(團隊)中,團結協作、恪盡職守、認真負責,以主人翁的精神參與組織架構調整、集約經營、綠色清潔生產、技術研發攻關和精細管理以及相關理念、制度與機制的創新,不斷彰顯整個團隊的全部優勢、生機和活力。
四、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轉化功能,健全機制維護穩定
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堅決落實維護企業穩定的責任制,建立完善包括輿論匯集分析、預警應急機制在內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轉化功能。
第一、認知轉化。就是要誠心誠意地幫助職工正確地認識現在,感受現在,特別要從社會、企業、經濟發展形態的過去與現在已進入新常態的對比中認識新時代、新階段、新格局、新要求、新境界,不斷根除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新常態相悖的諸如小富即安、人海戰術、偏重產量、粗放經營、粗糙干活、管理松解、忽視生態、輕視資源等落后過時陳舊的觀念意識,使廣大職工的思想認識合乎時代和新常態的要求,進而號準把握其發展特點與規律,進一步適應其各項新的變化和新的要求。
第二、態度轉化。不同層次的企業職工對社會、企業不斷變化發展的新面貌的認識態度和心理狀態有所不同,特別是生活困難的職工群體。企業黨群宣傳文化工作者,一方面要格外注意調整這部分職工的心理定勢,一方面要給予這些職工更多的關心和幫助,使他們具備表達自己意愿與觀點的機會與渠道。
第三、行為轉化。由于職工所處的企業崗位、工作環境、生活條件的不同,有的職工確實存在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企業政工干部一定要以《中建信條》和《十典九章》為指南與藍本,耐心細致地加以灌輸引導,切實幫助他們改掉不良習性,接受新的合規的習慣方式與行為守則,使企業更加穩定、文明與和諧。
五、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導向功能,改進新常態下的宣傳文化工作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導向功能,就是運用啟發、動員、教育、監督批評等方式方法,把廣大職工的思想行為引向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建總公司系統的文化理念的正確軌道上來。
第一、政策導向。即通過宣傳疏導、文化傳播、理念熏陶,讓廣大職工及時準確地了解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了解當地政府部門、協會和中建西部建設所制定的相關制度、規定,幫助職工們增強政策觀念,學會運用政策分析與解決問題。
第二、輿論導向。即利用激勵、批評、監督等手段,營造并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借以調節和規范職工適應新常態的思想行為。
第三、自主導向。即通過職工的自我學習實現自我提高。要積極引導職工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去感受體悟社會和企業的長足進步,在競爭與發展中給自己定位,從中受到有益的啟發。企業政工人員要經常在職工中開展調查研究,了解一線職工的思想情緒。通過專題講座,疏通職工中存在的思想疑惑;通過演講辯論,進一步提升職工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眼光、素養與能力。企業各級領導必須乘今年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東風,進一步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傾聽職工群眾的呼聲,關心職工的疾苦,解決和滿足職工的具體需求和實際問題。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底、到位。
編輯:周夢瑩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