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韋澤林:持續創新 走節能環保之路
國內管樁行業"龍頭"企業之一——廣東三和管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生產和集團化運作的企業。公司分別在廣東、江蘇、福建、湖南、湖北、山西、山東、遼寧等地設立了生產基地,公司產品屬于節能環保型的綠色建筑材料,廣泛應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公路、鐵路、港口、水利等工程。
廣東三和管樁有限公司董事長韋澤林
廣東三和管樁有限公司董事長韋澤林近日出席在武漢召開的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制混凝土樁分會、中國硅酸鹽學會鋼筋混凝土制品專業委員會2013~2014年度年會暨學術交流會時,接受本網記者采訪,就目前預制混凝土樁行業和企業發展情況談了幾點體會。
近年來,預制混凝土樁市場需求一路下滑,嚴重供大于求,企業的盈利空間更是擠壓全無,部分企業面臨停業。基于這種形勢,韋澤林表示,今年上半年,三和管樁也受經濟滑落影響,銷售額受到影響,銷售利潤也受到沖擊。不過由于區域經濟差別較大,因而各地子公司有盈利的,也有虧損的,最近幾個月稍微好一些,前段時間公司銷售狀況也是處理虧與盈利之間,較為平衡。
由于前幾年房地產市場欣欣向榮,占據預制混凝土樁銷售的半壁江山,但是隨著房地產市場的下滑,房地產業務如今不再占預制混凝土樁產業的主要比值,韋澤林介紹,現在房地產市場估計能占預制混凝土樁行業30%左右的市場份額。雖然,全國各地已經開始解除限購政策,但也只是能消化一部分房產庫存,解決一下銀行負債率問題。

三和生產的預制混凝土管樁
我國預制混凝土樁行業發展至今,已到了如何生存的關鍵時期,企業必須"轉變思維"方式才能夠持續發展。韋澤林說:"目前政府在倡導調結構、轉型升級,因而使企業家很焦慮,因為沒有人能告訴我們到底該怎么調,企業家唯有多看、多聽、多學,來尋覓適合自己企業的發展創新模式。對于三和管樁而言,三和一直在不斷地進行企業戰略調整,尋求在產業鏈上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功能等方面進行創新,走環保、節能的循環經濟模式。"
產業鏈伸延方面:首先單一做傳統產品,顯然已經不能適應這個多元化的時代。據韋澤林介紹,對于未來,三和管樁在產業鏈延伸方面,也許會在尋求建材產業鏈上發展,大致按照先往上(材料供應,如:砂石開發)再往下的延伸方式。
技術創新方面:由于管樁的廣泛使用,對產品的質量要求也進一步提高,國家的各種建筑設計、施工規范、管樁產品國家標準、管樁產品行業標準都在不斷的修訂。產品必須要符合國家規范、標準的要求。另外管樁屬于高能耗、低產出的產品,各地都出臺了限制措施,像限氣、限電、限制排放等等措施。例如2015年以后上海將全面禁止燃煤鍋爐,要改造成燃氣、燃油鍋爐,這樣會使燃料費用將增加四倍左右。因此,三和管樁做了大量的節能創新工作,如:不用鍋爐(養護也是可以)。韋澤林還說:"由于在技術方面經常會遇到屏頸,因而現在還沒有完全在推廣不用鍋爐,主要是成本較高,如果政策完全不允許預制混凝土樁的生產應用鍋爐,行業也還是可以持續生存的,只不過是面臨成本的問題。"
產品功能創新方面:目前三和管樁生產預制混凝土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 C80,現在可以做到C90、C105,甚至可以120MPa。在性能方面可以達到高耐久性的要求。同時,按國家標準使用年限可以達到100-120年。韋澤林舉例到:在港珠澳大橋設計標準時,要求能夠達到120年壽命的設計要求,三和的管樁可以達到這個要求,因此產品成功應用于該工程。這也正是因為三和不斷的在產品功能方面持續創新所帶來的。因此,只要有市場有需求就會不斷的帶動企業進行技術創新。
韋澤林董事事長接受本網主編徐潔采訪
對于預制混凝土樁行業的發展前景,韋澤林表示,根據國家發展目標,2020年是實現小康社會的時間,要達到這個目標,中國有很多項目需要建設或改建,最激動人心的是國家大規模的城市化建設,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管樁最大的生產國和需求國。據了解,廣東省已把管樁企業作為水泥制品行業的龍頭企業,隨著抗腐蝕性技術的突破,這項技術有可能向海防、堤防、江防、河防工程進軍,管樁的市場空間非常廣闊,已經拓展到在水利建設、交通建設、公共建設、橋梁、碼頭等工程建設方面。現在的問題不是沒有市場,而是管樁企業趕不上市場的發展速度。韋澤林強調:相信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下放一些權利到行業協會,會使預制混凝土樁行業會更好發展一些,因為只有行業協會才會了解行業的狀況,才不斷的規范、引導行業,促進預制混凝土樁行業可持續發展下去。正如像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徐永模會長提出建議,行業應該通過依靠骨干企業引領行業技術創新,給社會和政府提出一個新的概念:開發"第二代"預制樁技術,形成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預制混凝土樁產業, "第二代"預制樁技術可以包括:免蒸壓高性能預制樁材料技術;耐腐蝕樁基材料與工程技術;管樁樁基抗震設計技術;異形樁技術與應用;免打植樁技術與裝備;生產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太陽能利用養護技術等方面。
編輯:鞠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