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10月宏觀經濟數據解讀
10月份投入與產出數據的雙雙回落使得人們對中國整體經濟出現比預期更為劇烈的減速的擔心加劇,但大部分經濟專家認為增長勢頭盡管依然疲弱但并未超出預期,在向消費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過程中增長放緩是不可避免的,政策制定者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避免失業激增以及確保金融體系的平穩運行。
投資:全國投資現2002年以來最低增速,房地產有望筑底回升
10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降至10多年來最低,15.9%的增速及一味下滑的走勢為政府帶來更大的壓力,采取新的有力措施提振經濟刺激投資的呼聲漸增。但從高層政策制定者的意圖(只要就業比較充分、物價比較穩定、居民收入同比增上、生態環保取得積極成果,能夠接受GDP增速降至今年的目標7.5%以下)來看,經濟政策回應將保持克制。
表1:10月份全國投資數據匯總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從固定資產投資構成來看,占投資比例最大的建筑安裝工程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增長18.4%,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5.1個百分點,較9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設備工器具購置及其他費用同比增速有所增加。即在基礎建設上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而建設前期、后期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略有上升,因此對于基礎工業產出的拉動受到抑制,需求增速放緩。
10月份,基礎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止跌回升,較9月份上漲0.43個百分點。主要基礎設施建設行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道路運輸業及公共設施管理業10月份均出現累計投資增速加快的現象。
房地產行業10月份累計開發投資同比增速繼續滑落,較9月份降低0.1個百分點至12.4%;10月底,房屋累計施工面積同比增速為12.3%,較9月底上漲0.8個百分點;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5.5%,跌幅較9月份收窄3.8個百分點;房屋竣工面積同比增長7.6%,增速較上月上漲0.4個百分點;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同比回落7.6%,跌幅較9月份0.8個百分點,10月單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6%,降幅比9月收窄8.7個百分點。10月份國房景氣指數首現今年以來的回升,受益于930新政、按揭支持力度加大、住房公積金申請放松、普通股住宅標準放寬等房地產放款政策的影響,預計四季度房地產行業景氣度將好于三季度。
產出和消費:產出、消費增速再度回落,價格低迷謹防通縮風險
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較9月份下跌0.1個百分點至8.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同比較9月份下跌0.04個百分點至12%。10月份當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為7.7%,較9月份下滑0.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為11.5%,較9月份下跌0.07個百分點。
圖1:工業產出、消費及價格同比增速走勢圖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需求增長動能仍顯不足,供給端的工業生產依舊低迷,10月份工業增加值數據最為樂觀的是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國慶假日是這一行業數據走高的主要原因;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仍保持較高的產值增速,其他采礦業、專用設備制造業則保持偏低產值增速。
從社會消費來看,城鎮與鄉村消費增速均呈現下行走勢,鄉村消費增速連續兩年高于城鎮消費增速。1-10月餐飲收入與商品零售銷售額同比增速較1-9月均有小幅回落;今年以來,網上零售額則保持高于50%的同比增速,1-10月累計銷售額同比增速較1-9月提高0.8個百分點至55.6%。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保持回落的走勢,10月份食品價格對CPI同比貢獻率微幅提升,非食品價格貢獻率較9月略有下降。作為影響食品價格走勢的重要影響因素的鮮菜和豬肉價格持續走低是CPI同比增速逐漸下滑的重要原因;非食品價格上漲動力不強,總體來看未來幾個月CPI通脹壓力不大。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繼續同比下跌,10月PPI進一步下滑至-2.2%,跌幅較9月份擴大0.4個百分點。生產資料價格繼續下滑,10月再降0.61個百分點至-3%,有經濟專家認為生產資料價格的走勢說明我國已經陷入通縮態勢,且通縮壓力正在向CPI蔓延。
貨幣:金融數據低于預期,貨幣政策是繼續堅定還是擴大寬松力度?
10月份,新增貸款及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速均出現環比回落:新增貸款5483億元,環比減少3089億元;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2.6%,增速較9月末下降0.3個百分點。貨幣、信貸二者增長均低于預期,資金需求有所減弱,那么后期貨幣政策是繼續保持定力還是會加大寬松力度呢?
圖2:貨幣發行量增速及貸款、融資規模走勢圖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目前各項金融指標均有不同程度回落,短期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對此多數經濟界人士認為貨幣政策寬松力度加大很有必要,市場呼吁出臺大規模貨幣寬松政策,降準呼聲再次來襲。然而央行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對于M2增速回落的現象不能簡單地認為是經濟下滑的一種表象,而應該用結構化的視角去全面理解。近期M2 增速變化是經濟結構調整、表外融資收縮、部分軟約束部門擴張放緩以及監管措施強化在貨幣運行上的反映;導致近期M2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銀行同業業務融資等出現較快收縮,同時銀行資本增加、外匯占款相對減少等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近兩年來,在融資需求旺盛的大背景下,部分商業銀行通過不規范的同業業務、證券投資等科目,向房地產、部分軟約束及政策限制性領域提供了較多融資。隨著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這些部門的需求出現一定變化,加之同業業務監管等措施強化,三季度以來這部分融資出現收縮,從而減少了貨幣派生。隨著近期對存款偏離度的監管加強,商業銀行“沖存款”現象也有所減少。此外,巴塞爾協議III 實施后,商業銀行加大了資本補充力度,三季度銀行資本增加相對較多也減少了全社會貨幣供給。隨著國際收支變化,外匯占款減少,三季度外匯占款增加78 億元,同比少增1214 億元,這也會減少貨幣供給??傮w來看,不規范的同業業務收縮、“沖存款”行為減少有其正面意義,不僅有利于堵塞金融體系漏洞、增強金融體系穩定性,也有利于抑制全社會杠桿水平過快上升,一定程度上看是宏觀調控希望看到的結果。隨著第三產業在經濟中的占比上升,由于其融資強度要明顯低于第二產業,對資金的需求會有所下降。從商業銀行行為看,2014 年以來壞賬核銷和不良貸款暴露都有所加快,同時商業銀行的風險偏好趨于下降,向高風險和軟約束部門的融資減少,這也有利于推動結構調整、優化金融配置,使資金更有效地流向成長性、前景好的部門,并降低全社會融資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M2存量已在120 萬億元左右,是GDP的2倍多,在存量貨幣池子已經很大的情況下,這樣的貨幣供給并不算慢。與財政支出不同,貨幣投放后并不會消失,而是會形成存量積累繼續在經濟運行中發揮作用,關鍵是要提高貨幣周轉的效率,否則存量貨幣會越積越多,長期看會對通脹乃至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央行表示,下一階段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持“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取向,保持定力、主動作為,根據經濟基本面變化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增強調控的靈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針對金融深化和創新發展,進一步完善調控模式,通過增加供給和競爭改善金融服務,提高金融運行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在措施上央行將落實好“定向降準”的相關措施,發揮好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和再貼現政策的作用。保證在建續建工程和項目的合理資金需求,嚴控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
編輯:jirong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