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嘉華:傳統水泥“躍龍門”
上世紀30年代末建成的水泥廠如何在歷史長河中乘風破浪,成為國家特種水泥行業“領頭羊”?昨(11)日,記者來到位于市中區九峰鎮的四川嘉華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探尋其發展路徑。
企業微觀結構實驗室內,技術人員正在檢測研發成品;樣品展示廳內展示著公司近年來的研發成果,32類樣品在燈光下整齊陳列。“把水泥回歸到材料學本源,通過技術研發和細分行業,為客戶提供‘私人訂制’的產品,真正把傳統水泥做成覆蓋石油天然氣、電力等領域的活產業。”四川嘉華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毅剛告訴記者,公司已積累了許多“私人訂制”成功案例,南海981鉆井平臺的g級深海固井水泥、渤海漏油事件中的超細堵漏劑等都由嘉華制造。
近年來,公司通過重新定位,以生產特種水泥和特種工程材料為主,把主導產品精簡為油井水泥及其衍生產品等固井材料系列產品,水電工程材料、核電領域的抗輻射產品等特種工程材料,各型水泥纖維瓦、節能環保板材等屋面材料系列產品。
傳統水泥“躍龍門”,不足2億元資本的公司脫胎換骨,迅速成長為擁有32.5億資本的大企業,下屬全資及控股子公司14家,是國內可生產水泥品種最多的企業。目前,公司已在西昌、寧夏、石家莊等多地建廠,年產水泥基功能材料達600萬噸。其中,公司油井水泥在國內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一,水電工程材料覆蓋大渡河、瀾滄江等7大流域,固井材料遠銷東南亞、中亞、中美洲、非洲等地。
“我們擁有一支近200人的研發團隊,通過老中青結合和多學科交叉,使基礎研究和商用之間形成鏈條,保證公司健康有序發展。”許毅剛告訴記者,嘉華擁有結構分析、水工混凝土、材料性能等5個實驗室,是四川省企業技術中心及特種水泥工程技術中心。目前,公司承擔了4個國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成為水泥行業中承擔國家科技項目最多的企業。
“今年1-9月,企業合并凈利潤達9000多萬元,總效益上億元的年目標應該能輕松實現。”談起企業效益,許毅剛很振奮,“企業發展的核心永遠在技術,我們接下來將更加注重建材產品的低碳、環保、安全和耐久性,早日實現水泥制造業向制造服務業轉型升級。”
企業家原聲
許毅剛(四川嘉華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以市場需求為核心,通過課題自組織、團隊自組織、激勵自組織等人性化管理體制,加強自主創新體系建設,為員工提供開放式研發平臺,使企業能在有序管理中凝聚創新合力。突破傳統局限,讓夢想引導我們創新,讓時間集聚嘉華真誠。
企業名片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先后獲得56項國家專利。其中,高性能低熱硅酸鹽水泥技術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20攝氏度油井水泥研制技術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低熱硅酸鹽水泥獲“四川省優秀新產品一等獎”。
編輯:鞠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