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隅水泥:在京津冀一體化中轉型升級
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提速,水泥行業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繼而也促使水泥產業在激烈競爭中不斷調整、轉移、轉型升級。
在這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期,作為北京市國資委直屬的京津冀區域最大的水泥生產商及供應商——北京金隅集團實際行動證明,只要有決心,有目標,傳統的水泥行業也可以成為環境的保護者,也可以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從傳統行業向節能環保行業轉變
“霧霾”近幾年來一直是京津冀地區的棘手問題,這也讓節能環保成為中國產業升級轉型的重中之重,以水泥等建材為主的商混產業的環保升級更是首當其沖。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是水泥生產企業頭上的三頂大帽子。“面對這些無法避開的問題,邯鄲金隅太行將綠色環保作為商混產業升級的唯一出路。”邯鄲金隅太行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懷江表示。
李懷江介紹,傳統的混凝土攪拌站面臨著粉塵、噪音、污水污染等問題。而環保型攪拌站就要從攪拌樓到料倉均采用全封閉形式,攪拌站安裝有除塵器,有效回收粉料粉塵,降低粉塵污染;封閉的料倉有效降低了原材料進料和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粉塵和噪音;污水處理設備則可實現廢水廢渣零排放。
為此,邯鄲金隅太行幾年來投入2000余萬元封閉原材料堆場、攪拌樓,加裝霧化噴淋抑塵裝置,改造環保鍋爐,綠化廠區,硬化道路,實施砂石分離廢物再利用和污水處理系統改造,大力推廣粉煤灰、石灰石碎屑、河道淤沙等再生原材料的再利用,使商混行業真正走上了綠色清潔生產之路。旗下各商混子分公司不僅紛紛獲得了“河北省資源綜合利用認定證書”享受國家免稅政策,而且旗下邯山金隅混凝土公司摘得“全國預拌混凝土綠色清潔生產示范企業”殊榮。
“環保和安全已成為影響企業生存發展的大事。為此,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堅持底線思維,扎扎實實做好環保和安全工作已成為公司領導班子的共識。”在采訪中,邯鄲涉縣金隅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占民表示。
張占民介紹,企業建成“公司——車間——班組”的三級安全環保組織管理網絡。同時,新出臺了《環境管理細則》《環境管理體系及職責》《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等制度,使公司環保工作日趨規范。另外,先后組織了無垃圾、無雜物、無油污、無積水、無煙頭、無亂放的“六無”現場管理達標活動,切實加大了對跑、冒、滴、漏的治理力度,由此,企業現場環境發生了根本改觀。
“同時,公司以技術創新為動力,推動環保工作上臺階。”張占民表示,企業在河北省率先實施了水泥窯脫硝改造項目,脫硝率達到了70%以上,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大幅度降低。公司投資200萬元完成了商砼原料入棚項目,外存原料實現了封閉棚化管理,有效減少了粉塵的無組織排放。同時建立了污水處理系統,全廠生產用水實現了污水零排放,其中冷卻水實行循環再利用,被用于全廠綠化灌溉,每年為公司節約用水10萬噸。通過不斷工藝革新,切實加強 “三廢”資源綜合利用,年消化粉煤灰、轉爐渣、脫硫石膏近100萬噸。
用企業文化引領發展
水泥企業不僅要做好產業鏈的延伸、市場整合、加快創新,還需要豐富和提升水泥企業文化。
“一支有著嚴格紀律的團隊是公司順利完成全年任務目標、實現企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張占民表示,企業只有建設一支“靠得住、跟得上、行得正、干得實”的高素質干部職工隊伍,真正做到矛盾面前不躲閃,挑戰面前不畏懼,困難面前不退縮,在關鍵時刻和危急關頭豁得出來、頂得上去、經得住考驗,才能形成企業戰勝危機的強大軟實力。
據了解,邯鄲涉縣金隅水泥面對轉型發展的新形勢,公司黨委組織開展了“講金隅好故事、傳播金隅好聲音”主題教育活動。制作完成了公司《星光耀金隅》先進人物宣傳片,利用車間班組會到基層一線進行視頻播放;組織了“尋找最美涉縣金隅人”演講比賽,大力宣傳先進人物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典型事跡。
走進邯鄲金隅太行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一幅醒目的條幅“環保是生命、節能是健康、節約是德行”讓人感覺到企業積極向上、充滿責任感的文化底蘊。
李懷江表示,公司通過各種宣傳牌、標識等多種途徑對集團先進的文化理念進行傳播和宣傳,讓金隅文化深入每名職工的內心,做到用文化凝聚了人心、智慧和力量。
可以說,人才競爭越來越成為企業實力競爭的制高點,已成為企業能否持續科學發展的關鍵因素。
邯鄲涉縣金隅水泥通過組織員工到其他先進企業對標學習、邀請專家到公司授課,進行集中專題培訓等措施,提高員工的技術水平和操作技能。同時,重點加強經營管理、高級技術、優秀年輕干部三支人才隊伍后備力量的培養建設,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加注了“穩定劑”。目前,已有53 名同志進入公司人才儲備庫,其中一名80后中層干部作為年輕后備干部安排到北京金隅混凝土進行掛職鍛煉。
“目前,能吃苦、能奉獻、有激情、能實干成為邯鄲金隅太行職工自我要求的標準和起點,”李懷江介紹,邯鄲金隅太行提出了“創建大學式企業,造就導師型領導,培養知識型員工”和“經營人才”理念,立志創建自己的人才品牌。通過緊抓培養、吸引、用好人才三個關鍵環節,采取引、激、育的措施,將“引智”與“培養”相結合,通過加大對能夠突破關鍵技術的高層次人才和社會成熟人才的引進、回流力度增強人才核心力量;創新人才工作機制,采取校企聯合、送培、自培、技術練兵等多種形式激活現有人才,提升人才中堅力量,培養出成建制的專家型、創新型、高技能型人才隊伍。幾年來,邯鄲金隅太行共引進高層次人才近百名,其中研究生9名,本科生80余名。
[Page]
有規劃有夢想,引領企業健康運行
邯鄲金隅太行主營業務為水泥和商品混凝土生產及銷售服務,價值鏈涵蓋石灰石開采、熟料燒成、水泥粉磨及商品混凝土生產。近年來,公司致力于實現打造“冀南建材基地”的“金隅太行夢”。
“做企業就應該像做人一樣,要做有益于別人的人,而做企業決不能做只看眼前利益,要有長遠規劃,同時要有全局眼光,強化整體發展的戰略經營式企業。”李懷江這樣定位企業。
短短一年的時間,經過邯鄲金隅太行廣大職工的艱苦奮戰,一座年產200萬噸S95級礦渣微粉,年銷售收入2.6億元,實現利稅2000萬元的現代化大型礦渣微粉企業,在河北邯鄲西部迅速崛起。這就是承載著金隅太行人實現金隅集團冀南建材基地目標希望與夢想而誕生的現代化企業——邯鄲金隅太行建材有限公司。
如今,剛剛建成投產的礦渣粉廠,一鳴驚人,以一流的質量、一流的服務、一流的信譽迅速贏得市場,投產后即一次性達標達產,創造了同行業有史以來項目建設的奇跡,臺時產量達到165t/h,比設計能力提高了10%,但產品依然供不應求,第一個月就實現利潤35萬元,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均已處于同行業領先水平。
邯鄲涉縣金隅水泥有限公司是2010年4月加入金隅集團公司大家庭的。現有一條日產3200噸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一個年產120萬噸水泥粉磨站和一個年產60萬立方混凝土攪拌站。
張占民認為,近些年,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在如此嚴峻的外部形勢下,公司的生產經營、市場營銷、項目發展等都將面臨嚴峻挑戰。為此,公司確定了“逆勢進取、持續改進、挖潛增效、健康發展”的“十六字”工作方針,全力推進“成本領先型、節能環保型、健康和諧型”三型企業建設。
“2014年,我們把項目建設作為實現企業持續發展的第一要務來抓,”張占民介紹,一是抓好在建項目建設。如謀劃實施了濕高壓風機電機變頻改造項目,項目運行后噸熟料可降低10度電;實施的濕粉煤灰改造項目,完成后可為企業降低采購成本200多萬元。 二是加快實施發展項目。圍繞混凝土市場整合、水泥粉磨和砂石骨料項目,認真開展市場調研、建設方案細化、審批手續辦理等工作。三是謀劃轉型升級項目。努力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方面取得突破。組織開展粉煤灰、石灰石、砂巖等資源的擴儲工作,努力提高企業生存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
同時為降低企業成本,邯鄲涉縣金隅水泥通過采用降低采購成本、控制材料消耗、強化計劃管理、降低倉庫儲備、借助集團統一采購平臺、積極尋找和培育長期穩定的大客戶供應商等措施,實現了采購成本的大幅下降。同時,加強配料管理,切實提高混合材摻加量。并組織開展技術革新、小改小革、修舊利廢等工作,成本管理保持在集團領先水平。截至目前,公司熟料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了5.01元/噸,水泥成本降低了1.03元/噸,大大提高了公司產品市場競爭力。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李懷江、張占民就是有準備的企業家。
編輯:周利群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