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霧霾環境對京津冀水泥行業的影響
進入十月,霧霾天氣卷土重來,華北、華東、東北地區霧霾天氣增多,部分省份發布了空氣預警,個別省份空氣呈嚴重污染狀態,排污企業限產、停產甚至是淘汰產能時見報端。京津冀地區一直是全國霧霾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十面“霾”伏之下,京津冀地區多個企業被要求限產或停產,水泥企業也未能幸免,近日保定市政府決定10月30日至11月12日,對350家涉污企業停產,礦產企業及工地等“揚塵大戶”也將暫時停工,其中保定地區的22家水泥及粉磨企業也將全部停產。
京津冀地區空氣污染最嚴重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在2014年1月份發布的《全國74個城市2013年的PM2.5年均濃度排名》,京津冀兩地被納入監測的城市PM2.5年均濃度均超過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大部分地區濃度超過國家標準限制的3倍,PM2.5年均濃度最高的十大城市中京津冀占據七席。另外,根據環保部最新發布的2014年9月份及第三季度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等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其中空氣質量最差的十個城市是濟南、唐山、保定、邢臺、邯鄲、衡水、石家莊、北京、廊坊和天津,京津冀占據9席,京津冀地區仍是全國空氣質量最差的地區。
表1:2013年京津冀地區各城市PM2.5年均濃度(國家標準為35微克/立方米)
資料來源:《全國74個城市2013年的PM2.5年均濃度排名》
治污下重手 水泥企業未能幸免
面對嚴峻的空氣污染形勢,京津冀多次出臺相關政策,通過對鋼鐵、玻璃等能耗大戶停產限產、淘汰落后、轉移或關停等方式緩解空氣污染,水泥企業因此也承受了一定的壓力。從去年1月份北京市水泥企業首次因大氣污染被停產限產,到河北石家莊政府要求當地水泥企業全部停產5個月,再到最近北京為保障APEC會議期間空氣質量對興發水泥實施停產,近兩年來京津冀地區水泥行業面臨的環保壓力越來越大。
表2:京津冀治理大氣污染涉及水泥行業的政策內容一覽
資料:環保部
從2011年開始,京津冀地區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停產限產等方式使得水泥產量連年減少,2013年底,京津冀地區水泥產量為1.45億噸,較2011年的減少1100萬噸,人均水泥產量也大大降低至1.3噸/人,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77噸/人)。2014年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區共生產水泥9470萬噸,同比下降15.4%,預計全年水泥產量較去年減少2000萬噸左右。于此同時,停產、關停等政策使得部分水泥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急劇增加,如金隅股份因積極落實政府2013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主動停產退出金隅順發和金隅平谷兩家企業,2013年管理費用較2013年增長了28.64%。
圖1:2011年開始,京津冀地區人均水泥產量及水泥產量逐步降低
資料來源:中國水泥研究院
霧霾環境對京津冀水泥行業的影響
截止2013年底,京津冀地區共有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107條,設計熟料產能達10784.9萬噸,其中金隅集團與冀東水泥分居第一、第二,兩者熟料產能總計占京津冀地區的50%左右,除兩大水泥企業之外,其余水泥企業規模較小,數量較多。今年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將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空氣治理在未來將會加快腳步,這對區域水泥行業來講,筆者認為會有兩大影響:
(1)、水泥行業門檻增加,行業或迎關停整合大幕
未來三年,京津冀地區水泥產能將繼續被壓縮,停產、限產等政策將使得中小水泥企業生產收入減少。此外,水泥企業在環保設施上的投資有增無減,據測算,水泥企業除塵、脫硝等環保投資在整個水泥項目投資的比例將達到10%至12%,環保設施運行將增加企業支出,由此導致中小水泥企業面臨生存困境。此外,從京津冀各省的相關政策看,主要是圍繞逐步引導區域內水泥企業縮減產能,同時推動行業整合。
近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建議將河北省水泥廠整合成兩三家,關閉部分水泥廠同時提高生產規模,進行集中化、專業化生產。筆者認為,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對空氣質量的要求理應高于其他省份,企業整合是必然趨勢。通過整合,滿足排放要求的同時,也能減少企業數量和控制產能,便于環境監管。
(2)、面臨嚴格環保監管,協同處置順勢而為
京津冀地區各地都建立了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體系和部門協調機制,環保部還階段性派出專項督查組進行督查,并對未按要求實施應急預案的企業責令整改。水泥企業在應急預案啟動過程中的問題主要是部分企業未按應急預案要求停產、限產,個別企業未按要求配置環保設施。今年7月,北京市立馬水泥有限公司因人為修改污染物自動監控設備參數設置,被處罰20萬元。由此可見,環保監管日趨將變得嚴格。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北京周邊的水泥廠全部停產,只有具備處置北京危險廢棄物的北京水泥廠能繼續生產。2014年為保證APEC會議期間的會議質量,對興發水泥廠進行停產,而北京水泥廠由于承擔著危險廢棄物處置所以繼續生產。近年來,空氣污染壓力下對具備協同處置廢棄物或危險物的水泥廠網開一面,未被關停。京津冀地區兩大巨頭--冀東水泥與金隅集團在水泥窯處置生活垃圾項目均有嘗試,目前收效明顯。水泥企業除了低碳化發展,更應利用自身優勢參與環境治理,提高燃料替代率。
編輯:鄭建輝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