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本良:閑置資產或將成“定時炸彈”
以下是北方水泥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于本良會上的發講實錄。
我主要想談談如何化解產能過剩、遏制新增產能。我認為有四方面缺一不可。一是推動政府嚴格行政;二是引領企業加強自律;三是發揮行業聯動作用;四是發揮媒體監督作用。
先看政府嚴格行政。中央政府發布38號文、41號文等文件之后,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卻始終不作為,仍然盲目招商引資,唯GDP論。因此,目前存在的情況是,一些地方政府不執行中央政策的要求,社會又容忍這樣一種的不作為,這樣的惡性循環亟需改善。我們呼吁中央政府要嚴格行政,若發現地方政府存在這種情況,應立即處罰,加大違法成本。
第二,引領行業自律。這個問題的焦點是:誰能夠真正起到引領的作用?
在我看來,首先,媒體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畢竟,全國眾多企業,在自律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
其次行業協會在組織行業自律方面也至關重要。在東北三省,協會做了大量工作。我們做這些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大家認識到現在盲目建線具有巨大的風險。分區、分塊加強抵制或許是一種可行方案。具體來說,各個地區內的企業應聯合起來,按區域劃分,共同抵制違規新建,共建區域健康良性發展。
第三,要發揮行業聯動作用。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產能過剩絕不僅僅是水泥行業的問題,這關乎到國家整個經濟結構調整,關乎到各個產業結構調整。中央領導多次提出,要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依靠改革,進退并舉。因此,化解產能過剩需要產業轉型升級,需要發揮行業聯動作用,促進改革有序進行。這點至關重要。
當然,要做到有效調整還需要時間,還需要更大的智慧和魄力。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全行業不能等,等待只會導致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愈發嚴重。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產能過剩問題是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亟待解決的難題。
最后,媒體一定要發揮輿論導向作用。產能嚴重過剩的原因是什么?過剩局面形成的主要責任方是誰?產能過剩對國家宏觀經濟會產生何種不利影響?關于這些討論,媒體應對其進行深度分析和挖掘,應向有關政府部門和全行業發出輿論聲音,引起他們的關注和警惕。
毋庸置疑的是,企業問題極可能發展成為行業問題,而行業問題或將上升為社會問題。現實的情況是,產能過剩問題確實已嚴重影響到了全行業和國家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如今,水泥行業有3000億元到4000億元的閑置資產,有可能成為未來行業發展,乃至影響經濟發展的“定時炸彈”。
因此,我們不能再等了。全行業已經到了危險的時候,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再不采取強有力的處罰政策,違規新建將很難制止。
編輯:何姝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