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材:深化企業改革 推進融合優化 做引領行業改革發展的主力軍
今年以來,在建材聯合會的幫助指導下,在各位企業同行們共同努力下,中國建材行業攻堅克難,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同時行業下行壓力和困難依然不小,亟需匯聚全行業的智慧。
一、適應“新常態”要靠全面創新、奮發有為
當前建材行業面臨的“新常態”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經濟下行壓力造成的行業需求不足。二是中國式過剩。主要有四個特點:行業集中度過低,技術和裝備同質化,投資主要靠貸款,地方政府是主要推手。三是環保壓力。建材行業是高度依賴資源和能源,并對環境產生一定負荷的行業,環保壓力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成本增加。
盡快適應“新常態”,邁入提質增效、創新發展的新階段。這就要求我們:
一要全面創新,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二要抓住機遇,強化智能化和綠色科技創新。除此之外,有兩個趨勢需要抓住。首先是要以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為抓手,大力推動傳統工業向智能化轉型。再者是綠色低碳發展。三要探索新商業模式,推動制造業延伸轉型。一方面是制造業向制造服務業轉型。另一方面是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的融合、產業與金融的融合。四要推動機制創新。
二、中國建材集團改革發展情況
近年來,中國建材集團抓住行業結構調整的機遇,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穩居全球建材企業第二位,帶動了建材行業快速發展。中國建材集團做的主要工作包括: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始終走在深化改革前列。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不停頓。近年來,中國建材集團在調結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繼續做精做細水泥業務。二是繼續做優做實玻璃業務。三是繼續做大做強新能源材料業務。四是向制造服務業轉型、開展跨界經營方面步伐加快。過去幾年,中國建材集團自覺承擔大企業責任,內強素質、外塑環境,在企業深化改革、行業整合優化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為行業健康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
三、幾點建議
(一)加強依法行政力度,繼續嚴禁新建,加大淘汰落后產能,推進水泥高標化進程。
產能過剩問題不僅要靠行業企業轉型和自律,還需要行政部門特別是各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嚴格控制,創造良性競爭的市場基礎。聯合會在化解過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到各地奔走呼號,建議繼續呼吁各級政府嚴禁新建項目。同時,建議各地政府主管部門按國發[2013]41 號文件要求履行主體職責,認真清理已建成的違規生產線,并公布在建生產線情況,逐一提出處理與追究責任的處置意見,警示觀望者,遏制盲目違規在建行為。
現有淘汰落后產能的標準和政策大多以工藝、規模及產品來劃分,已不能滿足當前形勢發展的要求。為此,建議聯合會組織研究提高和確定新的淘汰標準,推動全面淘汰各類32.5 標號的水泥,使我國水泥業高標號化邁上一個新水平。對于產品質量不達標的,能耗、排放達不到國家新制訂標準的,資源利用效率低的生產線,都應列入新一輪淘汰范圍。此外,建議呼吁采取差別電價或懲罰性電價、水價以及環保不達標處罰政策,實行優勝劣汰。
(二)繼續支持企業聯合,擴大資本融合
希望聯合會能在今后的行業聯合重組、整合優化方面繼續發揮指導和引領作用,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進一步通過資本的紐帶把企業融合起來。要想與更加強大的國際競爭者競爭,我們需要更快的整合速度。推動大企業整合,除了企業之間要有相同的意愿和勇氣,更需要政府、輿論和全社會的支持。我國的政策法規也應該依據不同階段行業面臨的主要矛盾,體現靈活性,促進我國水泥行業大企業之間的強強聯合,穩定市場和提升競爭力。
(三)加強戰略協作,倡導市場競合機制
要積極推動行業中進行“發展理性化、競爭有序化、產銷平衡化、市場健康化”等市場競合的四化工作,讓市場真正實現從惡性競爭到市場競合,再到共同建設推廣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的更高層面的市場環境,推進企業與行業的整合優化。要積極發揮“C12+3峰會”起到的促進作用,做好水泥市場整合的細化工作,這對于引領行業市場健康化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
(四)堅持實施錯峰生產,促進節能減排
為緩解環境壓力實施錯峰生產是切實可行的措施。堅持在北方冬季取暖供熱高峰和南方梅雨大霧季節,實施錯峰生產、錯峰減排、錯峰節能,這符合公眾利益,也會得到社會各界的理解。同時,實施錯峰生產也是治理產能過剩、維護市場供需平衡的重要手段,可以讓企業維持一個合理的產能利用率,滿足以銷定產的市場需求。錯峰生產可以實現減產不減員、減少社會壓力,還能夠減少環境負荷,對北方霧霾天氣等的綜合治理產生良好的協同效應。
編輯:王欣欣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