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出擊!水泥大省三大污染物治理迎最嚴新標準!
日前,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安徽省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為保護環境,控制大氣污染,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委托安徽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牽頭編制《安徽省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以下簡稱《標準》),首次征求意見稿于2019年11月14日在網站公示,為時一個月。根據反饋意見,現形成《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于2019年12月18日至2019年12月25日再次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
二次征求意見稿中表示,由于國家標準制定時間較早,隨著水泥行業治污科技的快速發展,使得該標準確定的水泥熟料企業標準限值(重點地區:顆粒物20mg/m3、二氧化硫 100mg/m3、氮氧化物 320mg/m3)已無法滿足現有安徽省環境形勢的要求,同時從全國范圍看,河北、山東(2018年)、河南(2019年,征求意見中)等省、市在國家標準發布后又陸續制定發布了水泥工業地方排放標準,進一步嚴格了水泥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
所以二次征求意見稿中要求,現有企業2020年12月31日前仍執行 GB 4915-2013 標準,自2021年1月1日起執行表1中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自標準實施之日起,達到表1中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的水泥企業可不執行秋冬季重點行業錯峰生產)。表1內容顯示,水泥窯及窯尾余熱利用系統最高允許排放濃度要求是顆粒物10mg/m3,二氧化硫50mg/m3,氮氧化物100mg/m3,氟化物3mg/m3,汞及其化合物0.05mg/m3,氨8mg/m3。
并且,經調研后結果顯示,目前,安徽省水泥工業企業均采用布袋除塵器處理煙氣中顆粒物,可滿足本標準中制定的排放限值;大部分水泥企業氮氧化物排放濃在 150~320mg/m3,因此,本標準實施后,水泥工業需開展水泥窯煙囪廢氣脫硝治理項目。
截止2018年12月,安徽省共有熟料生產企業49家,熟料生產線107條,全省熟料總設計產能約12797萬噸(按300天計算),其中特種水泥熟料產能52萬噸,主要分布在合肥、蕪湖、淮北、銅陵等地。全省共有水泥粉磨生產線296條,產能約2.03億噸。根據全國水泥數量產能的橫向對比,水泥熟料產能居全國第一,水泥產量居全國第六。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安徽省水泥行業的龍頭和中堅力量,水泥熟料產能占全省總產能的約55.9%。安徽省水泥行業產能分布情況見表3-1。
另外,在此前由中國水泥網主辦的“2019第七屆中國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會議現場,中國水泥協會會長,安徽海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登榜就表示,水泥企業的節能減排需要實現三大污染物(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10mg/Nm3、50mg/Nm3、100mg/Nm3的排放目標,并且海螺會率先實現這個目標。而該目標也與上述二次征求意見稿中的相關標準不謀而合。
附件一:征求意見單位名單.pdf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