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環境保護 依靠科技進步 突出環境效益 ——北京水泥廠走綠色產業化道路紀實
堅持服務環保為主線,促進企業持續發展
北京水泥廠地處北京昌平中關村科技園區,離八達嶺、十三陵風景旅游區不遠,因此,北京水泥廠的建設及今后的生產對環境保護的要求都是相當嚴格的。作為地處大都市的水泥廠,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必須樹立產業的發展要服務于城市的環保思想。從1992年建廠伊始,北京水泥廠的領導層就堅持企業的發展與保護環境并舉的方針,在資金緊缺及當時工業產品物價上漲的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他們始終堅持加大環保設備投資,做到全線生產工藝設備與環保設備同設計、同施工、同使用。在1994年底工廠投產后,僅百米之隔的鄉政府、首鋼的紅冶鋼廠,鐵道部昌平橋梁廠及周圍的駐軍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工廠建成怎么不生產,大煙囪從來不冒煙,煙囪頂上還有喜鵲窩”。在北京水泥廠投產后,經國家環保局、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對北京水泥廠進行監測的結果表明,窯尾廢氣的粉塵排放濃度僅為3.17mg/Nm3,遠遠低于100mg/Nm3的國家排放標準,也低于50mg/Nm3的先進國家排放標準。在大氣污染排放中,北京水泥廠采用了噴霧增濕活化除硫技術,使窯尾廢氣中二氧化硫的脫硫率為88%,二氧化硫的排放濃度在標準狀況下平均值小于1mg/Nm3,每小時排放量約為0.29kg/h。為了做好工廠的環境治理,更好地服務于大都市的環境保護,北京水泥廠大膽采用引進美國富勒公司先進技術生產的袋式除塵器,全廠共配備除塵器104臺,廢水處理設施、環保監測設備30臺(套),環保設備的總裝機容量2156.1kW,環保設備總投資為3022.22萬元,占工程總投資的3.56%,占全廠設備總投資的12.11%。北京水泥廠堅持引進技術與創新相結合,在使用環保設備過程中,建立專職環保隊伍,加強對職工環保意識的培養和加強環保設備的維護與管理,發揮環保設備的作用,使工廠的粉塵、大氣、污水的處理都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并吸引了國外建材行業多次組團到中國旅游,通過旅行社打聽北京水泥廠的地址,在游覽八達嶺、十三陵之前參觀北京水泥廠。北京水泥廠的沈鑫根廠長說:企業的現場連著產品的市場,企業的一草一木不僅反映企業的環境保護水平,也反映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員工的素質,環境保護工作做得好,可以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健康發展。
以技術進步為載體,加快減輕城市環境負荷的革命
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近20年來水泥生產技術進步日新月異,裝備的大型化、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控制水平發展迅速,以窯外分解技術為主導的現代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與水泥環保裝備日臻完善,使水泥企業無論是在生產能力、裝備水平、自動化程度以及運行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現代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已經不是原來傳統的水泥產業,而是已注入大量高新技術的綠色工業。應該承認,幾十年來我國的水泥工業走過的是一條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高資源消耗的道路,傳統的水泥工業是一個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破壞較大的行業。北京水泥廠擁有我國自行設計的一條新型干法窯外分解生產工藝線,水泥熟料燒成系統為雙例五級旋風預熱器,D-D(DualcombustionAndDenitrationCalciner)型分解爐、Φ4×60m回轉窯、篦式冷卻機、窯尾廢氣噴霧增濕活化脫硫和大型袋式除塵系統,同時配備了工業氣體分析儀,使廢氣中的粉塵和有害氣體得到有效的治理。由于水泥熟料煅燒過程中燃煤的灰渣融于水泥熟料中,因而無任何殘渣排出。同時,北京水泥廠還實行生產中“雙摻粉煤灰”新工藝,代替100%的粘土和作混合材。即在生料配料系統,以燃煤電廠的固體廢棄物——粉煤灰,代替鋁質原料,不僅節約大量土地資源,而且還消納大量工業廢棄物,并在水泥制成中將粉煤灰作為混合材加入到水泥粉磨中,每年該廠消納粉煤灰20余萬t,既做到廢物利用,又兼有環境治理功能。投產7年來,生產出優質低堿水泥500余萬t,消納粉煤灰100余萬t,創產值12億元,僅2000年和2001年上半年就實現利潤3500萬元,為首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保護做出較大的貢獻。北京水泥廠始終堅持技術進步,創造性地加快傳統水泥工業及其生產技術的變革,堅持走自己的路,結合企業的實際,以新的經營管理理念和應用新技術的開發應用,正醞釀著水泥工業與生態環境完全相容、和諧共存,進一步減輕首都環境負荷的革命。
突出環境效益為重點 使單一的水泥產品生產轉化為綠色產業
眾所周知,水泥回轉窯是環境自凈能力強的裝備之一,它具有煅燒爐溫高,火焰和物料溫度分別高達1800℃和1450℃,而且處理物料量大等特點。由于水泥廠配備了大量的環保設施,北京水泥廠正積極探索利用都市的工業廢棄物作為原燃材料生產生態水泥的技術,節約資源,變廢為寶使單一的水泥產品生產轉變為環保型綠色產業化。從水泥生產工藝采取“雙摻粉煤灰”,到水泥煅燒過程中回收利用工業可燃性廢棄物,不僅提高了經濟效益,而且對廢棄物進行充分合理利用。尤其對工業有害廢棄物的焚燒處理中,水泥回轉窯高溫區段明顯,氣體停留時間較長,而且沒有殘渣,處理徹底干凈,為實現工業廢棄物處理的無害化、資源化和產業化,探索了一條有效途徑,水泥廠將無愧于清潔生產、綠色工廠之美稱。
從1999年,北京水泥廠對四種比較有代表性的工業有害廢棄物進行了焚燒,經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進行同期監測(見表1),從表1中可以看出廢氣中的有害物及重金屬的排放濃度與排放量遠遠低于國家允許排放標準。
評估廢棄材料中重金屬含量的一個決定性因素是:由于水泥、混凝土的生態定位提出了與生產水泥及使用混凝土有關不同的環境的影響。事實上混凝土組分中的重金屬是被固定的,因而是不能移動的。廢棄物中的重金屬經由水泥進入混凝土存在于水化水泥—硬化水泥漿體或混凝土的孔隙中。因為硬化水泥漿體有極大的束縛金屬的能力,所以重金屬極少從混凝土中釋出。此外由于混凝土致密的孔結構對擴散有很大的阻力,有力地阻止了溶解在硬化水泥漿體孔隙中的重金屬的釋放。本次試燒期間,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對試燒過程中的熟料和
回灰做了取樣的重金屬浸出試驗,重金屬的浸出量低于地表水二級標準(見表2)。
分析水泥產品質量時,熟料中所含無機成分的變量是評價生產中焚燒有害廢棄物影響產品質量必須考慮的主要因素。
北京水泥廠在進行工業有害廢棄物試燒過程中對熟料質量進行了同步分析工業數據(見表3)。表中除焚燒有機廢液一項因故未取回灰實物樣外,其余都通過本廠的熒光分析儀做了成分百分含量分析。分析得出:
分析物的主要成分沒有變化。主要有害成分Cl和Na2O的含量都低于焚燒前,有害物K2O的含量稍高于焚燒前,但在正常范圍內,說明兩次試燒的結果對水泥產品質量沒有影響。
北京水泥廠經過不斷的努力,在“與時俱進”的精神鼓舞下,不斷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投產7年來,又拿出近1000萬元的資金,加大對環境的治理力度,并裝備了精良的工業廢棄物處理的設備和運輸工具,使工業廢棄物的處理更加規范化。如果你走進北京水泥廠,會看到一個天藍、水清、草綠、花紅的現代化生態花園式的工廠。不僅如此,北京水泥廠在生產經營上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投產七年來,生產的近500多萬t低堿高標號水泥、“京都”牌水泥大都進入到首都機場擴建工程、八達嶺高速公路、地鐵復八線、東方廣場、中關村科技園區等國家和北京市的重點工程。在環境冶理中,北京水泥廠除做好企業自身凈化的工作,還積極主動、因地制宜消納處理城市中的工業廢棄物,向“零排放”,“零污染”和提高環保凈化功能這一“綠色工業”邁進,率先在傳統工業領域中進入綠色產業的先進行列。(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gaoh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