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00]嚴冬初現 水泥主機設備企業何去何從?
受水泥產能過剩、新建線減少影響,國內水泥主機設備行業即將迎來“嚴冬”。
日前,中國水泥網“中國水泥行業百強巡禮”一行在江蘇泰州、海安一帶走訪發現,作為國內水泥大型主機裝備重要生產基地,當地一些機械設備企業正陷入發展困局,部分企業已瀕臨停產。
中國水泥工業經過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催生的不僅僅是規模巨大的水泥工業體量——隨著需求的快速擴張,與之配套的大型主機、備品備件產業也獲得了蓬勃發展。以立磨為例,上個世紀后期,國內水泥企業仍需要從國外進口設備,而現在大大小小立磨生產企業已經遍布全國,部分設備性能已與國外產品分庭抗禮。
然而,快速擴張的設備生產規模背后是越陷越深的產能陷阱。水泥工業具有其特殊性,大型主機設備更換頻率不高,新建線和舊線改造是以往主機設備領域市場主要支撐點。然而,今年起,房地產投資增速放緩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未來水泥用量雖然仍有幾年的增長期,但增速將明顯放緩,水泥行業洗牌將是必然,而與之關系的裝備行業也難以獨善其身。
面對行業困境,現有設備產能何去何從?是否能找到新的轉型出路?將是一個沉重的行業話題。
主機備件行業轉型升級走向何方?
目前,中國水泥行業產業布局已經開始向混凝土、砂石骨料、水泥制品甚至房地產投資等上下游產業延伸發展。從國外大型水泥企業發展經驗來看,這將是未來水泥行業走向多元化發展的必然。
然而,對于主機設備行業而言,轉型方向又在哪里呢?類似產業鏈延伸和擴展是否可行?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前途雖難,卻已有跡可循。
1、依托現有優勢,提升裝備技術水平。我國水泥工業生產工藝技術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雖然進步巨大,但單位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依舊明顯,主要原因在于設備性能和系統集成等方面仍有不足。
作為水泥工藝的關鍵組成部分,主機設備性能對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有著直接的影響。一段時間以來,球磨一直在國內水泥粉磨系統中占據了主導地位,而其能耗偏高問題也同樣受到行業重視,為此部分水泥企業努力通過改造粉磨系統來降低能耗,聯合粉磨就是其中之一。據了解,聯合粉磨在一些企業的實際應用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以湖北媧石為例,輥壓機聯合粉磨的采用已經使單位粉磨電耗降低至30度。
未來,對現有水泥生產線設備的升級優化仍有很大的空間,這一過程中,裝備制造企業將扮演重要的角色。通過進一步的技術升級換代以及全面的服務能力的提升,為水泥企業系統優化提供解決方案,整合設備資源,實現從設備提供商向系統優化服務商的轉變,以此,在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同時,將創造更多的市場發展空間。
2、多元化發展,向砂石骨料設備、環保設備等行業轉型。事實上,當前水泥企業的產業鏈延伸等轉型發展,不僅僅為裝備制造企業提供了借鑒,更創造了另一個新的發展機遇。
以砂石骨料為例,當前機制砂行業極為混亂,質量參差不齊,石粉含量大、針片多、粒形不合格、生產成本相對較高等因素嚴重制約了機制砂的推廣應用。
業內人士就此指出,研發更為先進的機制砂設備,以達到提升機制砂品質,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污染的目標已經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中信重工、江蘇海建等一大批企業均已開始涉足機制砂領域,而裝備制造企業在機械加工和設計等基礎領域具備的先天優勢,也將成為向砂石骨料設備制造轉型的重要砝碼。
另外,在環保裝備領域,水泥行業減排力度正在不斷加大,先進環保裝備需求量巨大。另據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和環保部五部委發布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與產品產業化工程實施方案》,到2016年要實現環保裝備工業生產總值7000億元,基于成熟的機械設備制造和設計技術經驗,環保業的興起也將為機械設備制造業轉型帶來新的突破點。
3、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我國水泥“走出去”經歷了過去只有單純的水泥、熟料產品出口,到勞務出口、生產運行管理承包,發展到今天的以水泥建設工程帶動水泥技術、裝備和服務出口。特別是在水泥工程建設過程中,我國水泥行業在技術、裝備等方面的優勢被廣泛認可。近年來,以中材、海螺、中國建材、華新等為代表的一批大型水泥企業開始投資東南亞、非洲、中亞等地。受此影響,隨著水泥資本的輸出更將為我國水泥設備“走出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市場空間。
一方面,設備企業可以吸取水泥企業走出去的發展經驗,繼續憑借自身技術實力,爭取國外市場;另一方面,通過與國內水泥企業的合作,聯合打造中國水泥工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不但進一步推動了中國水泥工業的走出去戰略,更能獲得市場空間,實現我國從水泥大國向水泥強國的轉變。[Page]
有業內專家表示,“機械制造行業未來幾年都不會好過,走出去是必須的選擇”。當前,國內部分主機設備性能已經可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也將是機械制造業的必由之路。
寒冬初現 謀變不可避免
水泥行業形勢趨緊就在眼前,毋庸置疑,與之息息相關的水泥裝備制造業未來日子也并不好過,面對趨緊的行業形勢,突破現有發展模式,尋求新的行業出路已是必然。
無論是立足主業,進一步挖掘水泥裝備技術升級潛力,還是緊跟水泥行業轉型機遇,拓展砂石骨料、環保裝備等領域,亦或是利用國外市場化解國內市場緊縮難題,裝備制造企業本身仍需加強自身內功的修煉。
對于設備制造企業而言,現在遭遇到的困境可能還不到最嚴重的時候,但是嚴冬已初現,謀變不可避免,利用現有水泥工業發展余溫,加快推動轉型升級步伐在所難免,水泥裝備業的轉型賽跑已經開始!
案例
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一五”期間興建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歷經60年的建設與發展,該公司已成為國家級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世界最大的礦業裝備和水泥裝備制造商,中國最大的重型機械制造企業之一,被譽為“中國工業的脊梁,重大裝備的搖籃”。
在9月25日由中國水泥網主辦的“2014第二屆中國水泥發展論壇”上,中信重工派出代表參加,重點關注了砂石骨料行業發展狀況,而根據介紹,中信重工已經準備好大舉進軍砂石骨料設備行業。
中信重工在技術儲備、行業影響以及機械設備制造能力等方面的優勢,將為公司發展砂石骨料行業奠定良好基礎。
江蘇鵬飛集團
江蘇鵬飛集團主要從事建材、環保、冶金、化工機械成套設備的設計、制造、銷售,機電設備成套供貨,安裝調試,工程總承包及相關的技術服務。該公司是中國水泥機械龍頭企業,國家級重合同守信用企業,江蘇省AAA級資信企業,主導產品榮獲中國名牌稱號,“鵬飛”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主導產品有回轉窯、管磨機、工業窯爐、立式磨、輥壓機、烘干機、冷卻機、破碎機、收塵器及各類輸送、散裝、電氣控制設備,在業內具有重要影響力。
據了解,隨著電子商務行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開始加入電子商務大潮,拓展網絡交易市場。作為一家規??偭苛型袠I第二位、江蘇省第一位的行業龍頭企業,江蘇鵬飛集團也已經開始試水電子商務領域市場。
該公司相關人員表示,“雖然水泥行業不太景氣,已經是飽和狀態,產能過剩嚴重,但是高新技術永遠不會過剩?!睉{借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積極試水電子商務領域,將有助于企業繼續打開市場。
與此同時,國外市場目前已經占到江蘇鵬飛整體公司業績的35%-45% ,產品遠銷德國、俄羅斯、巴西、埃及、伊朗、孟加拉、巴基斯坦、土耳其、緬甸、越南、哥倫比亞、玻利維亞、南非等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未來,該公司也將進一步做好海外市場的拓展工作。
江蘇江蘇海建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海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海建)創建于1970年,主要為10000t/d以下水泥廠礦企業提供新型干法回轉窯成套設備、以及電力、冶金、垃圾焚燒等行業主機產品及總承包工程,該公司的轉型之路可以分為三個部分。[Page]
首先、發展已有產業,做深、做精、做強。目前,江蘇海建開發的HJMS立磨系統與傳統設備相比已經取得巨大突破,單位能耗比球磨機圈流系統耗降低30%-50%。而在未來,該公司還將繼續加大輥壓機、立磨的改進升級工作。
其次、關注行業新領域,廢棄物處理和機制砂篩分。江蘇海建已經開始涉足廢棄物處置和機制砂設備領域,其中機制砂篩分和回轉窯垃圾處理技術裝備已經開始推廣應用,另外,球磨制砂也是該公司當前研究的重點,預計該技術成熟之后將對現有機制砂模式產生重大影響。
最后、跨行業發展。2012年,江蘇海建成功承接了國內高效煤綜合利用項目主機設備5臺套Φ6.2×55米回轉窯產品的加工業務,實現了產品跨行拓展的新突破。不僅如此,2013年,江蘇海建取得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A1 A2),目前該公司生產的壓力容器設備已經得到廣泛應用,成為企業重要的營收來源之一。
另據介紹,江蘇海建同時將發展目光投入了當下火熱的石墨烯領域,而石墨烯被譽為即將帶來一場新的產業技術革命的新型材料,未來將進一步優化江蘇海建企業結構布局。
編輯:武文博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