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限制水泥生產規模成為當務之急
目前山東省在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全部投產后總產能將在1.5億噸左右,而山東省自身需求僅在7000萬噸左右。水泥外銷和出口也面臨更大的壓力,全國除山東外,浙江、江蘇、河北、廣東、河南5省年產水泥也超過了5000萬噸,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山東省建材辦行業管理處處長胡偉認為:水泥行業已進入“秋季”,“冬天”就要來臨,新一輪競爭比以往要殘酷得多,一旦水泥市場出現大的降價,一大批企業將難以為繼。當前,水泥行業盲目擴產的后果已開始顯現,去年一年水泥產品產成品資金占壓為14.17億元,同比上漲45.51%,資金占壓增幅為33.91%。同時,水泥價格下降,庫存量、應收賬款增加。去年該省水泥產銷率雖然上升3.62個百分點,但應收賬款和產成品存貨也分別增長了122.57%和45.51%。
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業界第一反應是限制污染大、浪費資源嚴重、含堿量高的立窯水泥生產,但山東省建材辦王福江認為,新型干法旋窯水泥的“上馬”也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據了解,從2002年以來,山東省通過結構調整,旋窯水泥比重不斷加大,僅去年就投產10條日產2500噸級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已占到34%,較三四年前提高了20多個百分點。雖然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提高了,但該省代表落后工藝的立窯水泥產量并沒有減少,如果旋窯水泥繼續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將面臨市場總量的巨大壓力,即旋窯水泥也可能賣不出去,所以旋窯水泥也不能上得過快。
除市場因素,建材行業整體經濟運行環境依然偏緊,這也要求水泥行業在擴量增長方面保持警惕。如煤炭供需矛盾突出、鐵路運力不足、電力供應短缺,在這些因素制約下,水泥擴量增產十分危險。
編輯:xuchong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