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吳善淦:環保標準還有提升空間 并未“史上最嚴”
去年,在“中國水泥環保大會”上,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袋式除塵委員會秘書長吳善淦就曾提出,中國單位國土面積粉塵排放平均值達到世界平均值的8倍以上,近日,他認為這個數字還很保守,因為中國目前還沒有按世界最嚴格的標準執行,國際上普遍在10年前或者更早的時候就已經執行10mg/Nm3的排放標準,而中國新修訂標準要求現有水泥企業顆粒物排放從50mg/Nm3減少至30mg/Nm3,重點地區新建企業將實行顆粒物排放控制在20mg/Nm3的特別排放限值,如果按世界最嚴的標準,那么單位國土面積粉塵排放平均值達到世界平均值遠遠不止8倍,并且現在中國的霧霾問題這么嚴重,這樣的環保標準顯然太低,對降低大氣內粉塵污染物總量不會起到明顯作用。因此,他認為目前的環保標準還有提升空間,并未達到“史上最嚴”。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袋式除塵委員會秘書長 吳善淦
中國水泥行業的粉塵污染問題由來已久,也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是現在國內仍然存在著地區間和企業間排放參差不齊的現象,像南方一些發達地區,環保比較嚴格的地方,狀況好點,但是在西北、東北一些地區還是污染很嚴重,另外一些企業的排放能達到發達國家的10mg/Nm3的標準,而有些企業還跟上個世紀的立窯差不多,100 mg/Nm3的比比皆是,吳善淦表示現在還有些采用預收塵,80年代用的電袋復合技術讓人很難理解。雖然國家相繼出臺各項環保政策,旨在改善居民生活環境,但一方面國家標準依然相對寬松,另一方面政策的有效執行缺乏保障,導致目前粉塵污染嚴重,他認為加強我國水泥企業粉塵污染治理工作依舊任重道遠。
為何已經解決技術層面問題的除塵的現狀還是如此“不堪”呢?吳善淦認為普遍問題還是企業重視不夠,社會責任心不夠,對于除塵器的配置、管理、投資不到位這些問題依然存在。他認為企業應該走出一個誤區,水泥行業的粉塵排放濃度的降低,排放標準的嚴格,并不意味著投資和運行費用一定增加,假如一次性投資到位,對于企業來說反而是節約成本和提高效益的,因為阻力降低了,電耗降低了,產量自然也就提高了。
因此,他認為中國水泥網舉辦的“2014第二屆中國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把電改袋作為一個技術探討很切實際,只有在技術層面上,解決采用什么樣的濾袋?采用什么樣的方法?清灰系統應該怎么考慮?選擇一種技術成熟的,管理簡單的方案,才能真正做到節能減排。讓企業從系統的阻力,濾袋壽命上考慮如何才是真正的節約成本。并且現在的電改袋還要結合第二代新型干法線的特征,從阻力、產能、改造系統中余量和標準的問題多方面進行考慮。
據悉,“2014第二屆中國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將于2014年11月8-9日在河南鄭州召開,屆時,吳善淦將親臨大會答疑。此次會議由中國水泥網主辦,鄭州瑞泰耐火科技有限公司協辦,蘭博士-南通眾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國鼎藍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施耐德電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安徽瑞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票市理想節能工程有限公司、揚州市精固鏈傳動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常山衛邦風機有限公司聯合贊助,會議將邀請行業領導,知名專家,水泥企業總工,節能技術負責人,科研院所研究員,廣大水泥行業服務商,共同探討水泥工業的節能環保政策,交流最新裝備和技術措施。精彩不容錯過!
編輯:袁燕萍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