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海霞:預拌混凝土綠色化及可持續發展
9月25日,由中國水泥網,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主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拌混凝土分會支持的2014第二屆中國水泥發展論壇在浙江寧波隆重舉行,會上,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拌混凝土分會秘書長師海霞作《預拌混凝土綠色化及可持續發展》的主題報告。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拌混凝土分會秘書長師海霞
一、預拌混凝土行業轉型升級
中國混凝土綜合指數是中國混凝土產業總體水平指數。2014年第二季度《中國混凝土綜合指數報告》數據顯示,中國混凝土綜合指數為0.7250m比第一季度指數0.7642環比下降0.0392個指數點,下降5.1309%。中國混凝土綜合指數為0.7250,中國混凝土綜合指數評級規則為C級,中國混凝土綜合指數監測雷達顯示為黃燈,負面。
總的分析,2014年第三季度中國混凝土綜合指數為0.7324,遠遠低于同期中國經濟指數上升到0.7424水平,相差0.0100個指數點,表明中國混凝土產業和市場狀況比中國經濟總體狀況更差。中國經濟指數與中國混凝土綜合指數之間彈性系數為0.1624,2014年第三季中國經濟指數上升0.0012個指數點,中國混凝土綜合指數上升0.0074指數點,中國混凝土產業和市場較穩定。目前,中國混凝土綜合指數評級為C級,中國混凝土產業和市場不樂觀。
在此情況下,混凝土亟需轉型升級。轉型升級需要伴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先進技術的應用、理念的更新,最終發展為現代化的預拌混凝土工廠。實現精確計量、無人值守、環境友好、工廠化的設計和科學的配比,原材料的預均化、預處理,生產出低碳、低能耗,耐久性指標驗收的產品。
二、預拌混凝土綠色化
預拌混凝土綠色化是從原材料到混凝土的生產過程到混凝土的結構,到最終原材料生產廢棄后再生原料的再利用這樣一個生命過程的綠色化。
混凝土綠色化的技術可以分解為原材料技術,配制技術,生產、運輸技術,生產組織管理技術,產業人才建設,建筑結構實現的輔助技術,信息化技術建筑固體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技術。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會長徐永模曾談到,綠色建材是滿足綠色建筑設計要求的使用性能和功能,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在全生命周期內化石能源和天然資源消耗少、環境負荷低、性能質量高、使用安全、可重復利用、可資源化再生的建筑材料。
預拌混凝土綠色化的關鍵詞是節能、減排、低碳,但最重要的還是質量和耐久性。
預拌混凝土綠色化當前存在的誤區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1、水泥和礦物摻和料的應用
摻加礦物摻合料、摻加工業廢料是目前的發展趨勢,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不是多摻加摻和料就是綠色,最重要的是混凝土本身的質量保證,即強度、耐久性指標等。
摻和料的品種很多,選擇方面需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摻和料不僅僅以活性來評價,活性高的摻和料,比如礦粉,對混凝土的早期強度影響較小,但是增大了混凝土開裂敏感性。
水泥是為混凝土所用的,一定要能夠幫助和服務混凝土的品質需求。
混凝土是高度復雜的非均質多相體,其內部的相互作用力主要的是范德華力,影響作用力大小的因素具有對立統一的關系。水泥水化后生成的凝膠體是由納米級大小的凝膠粒子組成的,互相之間產生吸引力,把粗的、結晶態的、本身強度高的其它粒子膠結在一起組成產生強度的整體。
日本生產水泥技術路線是:熟料磨得粗些,礦渣粉磨得最細(勃氏比表面積600m2/kg以上),粉煤灰用原狀灰,以形成較理想的顆粒級配。而我國則將熟料和混合材都磨得很細,造成水泥強度的“早長晚不長”,開裂敏感性大;過細的水泥不利于礦物摻和料的使用。相比之下,日本的做法更加科學。
分子力隨分子間距離的變化
由上圖可以看出,影響凝膠膠結力的因素除了凝膠本身的本證特性外,還和凝膠本身的孔隙結構有關;顆粒越細,粒子之間的距離越小,范德華力越大,C?ernin 的試驗表明2000m2/kg 的石英砂粉末經壓制后,可產生范德華力。
2、骨料的強度
骨料的強度對沒有坍落度的干硬性混凝土、坍落度低于50mm的低塑性混凝土影響很大;從坍落度超過5mm的塑性混凝土發展到流態混凝土,坍落度漸次增大,骨料強度的影響隨之減小。在坍落度很大的泵送混凝土中,骨料分布的狀態從過去的“緊密堆積”變成懸浮狀態,則針對普通強度混凝土來講,骨料的強度不再影響混凝土的強度?,F代混凝土骨料的粒形和級配的作用成為影響混凝土質量的關鍵,用最小空隙率來作為重要的指標來選擇。
3、混凝土的強度和工作性、耐久性
現代混凝土技術需要的混凝土質量不僅僅是強度?;炷恋膭蛸|性、施工性能決定了混凝土結構的性能。
高強度混凝土不一定具有高密實性,低強度混凝土經過合理的配比、施工后也可以有高的抗滲性。[Page]
三、預拌混凝土的可持續發展
預拌混凝土可持續發展主要體現在低碳、環保、安全、循環、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最終達到與環境很好的相容性。
低碳
國務院印發的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明確了2010年中國實現節能減碳的目標任務和總體要,2020年實現同比2005年減碳40%-50%的目標!混凝土目前預計20-30億立方米,每立方米混凝土采用綠色生產方式,可減少15%以上的碳排放,意義重大!
數據來源:中建商品混凝土
環保
由國家發改委、環境保護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即將聯合頒布的《混凝土作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是國內首部同類政府規章,國內數家優秀的大型混凝土企業和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聯合牽頭制定,是為了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指導和推動混凝土作業依法實施清潔生產,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和避免污染物的生產,保護和改善環境,規范清潔生產審核,特地制定的評價指標體系,有著鮮明的針對性。
安全
混凝土生產安全是行業轉型升級最重要的發展方向,工信部2013年第三批建材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預拌混凝土安全生產規范》正在制定,預計2014年年底完成征求意見稿,2015年一季度報批。主要涉及工藝安全操作、廠內運輸、場內作業與職業健康安全場外運輸與作業安全。
循環
工業廢渣的資源化的注意事項:質量安全,合理利用,減少能耗。其中最重要的是質量安全。膠材品種的多樣、工業廢產品的開發、化學外加劑的應用、建筑垃圾再生粉料和骨料的使用,復合型膠材體系、骨料組成變化等,對混凝土體積的安定性都會帶來質量安全、技術風險問題。
建筑垃圾的再利用
建筑垃圾給城市發展帶來很大的負擔,建筑垃圾資源化方向是再生骨料、再生微粉,可用于生態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道路用磚等。
建筑垃圾逐年增加
從上述對1個直轄市11個地級市的調研結果顯示,建筑垃圾平均年產生量(含渣土)總計約7951萬噸。按此比例推算,近三年全國建筑垃圾平均每年產量總量高達15.5億噸左右,呈逐年上升趨勢。
四、關于預拌混凝土企業當前問題
預拌混凝土綠色化及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和最終目標是混凝土工程的質量。然而,據調查,我國目前建筑結構的壽命不到50年!
預拌混凝土結構工程質量的問題主要體現在:
1.預拌混凝土是塑性狀態產品,驗收結果滯后,混凝土結構質量與振搗和養護密切相關;
2.預拌混凝土作為商品的性質不足,一旦出現問題將出現責任不清的狀況;
3.市場環境、行業監管政出多門都為預拌混凝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預拌混凝土發展趨勢
國內經濟繼續實施穩中求進的宏觀政策,在城鎮化和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的拉動下,預拌混凝土行業整體產量并未受挫,但是諸多方面的原因使行業發展面臨關鍵的轉型期和市場整合期,這個時期或還將持續多年,但是終究會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步伐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目前行業市場秩序混亂,質量狀況令人堪憂,亟待整頓。這種狀況的形成從根本上應歸咎于行業內市場競爭優化機制的缺失。而政府的管理往往是有形的、有力的,但不能面面俱到,有時甚至流于形式,單獨依靠政府的管理難以奏效。[Page]
眾所周知,市場是看不見的手,能夠靈活調整供需關系,但各企業僅僅從自身利益出發參與市場博弈,很容易形成逆向選擇,陷入以降低質量、犧牲環境為代價的惡性競爭,最終企業發展困難,行業發展也舉步維艱。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通過建立第三方評級機構能夠搭建政府和市場之間的橋梁,形成有效的市場篩選機制,使行業發展保持良性循環。并且本屆政府已經意識到了發揮社團力量參與社會管理的重要性,開始在簡政放權的同時支持社團力量的發展。未來甚至有可能取消預拌混凝土企業資質管理的要求,主要依靠社會力量進行行業自律管理。
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有效的評價體系,有效的評價體系是為混凝土生產企業提供經營管理指南;評價體系需要為客戶提供篩選混凝土供應商的科學機制;評價體系的評定標準和結果獲得國內前50名建筑承包商和前20名房地產開發商的認可。評價體系要為行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堅強動力;為政府提供社會管理的優質服務。
結束語:目前,混凝土行業嚴冬還未到來,但企業得做好準備,機遇是有的,但挑戰是嚴峻的,希望企業各方面共同攜手,通過先進的技術,有序的管理,日益更新的理念,最終實現混凝土行業的整合,達到有效健康的發展機制。
編輯:韓慧敏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