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在砥礪奮進中揚帆遠航
在綿延起伏的祁連山下,一家水泥企業繪點連線,迅速壯大,她就是被譽為西北水泥工業企業排頭兵的甘肅祁連山水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祁連山青海公司外景
進入中材集團成為中央企業一員以后,祁連山產能規模從1200萬噸迅速提升到2800多萬噸,效益指標連年穩定增長,走出了一條被業內人士稱作祁連山模式的可持續發展道路。2014年上半年,祁連山實現營業收入27.91億元,同比增長 20.70%;實現利潤總額3.22億元,同比增加113.78%,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省長劉偉平視察工作時,對祁連山發展模式給予了充分肯定,要求認真總結,進行推廣。
中材集團董事長劉志江、黨委書記于世良也給予高度評價,肯定祁連山近幾年發展速度最快、管理提升最好、經濟效益最佳。
戰略引領企業提速發展
企業發展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深諳此道的祁連山高層毫不懈怠,始終將戰略作為企業發展的靈魂。尤其加入中材集團以來,以中材集團西部水泥戰略為指引,主動承擔起了整合甘青兩省水泥市場的重大使命,穩步實施填子收官戰略,加快對區域市場的整合步伐,實現了從漸進式發展到跨越式發展的嬗變。
按照打造“兩圈兩帶”的發展思路,祁連山以甘肅和青海的省、市中心城市為重點,先后在甘肅永登、甘谷、漳縣、成縣、文縣、古浪、嘉峪關和青海西寧等地一鼓作氣建成投產了6條日產5000噸和1條日產3000噸水泥生產線,如期淘汰了全部落后產能,實現了產業結構全面升級,進一步穩固了在所處區域水泥企業中的龍頭地位。
與此同時,以提高產業集中度為目標,借力使力,加大并購重組力度,通過強強聯合實現共贏發展。自2009年以來,成功并購和控股了酒鋼宏達、夏河安多、張掖巨龍、甘肅古浪峽、隴南潤基等一批區域內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和影響力的水泥企業,進一步優化了市場格局,提高了產業集中度,為下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通過新建和并購,祁連山基本完成了對甘肅和青海市場的戰略布局。但水泥市場的高開放性導致競爭不斷升級,為了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借助水泥主業強勁的布局優勢,祁連山將發展觸角逐步向骨料礦山、商砼等上下游業務延伸,先后在甘肅蘭州、中川、定西、甘谷、武威和青海西寧、民和等地建成投產了7條年產80萬m3的商砼攪拌站,商砼產能一舉達到580多萬方,形成了從源頭到末端、粗加工到深加工、低附加值產品生產到高附加值產品生產的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
以低成本為目標持續強化內部管理
水泥作為低成本、大工業化生產的水硬性膠凝建筑材料已有兩百多年歷史,雖然生產設備、工藝技術在不斷革新,但產品特性沒有大的變化,這就決定了低成本成為主宰水泥企業興衰的核心要素。為此,祁連山以深化成本費用控制為重點,不斷強化內部管理,多措并舉,持續發力。
一是著力理順管理流程。按照減少管理層次、縮短管理鏈條的原則,大力推行集團化、扁平化管理,搭建了股份公司、子公司和生產車間三級管理架構,股份公司突出發展戰略、營銷、財務、人力資源、物流供應、項目建設管理,形成決策中心、信息中心和利潤中心;子公司以抓好生產、帶好隊伍為主要職能,形成生產指揮中心;生產車間以承擔具體生產任務、設備管理和維護、成本控制為主要職能,形成成本控制中心。建立完善了“集中管理、統一銷售”的營銷體系、以資金控制和全面預算為重點的財務管理體系、以經營目標管理為核心的績效考核體系,形成了自上而下、條塊結合的全方位、立體式考評獎懲機制,支撐企業高效運轉。
二是全面開展對標管理。在以往開展內部對標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了與中材集團水泥板塊、各子公司之間以及子公司內部三級對標管理體系,扎實開展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對標管理活動,對查找到的問題和差距逐項整改,對整改進度緩慢、效果不夠明顯的,逐級追究責任,強化監督考核,有力地促進了指標提升。在此過程中,對部分成本長期居高不下的生產環節和業務逐步實行外包管理,對一些運行效果差、效益質量低的業務流程進行重新梳理,并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則對部分職能機構進行優化調整。針對庫存資金占用大、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等現象,積極探索倉儲管理新思路,建立了大型備品配件廠家直供的零庫存管理和其他庫存物資集中管理、統一共享的現代化管理模式,極大地提升了倉儲管理水平。
三是高度重視技術創新。設備高效運行是低成本的前提,為了解決部分水泥窯運行故障多、臺產低、臺耗高等瓶頸問題,祁連山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提產改進工作領導小組,以問題較為突出的“兩窯五磨”為重點,大力開展了提產改進攻關活動,列入計劃的水泥窯、磨臺時產量明顯提升,為下一步實現整體提升目標積累了寶貴經驗。
四是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建立了采購招標網,革新傳統采購模式,全面推進陽光采購工程,對具備招標采購條件的各類物資通過網上公開招標采購,搭建了公平、公開、公正的物流供應招標平臺,進一步堵塞了管理漏洞。2013年,網上招標采購金額16.82億元,招標采購率達到70%以上。與此同時,以ERP系統為平臺的總部生產調度系統、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等信息化管理系統陸續上線運行,目前正在加快推進BPM(業務流程管理)、安全信息化和資金管理平臺等信息化系統建設,信息化建設及應用繼續走在全國水泥行業前列,被工信部授予“首批國家級兩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
近年來,祁連山各項經濟技術指標不斷提升,水泥窯運轉率、臺時產量以及制造成本等技術指標與國內先進水平差距不斷縮小,部分指標達到了行業先進水平。[Page]
多管齊下激發人力資源新活力
快速發展帶來經營業績大幅提升的同時,也引發了人才資源短缺的矛盾。經過反復研究,祁連山確定了“精準發力、循序漸進、小步快走”的改革思路。2012年,改革率先在營銷系統啟動,5個銷售子公司的總經理、副總經理崗位面向公司系統公開競聘。這次改革激起了公司管理人員選拔機制的一江春水,被稱為近年來力度最大的一次人事改革。
首戰告捷!這給祁連山高層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緊接著對14個子公司的物流管理處長實行競聘上崗和交流任職,并建立了總部機關管理崗位缺員全部通過競聘擇優錄用的工作機制。這種賽場選馬的用人機制給職工尤其是各級管理人員以深刻觸動。各子公司也積極響應,青海、平涼、甘谷等3家子公司也相繼開展了全員競聘上崗工作,1000多名職工通過競聘重新上崗,其中也有從主要管理崗位落聘人員。
改革仍在繼續,力度也在不斷加大。
“子公司缺員由本單位在股份公司核定的定員內自主招聘”。
“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包括子公司總經理、總部機關部門負責人、專業技術人員和一般管理崗位人員在內的優秀人才”……
每一項決策都在祁連山系統內引起不小波動,但效果顯著。而改革只是祁連山激發人力資源活力諸多措施中的一項。為了給優秀人才以更多的發展平臺,祁連山堅持實行行政職務和技術職務兩條腿走路,在總部機關設立了高級主任工程師、主任工程師和主任科員等專業技術職務,實行階梯式管理。公司還出臺了內部工人技師考評管理辦法,對具備條件且考評優秀的一線工人授予內部工人技師稱號,按月發放工人技師津貼,并規定兩年評選一次,實行動態管理,這一舉措極大地調動了一線崗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僅2013年,公司有28名職工被聘為內部工人技師。
與此同時,祁連山大力提倡“崇尚先進、勞動光榮”的人才理念,每年由子公司對本公司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每三年對股份公司層面涌現出的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并授予“勞動模范”和“技術標兵”稱號。在這些措施的激勵下,祁連山的人力資源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
企業文化凝聚發展強大合力
祁連山歷來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在50多年的改革發展中沉淀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加入中材集團以后,建立了以“敬”文化為核心的企業形象視覺識別系統,對企業名稱、辦公用品、員工服裝、宣傳展板、運輸車輛等進行了統一規范,展示了良好的企業品牌形象。在廣泛征集職工意見的基礎上,提煉形成了“祁連山十大安全理念”和“祁連山員工十大行為規范”,并以此為支點建立了企業安全文化系統。
文化體系的完善加快了企業精神文明建設步伐。近年來,祁連山認真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大力推進“道德講堂”建設,并在職工中廣泛開展社會公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形成了和諧的人際關系和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推進廠務公開,深化民主管理,制訂了職工代表大會《提案制度》,進一步暢通了職工訴求表達渠道。為了解決職工看病難、就醫貴的問題,公司健全了職工特殊困難幫扶機制,設立了職工特殊困難幫扶基金,職工覆蓋面達92.5%。與此同時,組織開展形式多樣、職工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極大地豐富了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提高了職工幸福指數,進一步增強了企業軟實力。
作為西北水泥工業的領跑者,祁連山正以全新的姿態,在打造百年老店的征程上勇往直前,奮力趕超!
編輯:方運田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