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化、智能化、國際化漸成新時代水泥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11月20日,國家發改委產業司、工信部規劃司在福建泉州召開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現場會,交流推廣地方好做法好經驗,部署進一步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工作。
會議要求,要充分認識促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重要意義,正確看待促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面臨的問題,堅定信心、鼓足干勁,以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級化、品牌化、集聚化、國際化為主攻方向。傳統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推動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的核心引擎。必須堅持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和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并重,把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作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水泥行業作為傳統制造業的一員,多年來積極轉型升級,在綠色化、智能化、品牌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并逐步向國際化方向拓展。
綠色化:
水泥窯協同處置、余熱發電、污染物的超低排放、碳捕捉研發等技術的發展,水泥行業這些技術的創新與研發不僅降低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塵等污染物的排放,企業還主動的承擔社會責任,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工業固廢、危廢等,實現資源再利用,水泥行業朝著低碳、綠色的循環經濟方向大步邁進,改變了水泥作為傳統行業給人們帶來的刻板印象。
智能化:
智能化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動力,越來越受到傳統工業行業重視。作為重要基礎性建筑材料之一的水泥行業更在追趕智能化的路上,不斷嘗試,努力將前沿技術與實際生產相結合,走在了各行業前列。和傳統水泥強國相比,雖然起步晚,但是對于新技術的追求意愿更加強烈,特別是國內兩大水泥集團。中國建材和海螺水泥先后在山東泰安和安徽全椒建成了泰安中聯和全椒海螺水泥智能工廠。
據悉,泰安中聯目前已經實現了礦山開采智能化、原料處理無均化、生產管理信息化、過程控制自動化、生產現場無人化的要求,利用現代化綜合技術帶動水泥工藝的升級,進而全面提升水泥工業的整體素質,實現了水泥生產有效的轉型和技術升級。
國際化:
2013年10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尼國會發表演講時表示:中國愿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國政府設立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我國水泥企業如海螺集團、華新水泥、紅獅等積極響應,將中國水泥走出去。據中國水泥網發布的海外投資排行榜顯示,截至2018年底,海螺集團熟料生產線已分布于柬埔寨、緬甸和印尼;紅獅生產線延申到尼泊爾、老撾;華新水泥海外水泥生產線布局在柬埔寨、塔吉克斯坦等。
中國水泥企業順應“一帶一路”經濟發展大勢,加快走出去發展步伐,應用最新技術和裝備建設低碳環保水泥工廠、發展生態新材料項目,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以質優價廉的建材產品助力當地民眾生活改善,受到了投資國政府和人民的青睞。
于水泥行業而言,綠色升級和智能制造時代已悄然到來,在傳統產業升級的道路上,企業當在站高望遠、政策謀劃、落細落實、督促見效上狠下功夫,持之以恒、鍥而不舍、久久為功,以釘釘子的精神促進水泥行業向綠色可持續的高質量方向發展,讓世界水泥看中國。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