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政策與標準 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預拌混凝土發展中的作用
隨著國家禁止城市混凝土現場攪拌的政策規定逐步落實、支撐混凝土行業發展的裝備制造業整體水平提升以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業快速發展的帶動,我國預拌混凝土產業取得了持續高速發展。但是由于預拌混凝土產業的發展進入門檻低,審批權限缺乏制約,資質條件把關不嚴,幾乎以低水平的規模擴張成為發展的主要支撐,由此很快形成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和過度競爭,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僅40%,應收賬款像滾雪球越滾越大。其發展面臨嚴峻挑戰。針對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中出現的突出矛盾問題,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喬龍德會長主持召開了專題會長辦公會,聽取了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徐永模會長、孫芹先秘書長關于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現狀及協會2014年相關重點工作匯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匯報了預拌混凝土產業的基本情況,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及對產生出的問題原因作了分析,同時匯報了2014年協會圍繞促進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正在開展和進一步在產業政策、協會標準、技術創新、節能減排以及行業準入條件等方面,配合政府出臺政策、標準和自身獨立進行的工作。中國建材聯合會所有駐會副會長,聯合會產業發展部、標準質量部、科技工作部、信息與經濟運行部負責人,中國水泥協會和中國砂石協會的代表一起參加了會議與討論。
在聽取匯報和大家的討論之后,中國建材聯合會會長喬龍德作了總結性的講話。他指出,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的特點是發展速度快,銷售收入已超過水泥,名列建材行業第一位,但問題也非常突出,進入門檻低,規模以上企業多達7000多家,但散、亂等各種矛盾突出,如不整治不僅行業不能健康發展,還會給弄虛作假的份子鉆空子,危害生命財產安全。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對行業的現狀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是較為透徹的,提出的建議和擬采取的措施也是可行的,關鍵是抓三個層面的工作,一是積極的向政府部門全面反映情況,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提高門檻,規范自律;二是與混凝土標委會掛靠單位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溝通與協作,共同提升標準;三是靠協會自身的工作努力開展有針對性、有作用的若干方面工作。喬龍德會長從戰略層面和重點工作角度對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和協會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是要從戰略方面考慮行業發展的問題。從混凝土行業的發展歷程看,存在著管理體制的問題,產業管理和政策標準不在同一行業中,這種多頭管理各管一部分是事態發展到今天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這種情況下,行業協會的工作定位更要明確,要清楚解決當前行業發展的問題靠什么?協會要積極向政府部門反映,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建議,配合政府出臺有用的政策辦法,協會工作要與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聯手標準創新、尤其在協會標準創新方面下功夫。標準創新方面要以協會標準為重要抓手。對于行業經濟運行方面存在的不規范、不自律、相互拖欠貨款等問題要深層次分析,而不僅僅是產量規模等的統計數字,要分析數字背后存在的政策規范、技術標準、行業自律方面存在的問題,要充分看到協會在其中的角色和可以發揮的作用,瞄準切入點。
二是要抓住混凝土行業運行中的關鍵問題,突出重點,可以采取一提高、二淘汰、三規范的原則。首先,要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建立和提升混凝土行業準入門檻;其次,制定淘汰規模小、資質不健全、技術能力薄弱的落后生產能力;再次,對于一些大型龍頭企業也應通過先進標準嚴格要求規范管理。同時,對行業普遍存在的應收賬款問題要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列入課題,以區域內解決為突破點,選擇1-2個示范區,與地方政府、協會一起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是行業未來發展要有新的定位。在“十三五”的規劃研究中,以技術創新帶動混凝土行業發展要有一個新的發展目標,要明確行業發展的突破點和制高點在何處。例如到2020年我國混凝土行業在世界上的定位是什么?是領先地位還是仍然處在追趕的階段?要加強技術創新工作,要與聯合會科教委加強聯系,與科研院所合作,借助行業專家的力量,在技術創新和標準創新方面做出實效。
喬龍德最后指出,混凝土行業發展形勢已經很嚴峻,帶來的問題和矛盾也是突出的嚴重的,水泥和平板玻璃行業雖然產能嚴重過剩,但發展有規則的,而預拌混凝土產業的不規則、任其發展后患無窮。聯合會和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要高度重視。聯合會各有關部門要在2014年的重點工作中主動尋找自己的工作與混凝土產業發展的結合點,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實現觀念上的突破,要創造條件,迎難而上,要有勇于擔當責任和不斷進取,在明確工作方案、目標的基礎上,依靠企業,協調利用各方資源,通過自身的積極工作和聯手合作,實現在國家政策、規劃、標準、質量、技術創新等方面的突破。
針對行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積極主動與國家住建部、工信部等部門密切合作,在中國建材聯合會的指導下,在轉變觀念、產業政策、協會標準、技術創新、節能減排以及行業準入等方面加強工作,引導預拌混凝土行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在匯報會上,孫芹先匯報了協會當前還在做的工作:
首先,創新發展理念。在行業的各種會議活動中,協會積極宣傳創新發展的理念,促進企業轉變發展思路。預拌混凝土行業,由于市場和產業特點,單一工廠建設規模不宜過大,但是通過多點和跨地域的發展,能夠發揮規模優勢,提高行業的競爭力,這是目前行業發展規模急速擴張的主要動因。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有7000多家預拌混凝土企業,產業結構極不合理,產能利用率僅40%左右,由于惡性競爭,一些地區已出現全行業虧損。因此,預拌混凝土行業和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要轉變觀念,堅決反對盲目擴張,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實現自律發展。特別是要鼓勵大型水泥企業進入混凝土產業,改善和提升預拌混凝土產業結構。
第二,營造產業升級的政策環境。按價值鏈規律,預拌混凝土產業已是萬億級大產業,其健康發展應該引起各級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的重視并做好產業發展規劃。除了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以外,影響行業轉型升級的主要因素是市場需求和綠色發展缺乏具體的政策支撐。目前建筑市場的需求主要是C30左右的中低等級的混凝土,這種市場需求現狀嚴重影響了預拌混凝土的創新發展。此外,由于行業準入條件缺失,預拌混凝土行業的投資門檻低,資質管理、質量控制和節能減排的問題比較突出。因此,協會要充分利用國家發展高性能混凝土產業政策的有利時機,積極推進建立行業準入制度,參與制定行業準入條件和促進高性能混凝土發展的政策,為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政策保障。
第三,以技術創新引領行業發展。混凝土是面向土木工程和房屋建筑的終端產品,市場需求不斷變化,質量性能要求不斷提高。此外,先進技術是淘汰落后、產業升級的關鍵支撐。協會要積極推廣應用國內外先進技術,通過舉辦各種技術交流會,技術推薦會,先進技術示范等活動加快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和聯合會等單位合作開展技術成果評獎活動,促進企業創新發展。
第四,以標準創新促進淘汰落后和轉型升級。協會在建材行業中最先開展協會標準創新。經過幾年的實踐,已充分體驗了標準創新對促進行業創新發展的重要作用。除了技術標準的制定以外,協會還應將標準創新擴展到質量、綠色環保、安全生產、標桿企業等方面,并通過示范企業有力促進先進技術的推廣和產業升級。
第五,推進綠色發展,提升行業定位。混凝土不僅是工程建設和房屋建筑最主要的結構材料,而且也是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產業。由于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混凝土生產可以大量利用建筑廢棄物、尾礦、工業固體廢渣,在利廢環保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這對提升混凝土產業在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社會地位非常重要。協會要積極宣傳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推進企業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編輯:王欣欣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