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5年發行地方債571億 優先用于棚戶區改造
8月最后一天,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以161票贊成、2票反對、7票棄權,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預算法的決定。其中規范地方政府債務,是預算法修正的一項重要內容。
河北的地方債情況如何,又主要用作哪些用途呢?記者了解到,由財政部代理招標的河北省2014年地方政府債券成功發行,發行總額度148億元。
現狀
河北地方債 優先用在棚戶區改造
按照省人大常委會批準的資金使用方向,2014年募集的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將加大對改善民生和經濟結構調整的支持力度,優先用于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普通公路建設發展等重大公益性項目支出。
杜絕用于樓堂館所等中央明令禁止的項目建設支出,不得用于經常性支出。
債務風險較高的地區主要用于在建公益性項目后續融資。
據了解,本次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為固定利率付息債,其中,3年期59億元,5年期59億元,7年期30億元。經投標確定的3年期、5年期、7年期票面年利率分別為4.01%、4.12%和4.5%。
統計
5年累計發行地方債571億元
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是省財政廳發揮地方政府籌融資功能,借力助推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從2009年開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以來,河北省累計發行地方政府債券571億元,主要用于河北省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中央投資地方配套缺口和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河北省重大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缺口等。利用地方債,河北辦成了地方政府多年來想辦而無力辦、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一些重大民生項目,為推進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創新
河北省正探索“自發自還”試點準備工作
今年5月底,財政部宣布在上海、浙江、廣東、深圳、江蘇、山東、北京、江西、寧夏、青島十省市試點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6月23日,廣東省首個“吃螃蟹”率先啟動試點,7月11日,山東省緊隨其后加入試點。
為確保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借得來、用得好、還得上,加快建立以政府債券為主體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河北省財政廳也正著力探索開展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試點準備工作,積極研究建立符合省情的債券信用評級、信息披露、承銷團組建和發行兌付等有關制度。
爭取早日實現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以較低的成本籌集社會資金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編輯:周夢瑩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