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污染預警頻發,水泥行業為何總是難逃管控?
進入秋冬季以來,河南已多次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如2019年10月19日河南省發布了《關于啟動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的通知》,《通知》要求河南地區12市響應重污染天氣管控;11月14日河南再次下發橙色預警通知,建議河南5個地區開啟預警;12月3日河南又發布了《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河南17個地區于12月4日啟動污染預警。此次預警期間,各地要進一步強化污染較重、排放較大、區域產能過剩的行業減排力度,嚴管重罰,實施停產整治至12月31日。
就最近的預警管控通知來看,國內大氣污染管控力度呈現上升趨勢,除河南以外,山東、江蘇、山西、陜西、河北……等省市都曾針對重污染天氣出臺管控措施,而水泥行業往往難逃“一停”的命運。
水泥工業自發展以來在大眾的視角里一直是灰蒙蒙的一片,且這些印象并不是隨意產生的。水泥在生產過程中主要有三大污染物即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氮氧化物為例,根據環保部門數據顯示,水泥工業的氮氧化物排放量約占全國總量的10%-12%,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之大猶然可見。
以河南為例,據中國水泥網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水泥熟料年產能合計達1億余噸,水泥熟料產能龐大,污染物的排放量自然也不可小覷。且在我國大氣污染管控中,粉塵、硫化物、氮氧化物等也早已被列為重點防污對象,故而作為水泥生產大省的河南加大防治力度不足為怪。
國內大氣污染預警頻發,水泥行業也應當正視自身的環保問題,為各行業做好表率作用。
近年來,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成為了行業的焦點,部分省市更是逐步縮緊地方排放標準。其中河南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所有位于河南省省轄市建成區的水泥工業企業的所有生產工序,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執行10 mg/m3、35 mg/m3、50 mg/m3的排放限值。水泥行業應提升環保治理工藝,嚴格執行超低排放標準,盡量降低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部分地區已開始實行差異化生產,避免一刀切,超潔凈排放限值成為了衡量水泥企業是否享受錯峰豁免權的準則。如此來說,水泥行業踐行超低排放理念也是在為自己贏得生產時間。
近段時間,河南、山東等地紛紛出臺差異化管控措施,對環保成績優秀的水泥企業不同程度免除重污染天氣停限產,此舉對于提升水泥企業環保升級積極性,加速行業綠色升級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在由中國水泥網主辦的“2019第七屆中國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上,中國水泥協會會長,安徽海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登榜表示每個人、每座城市都離不開水泥,是水泥構建了大城市的文明,然而人類為何會排斥水泥生產呢?主要原因是部分水泥企業減排做不到位。隨后他提出海螺將會帶頭實現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10mg/Nm3、50mg/Nm3、100mg/Nm3的排放目標。
總之,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水泥行業應將環保作為自身的一項重要使命,加快轉型升級,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共建人類美好家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