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力保年度目標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2年來最低
2014年上半年,安徽一些指標增幅的位次出現后移,面臨下半年完成預期目標的緊迫性問題。
近日,安徽省政府下發通知,要求就相關地市部分經濟指標問題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并指點各市補缺補差年度目標任務。
其中,淮南、亳州、六安市就地區生產總值,滁州、黃山、銅陵市就固定資產投資,馬鞍山、淮南、銅陵市就財政收入,淮南、淮北、銅陵市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六安、宣城、亳州市就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六安、淮南、滁州市就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增速較低問題專題研究,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
安徽省政府還要求各地抓緊制定工作方案,做到有目標、有措施、有責任主體、有時間表、有可檢驗的成果。
據悉,省級政府研判半年經濟工作,督促目標任務,在安徽包括全國其他地方屬工作慣例,但像此次安徽這樣對地市點名公布尚不多見。
皖北多市被點名
21世紀經濟報道梳理發現,此次共有九個地市被點名,不管是上半年下滑明顯的皖北地區,還是一直在安徽省內表現不俗的皖江地區,甚至一直不太突出的皖南地區,都有地市部分指標被指出。
其中,尤以皖北的淮南為甚。淮南共在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增速四個主要指標上被點名。
2014年上半年,淮南市的地區生產總值為373.1億元,僅為2013年全年的45%,與去年同期相比名義增速僅為0.69%,遠遠低于全省9.3%增速的平均水平。
不過,受累于支柱產業煤炭業的下跌,增速一直在安徽保持中上等優勢的淮南從2013年起就滑落得較為嚴重,2013年上半年淮南的增速為9.1%,位列全省倒數第三。
2014年,淮南提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財政收入增長6%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等目標。目前時間過半,淮南壓力倍增。
安徽省統計局分析認為,上半年皖北經濟下滑,主要是受煤炭業產銷下滑、投資新開工項目減少、發展資金制約等的影響。
除了淮南,皖北的淮北、亳州兩市在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兩項指標上也被點名,皖北六市中的宿州、蚌埠、阜陽三市則受惠于轉型較早和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優勢,未出現明顯沖擊。宿州、蚌埠、阜陽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幅居全省前三位,分別增長79%、48.8%和29.6%。
固投增速12年來最低
作為中部省份,安徽近年來一直延續了投資作為主力的增長模式,2002年以來,全省年均投資增速超過32%,是這一輪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在投資帶動下,全省經濟從2004年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經濟增速連續10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但今年以來,投資負重前行。
2014年上半年,安徽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720.9億元,增長18%,為2002年以來的同期最低增幅。
安徽信息中心專家分析認為,安徽目前主要的問題就是投資增長的后勁不足,一些新開工項目的有效投入和推行力度需要加強。
此次因固定資產投資狀況被點名的就有滁州、銅陵和黃山三市。
滁州市2014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14.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19.2個百分點,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2.8個百分點。
根據滁州市統計局數據,滁州的項目投資和房地產投資雙降。其中,全市50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378.8億元,同比增長3.2%,增速回落了15.2個百分點,是從2010年以來近5年的同期最低增速。
除此之外,從項目來看,個數微增,但規模下降、進度不佳。截至6月末,在庫統計的5000萬元以上項目個數為1024個,同比下降9.4%,比去年同期下降6.7個百分點。停、緩建項目個數增多,截至6月末,有76個項目本年無投資額,比去年同期增長58.3%。
銅陵市也存在著類似的困境。
上半年銅陵市共完成投資352.6億元,同比增長12.3%,總量位居全省第十一位,照目前速度來看,要完成全年增速18%的目標任務,壓力增大。特別是今年新開工項目中,銅陵市5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到目前為止為零,而去年同期有6 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點名的地市,上半年在房地產業的表現上也較為遜色,淮北、淮南和馬鞍山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幅同比分別下降0.3%、10.5%和17.3%,為倒數三位。淮南、淮北、銅陵、馬鞍山等地市,量縮價滯,部分地區出現量價齊跌態勢。
編輯:何姝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