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張才雄:對大陸水泥行業未來依舊有信心
改革開放30多年,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水泥行業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時期,無論產業規模還是產品質量都得到極大提升。從機立窯到新型干法窯,一代代水泥人用自己對水泥事業的不懈追求,締造了中國水泥行業的今天,也書寫了一段史詩般的傳奇故事。
亞東水泥董事長張才雄
亞東水泥董事長張才雄被稱為“行業常青樹”,從1963進入亞洲水泥正式結緣水泥開始,51年來,出于對行業的無限執著與熱愛,一直奮斗在行業發展的最前沿。當前,國內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加之政府節能減排力度不斷增強,水泥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作為一位行業元老,91歲的張才雄“半生戎馬”,回首幾十年的風雨歷程,對國內水泥行業未來發展,依舊充滿信心。
無論新建還是并購國內企業越來越理性
去年以來,在相關政府部門嚴控水泥新增產能的背景下,新線建設逐步減少;與此同時,并購重組依舊是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在產能過剩壓力下,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冷靜對待新線建設和并購重組,從而規避經營風險,應該是當前不少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在張才雄看來,水泥廠的建設和并購是一個嚴謹的過程,市場環境、礦產資源、交通運輸、人力成本、技術條件等等因素都應在考慮范圍之內,而一直以來他也是這樣做的。
上世紀90年代末,國內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巨大水泥市場需求讓亞洲水泥看到了投資大陸市場的歷史機遇,張才雄帶領團隊開始了入駐大陸水泥市場的嘗試。
“那時候我們首先去了遼寧的錦溪,從工作人員帶取回來的樣品來看,礦的質量非常好。但是我還是一定要實地去把它了解一下,后來鉆探了400多米,花了6個月時間,鉆了4個孔石灰石品質都不好,越到下面氧化鎂含量就越高,要做好水泥沒有辦法,最后寧可犧牲前期投入也離開了。”張才雄表示,建水泥廠一定要非常認真,必須考慮到50年的發展規劃,要做就要做最好的水泥。
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必然為你開了另一扇窗。結束考察后,張才雄在北京遇到了當時的臺灣經濟區區長劉震濤,而這回張才雄終于找到了在大陸做好水泥的機會。劉震濤告訴張才雄,“江西礦產資源豐富,質量也好,可以去試試。”
江西亞東中央控制室
1994年張才雄到江西考察,巨大的礦山儲量、優良的礦石品質和便利的水路運輸給張才留下深刻的印象。當時的江西省長吳官正對張才雄的投資計劃做了詳細了解,并且非常支持,江西亞東最終得以建立。在之后的十年時間里,張才雄利用江西亞東的成功模式相繼在江西九江、四川成都、湖北武漢及黃岡等地設廠,此外通過收購武漢亞鑫水泥公司及四川蘭豐水泥公司,在大陸合計擁有15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熟料產能名列全國12位,亞東水泥成功打開大陸市場,并建立起牢固的行業地位。
回顧往昔,亞東水泥的成功有國內經濟大發展的關系,但不容置疑,張才雄在工廠建設初期就一直秉承的嚴謹務實態度,為亞東水泥后來的高速發展埋下了伏筆。
江西亞東產品和原料樣品
[Page]張才雄對工作的嚴謹不僅僅體現在新線建設方面,在并購重組方面亦是如此。回顧亞東水泥以往的收購案例,無論是武漢亞鑫還是湖北黃岡,還是最近的四川蘭豐,每一次并購,都是深思熟慮的結果,嚴謹的從業態度頗為明顯。
張才雄:“并購方面,我們是很認真的,前段時間并購蘭豐,我們希望并購之后能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多動力,讓產業布局更為合理,亞鑫的并購也是這樣,而黃岡的并購主要是為了礦山資源,那邊的設備太爛,所以最后考量全面改造更新。”
認真的態度為亞東水泥近年來的發展提供了保證,可謂“每一塊肌肉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張才雄認為,經歷了前幾年的大規模建設和并購,目前國內水泥企業正日趨理性,未來產業結構優化依然是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但是發展中的盲目性將越來越少。
環保是行業發展的主題
上世紀60年代,臺灣經濟步入高速發展期,對水泥的需求尤為迫切,而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染問題卻成為困擾行業發展的心頭病。
江西亞東清水混凝土風格辦公樓
“當時,臺灣水泥業集中在西部發展,由于水泥生產工藝落后,導致環境污染極其嚴重。那個時候,工廠周圍到處占滿泥灰,廠區內部烏煙瘴氣,甚至連景觀和自然生態都遭到了嚴重破壞。老百姓反應屋頂都是一層灰。我們還給他們去清掃。”張才雄在一次采訪中曾這樣形容當時糟糕的廠區環境。
在進入水泥行業后很長一段時間,環保一直是張才雄的一塊心結,直到1975年,亞泥花蓮廠正式竣工投產。當時,花蓮廠的成立對于臺灣水泥業來說,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革命,它真正的做到了張才雄心中“高環保、高質量、高效率、低成本,三高一低”的目標,對于張才雄來說,他的夢想終于得以實現。
花蓮廠的成功是張才雄一直引以為豪的成績,而亞東水泥在大陸投資的實施,以及水泥環保理念取得的成功更為這份自豪增添了不少分量。
“2000年亞東1號線建成,那時候大陸無論是立窯還是旋窯灰塵都很大,國家標準也非常寬松,環保成為很多水泥企業面臨的大問題,但是亞東在環保方面做出的效果,讓很多人看到了,原來水泥廠也可以青山綠水,這為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為國家做出了貢獻。”張才雄在談到當年剛在江西建廠是業內對亞東綠色水泥廠理念的關注時,臉頰雖已布滿歲月的痕跡,卻依舊激動不已。而江西亞東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當時大陸水泥企業對行業環保的認識。
亞東水泥的綠色發展體現在廠區和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其中礦山恢復是最重要的板塊之一。
長久以來,礦山開采過程中造成的山體破壞、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等問題讓水泥企業備受詬病,盡管如此礦山恢復卻一直是很多水泥廠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大難題,而亞泥花蓮廠在礦山恢復中取得的成績,卻改變了人們的認識。
亞東水泥礦山恢復案例
[Page]“花蓮廠就在國家公園前面,雖然已經開采了幾十年,但是綠化做得非常好,對景觀和環境造成的影響非常小。”張才雄表示。
在礦山恢復方面,亞東水泥在今天取得的成績并非偶然,把環保當成一項事業,一份責任是其中的關鍵。為保證綠化植物的存活率,亞東水泥做了很多工作。
張才雄:“我們專門請了三個植物博士專家研究什么樣的植物符合當地生長,各個生長期需要怎樣提供最好的養護,而且還用最好的泥來種,并建有專門的培苗室,而在恢復規劃方面,采取邊開采邊恢復的做法,同時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所以我們礦山的樹長得很好。”
正是這種認真的精神和強烈的責任感,讓亞東水泥獲得了國內外同行的認可和尊敬。張才雄在與中國水泥網董事長邵俊一行交流是這樣說道,“我們的礦山恢復一開始很多借鑒了日本的經驗,但是現在他們反過來還要到我們這里來參觀,不僅如此意大利的大理石開采恢復等等也常到我們那里參觀考察。”
張才雄與中國水泥網董事長邵俊交流
真正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會將社會效益、環境效益作為企業發展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而真正熱愛自己行業的人會將畢生精力奉獻于行業的長效發展。張才雄表示,環保是行業當前關注的重點,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在行業同仁共同努力下,國內水泥工業將越來越環保。
未來5-10年國內水泥市場依舊看好
去年,受產能過剩和需求放緩影響,唱空水泥行業的論調不絕于耳,有觀點認為,5年內水泥需求拐點將會出現,水泥產業洗牌不會太遠。而今年,受房地產投資增速放緩等不利因素影響,國內水泥價格持續下跌,更是給水泥未來需求蒙上一層陰影。
水泥需求是否即將面臨拐點?張才雄并不這樣認為。“水泥是一種基本建材,和經濟有很大的關系,經濟發展速度越快,水泥需求越大,現在中國用了全世界60%的水泥和經濟有很大的關系,只要經濟還在增長,水泥需求就存在。”
當前來看,新型城鎮化建設規劃正在逐步展開,城市軌道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強,受此影響,水泥需求有望保持穩定增長。事實上,近年來盡管經濟增速逐步放緩,但水泥需求依舊保持了較快增幅。去年,全國水泥產量達到24.1億噸,同比增長9.6%,增速比2012年的7.4%提升2.2個百分點,預計今年水泥需求仍將保持6-7%的增幅。
張才雄認為,“大陸地區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依舊相對落后,政府要改善民眾生活,改善交通狀況,這些都是需要大量水泥。現在政府長在大力推動水泥工業的現代化,提升生產效率,將會對行業升級發揮重要作用,未來5—10年市場應該還是好的,但是市場好,投資也會多,避免盲目投資非常重要。”
編輯:曾家明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