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牌集團:雄踞廣東的建材龍頭
塔牌集團的前身是梅州文福水泥廠,于1972年成立并建設第一條立窯生產線,1995年正式成立廣東省梅州市塔牌集團有限公司,屬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2001年,經過股權轉讓,國有股股東退出,控股股東變更為金塔水泥。2004年,公司名稱變更為廣東塔牌集團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2008年于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自2008年上市以來,公司營收及凈利潤規模整體保持較好的上升態勢,2013年度,公司實現水泥產量1196.24萬噸、銷量1210.92萬噸,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了3.74%、5.04%;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8.1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了9.47%、98.42%。
2014是公司經營又一個全新的起點,公司管理層結合當前經濟形勢、行業形勢、企業現狀和發展機遇,科學制定了未來5年的發展目標,即至2018年,公司力爭實現營業收入100億,對應年復合增長率21%,實現凈利潤9億,對應年復合增長率18%。公司管理層力爭把塔牌集團打造成以水泥、混凝土和新型材料三大產業為主的大型建材企業。
借勢布局、攻守兼備、雄踞一方
區域供求狀況好于全國平均,未來三年有望更進一步改善
珠三角地區一直是我國最具活力的發展區域之一,經濟發展水平高,增長質量好,區域水泥供求狀況優于全國平均水平。在09-12年四年時間內,全國水泥產能大幅擴張,整體供應增速持續高于需求增速,珠三角也不例外,但是首先,珠三角地區供給增速整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次珠三角供求增速差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即供給增速-需求增速的差額),累計到2012年末,區域產能過剩情況相對全國較輕。
從2013年開始,區域供需增速走勢發生逆轉,需求增長大于供給增長,需求增速超供給增速的幅度大幅高于全國平均。根據行業協會預測結果,預計未來幾年供需改善格局將延續,為區域供求格局進一步改善,價格溫和上漲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2014年上半年,在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下,廣東地區水泥需求增速有較好的表現,自年初以來,水泥銷量累計增速持續保持震蕩上行的態勢,二季度累計同比增速均保持在15%上方,大幅高于全國4%左右的增速水平。在需求的帶動下,上半年廣東地區的水泥價格表現也優于全國平均。
借勢布局、攻守兼備、雄踞一方
塔牌集團的主要覆蓋市場集中在粵東、粵北、珠三角入海口穗深惠區域及部分贛南、閩西區域。
該區域北靠南嶺、武夷山脈,南部望海,內無大型水路。北山南海的地理格局形成天然屏障,為公司發展創造了天然工事。
塔牌借勢布局,以本部梅州為中心,西進惠東,東占武平,以惠東、武平兩地為橋頭堡向周邊輻射,進可承接珠三角流域穗深惠區域、海西片區繁榮的市場需求,退可穩固粵東、粵北,兼顧部分贛南市場。
除地理格局外,公司布局還充分考慮了區域資源稟賦,控制了當地相當比例的石灰石礦山資源。
梅州是公司最早的生產基地,所處蕉嶺縣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石灰石儲量10億噸,煤儲量約450萬噸;從礦區數量上看,平遠縣小型礦區已關停,其余6個礦區中,3個由塔牌主要控制,1個由當地企業油坑建材控制,其余2個位于梅縣,由塔牌與當地小型水泥廠共同控制。該區域地處粵閩贛交界處,周邊地區無石灰石資源,均為水泥輸入和消費區域,故形成以梅州水泥生產基地為中心的粵東水泥銷售網絡,塔牌在粵東市場占有率連年保持40%以上。
塔牌惠州龍門生產基地所處龍門縣,地處粵東與珠三角交界處,已探明的石灰石儲量約為9億噸,共3個主要石灰石礦區,塔牌控制龍門縣1個。該基地是公司戰略上挺進珠三角市場的重要布局。基地距離深圳180公里,相對區域內其他競爭對手有明顯的運輸距離和運輸成本優勢。現已形成輻射深圳、東莞、廣州等周邊地區的珠三角水泥銷售網絡,在縱深拓展珠三角市場的同時,仍可以作為粵東市場的補給產能。
塔牌福建武平基地地處粵東與蕉嶺縣交界的福建省武平縣,當地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石灰石儲量在2億噸以上,其品位居福建之冠,探明煤炭儲量7000多萬噸。在該區域的3個石灰石礦區中,塔牌占有1個,該基地于2011年上半年建成投產,以此基地為中心由粵東市場向贛南閩西交界地區滲透。
粵東、閩西、贛南等區域基建、城鎮化水平低,未來成長空間大根據各地統計局公布的區域主要城市人口數據測算,公司主要覆蓋的粵東,閩西和贛南區域城鎮化水平整體低于全國平均,且09-13年區域城鎮化率提升水平也低于全國均值。
區域人均道路面積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2年區域平均水平較全國低近30%,近年來整體呈增長態勢,但差距仍較大。
在基礎建設投資領域,閩西的三明和龍巖兩個市的整體基建水平較高,全社會和交通人均固定投資均超過全國水平,而粵東和贛南兩個區域相應數據則遠低于全國人均水平,整體來看,塔牌市場覆蓋區域的基建水平低于全國水平,而在全社會人均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人均固定資產投資方面,這樣的差距尤為明顯。
綜上,塔牌目前所覆蓋的區域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水平較低,在全國全面推進城鎮化進程的大背景下,未來該區域成長空間大。
政策支持,區域發展提速可期
近年來,粵東西北發展相對落后的現實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關注,廣東省對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省委書記胡春華在2013年初密集調研21地市,派出調研工作組到各地、各部門聽取意見建議。經過反復探討和修改,廣東省2013年7月25日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決定》,針對粵東西北地區發展基礎薄弱,工業化和城鎮化程度偏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與珠三角地區差距較大的情況,提出未來五年由省財政統籌安排資金6720億元,支持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
此外,中央政府也給予在區域的發展方面給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2014年3月,發改委印發《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力爭到2020年,粵東、粵北、贛南、閩西等區域人均主要經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規劃提出通過機制體制創新,加大各級政府基礎建設、產業區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項目的相關投資力度,加強組織實施等手段為政策實施和目標達成提供保障。
公司作為粵東地區的主要水泥企業之一,隨著上述區域振興政策的落實,公司也將從中受益。
立足水泥,產業延伸
萬噸線若獲批將打破公司產能瓶頸
塔牌目前水泥主業年總產能超過1300萬噸,其中主要布局為梅州本部兩條生產線加一個粉磨站,熟料生產能力分別為2500噸/日和5000噸/日,粉磨站200萬噸/年,西橋頭堡惠東兩條線,均為4500噸/日,東橋頭堡武平兩條線,均為4500噸/日。經過公司多年經驗積累以及嚴格、精細化的生產管控,目前已有生產能力較設計產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總產能完全能滿足近幾年的生產需求。
今年4月22日,公司發布對外投資公告,擬在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文福鎮新建兩條10000t/d新型干法旋窯熟料水泥生產線,目前項目已獲得梅州市政府出具的《關于等量淘汰立窯水泥生產線的承諾函》和《關于等量淘汰立窯水泥生產線的承諾函》,以及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出具的《關于廣東塔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10000t/d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產線項目產能等量臵換問題的復函》,正等待上一級政府部門的進一步批示。若項目獲得批準,預計新增公司熟料生產能力600萬噸/年,打破公司產能瓶頸,為主業長期發展打開空間。
混凝土業務穩步推進
2010年,塔牌開始整合下游產業鏈,發展整合當地混凝土攪拌站資源。目前混凝土已成為公司除水泥以外的第二大業務,2013年實現混凝土銷售62萬方,實現收入1.89億元。同時,隨著公司混凝土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管理水平的持續提升,近幾年混凝土業務的盈利水平保持在上升通道中運行。2013年全年,混凝土業務毛利率已達24.8%。
新材料業務或成未來新看點
2013年,公司開始進入新型建材領域,通過合資持有文華新型建材65%的股權,涉足機制砂石領域,通過聯營方式持有華新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45%的股權,涉足節能建材領域。此外,公司在年報中也首次提出“通過水泥主業和混凝土產業的大進步和大發展,以及加快新材料產業的大發展,充分發揮和利用“三駕馬車”同時驅動、同時迸進,把塔牌打造成以水泥、混凝土和新型材料三大產業為主的大型建材企業”,管理層信心滿,執行力強,期待新材料業務領域成為公司未來發展的新看點。
編輯:仲夢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