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今年GDP或超萬億 城建投資力破1500億元
“不出意外,武漢全年GDP有望過萬億。”昨日(24日),武漢市委全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阮成發如是預測。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武漢上半年GDP達到4560.79億元。這個數據略高于2009年全年。
面對國際國內復雜的經濟形勢,武漢下半年還將有哪些動作?昨日,市委全會為新一輪發展謀篇布局。記者獲悉,武漢將抓緊啟動實施公車改革,盡快出臺《國資國企改革的意見》,選擇幾家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探索制定“產業投資負面清單”,盡快推出第二批擬對民間資本開放的重大項目清單。
深入改革
要改掉多年積弊抓緊啟動公車改革
GDP過萬億,改革是動力。據悉,下半年武漢要從十個方面深入改革。
在加強市場監管方面,武漢將探索建立工商、質監、食藥監、物價“四合一”的綜合監管體制;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要重點在推進市場主體信用體系建設、登記注冊全程電子化等方面加快步伐;公車改革,要改掉多年積弊,抓緊啟動實施。
同時,武漢還要實施七大特色“改革”。在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方面,要推進國資管理與企業經營適度分離,盡快出臺《國資國企改革的意見》,選擇幾家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
在科技體制改革方面,東湖自主創新示范區要打通科技與經濟社會市場化通道;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方面,要建立生態環境損害終身責任追究制;在擴大對外開放方面,光谷要加快申報建設內陸自由貿易區。此外,還有城市建設、社會治理體制創新、文化體制等改革。
民間投資
擬定“產業投資負面清單”
昨日會議透露,武漢將探索制定“產業投資負面清單”,盡快推出第二批擬對民間資本開放的重大項目清單。
據武漢市發改委介紹,上半年,武漢推出了87項、總投資1943億元的對民間投資開放的重大項目,釋放了民間投資的活力。
數據統計顯示,上半年,武漢民間投資完成1921億元,增長17.9%,總量占固定資產投資的“半壁江山”,占比達57.8%。
發改委介紹,下半年將出臺全市新的投資項目核準目錄和核準辦法,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的具體辦法,繼續推出第二批對民間資本開放的重大項目清單。
據了解,在民營企業活躍度高的廣州,上半年民間投資對整體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91.9%。
城建攻堅
年內確保4號線二期通車
武漢的城市建設曾經受到一些質疑,甚至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昨日,市長唐良智再次用一組數據,證明武漢大規模城建的必要性。“道路總長度:武漢5245公里,還不到上海17316公里的1/3;軌道交通里程:武漢79公里,上海538公里;排水管網:武漢8173公里,上海有18191公里。”唐良智說,由于歷史欠賬,武漢基礎設施水平比上海、廣州的差距達5-10年。“今年,城建投資力爭突破1500億元。”唐良智堅定地表示,年內要確保4號線二期通車,三鎮全部通地鐵;確保建成鸚鵡洲長江大橋,讓二環線主線全線貫通;全面開工軌道交通機場線,確保與天河機場三期同步建成投入使用(2016年底)。
■ 觀察
GDP過萬億武漢有何底氣
從增幅看,今年上半年武漢經濟總量增長9.6%,高于全國2.2%,甚至超過廣州。
放在副省級城市經濟坐標系內,武漢的增長曲線呈現穩中向好、穩中趨快的態勢。
下半年“大決戰”
然而,市長唐良智仍有擔憂:工業投資增速回落,招商引資“新面孔”不多,特別是6個新城區,簽約5億元以上的工業項目只有6個。
下半年的“大決戰”,如何才能讓GDP過萬億?唐良智給出答案:在工業方面,要確保上海通用一期、周大福珠寶文化產業園、東風乘用車新能源工廠等投資過50億元項目年內投產;力爭華星光電顯示面板、上海通用第二工廠年內開工建設,釋放產能。同時,服務業升級計劃繼續推進,年內要引進8家金融機構等。
“萬億俱樂部”有7名成員
早在2008年,武漢就曾提出,力爭到2015年進入“萬億GDP俱樂部”,如果今年實現過萬億,將比原計劃提早一年。
昨日,阮成發還大膽提出,只要應對得當,主動作為,武漢完全有可能,再用7年左右的時間,實現GDP從1萬億到2萬億的倍增。
據了解,目前,國內“萬億城市俱樂部”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重慶、蘇州7名成員。
編輯:何姝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