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建設熱潮會引發相關企業產能過剩嗎?
近期共有14條鐵路密集開工,預計到8月底將共有64條鐵路獲準開工,比年初計劃多出20個新項目。這一連串的數字表明,鐵路已經被各地視為“穩增長”的神器,被推到了拉動經濟增長的最前沿。然而,這種一哄而上的建設方式,必然會造成相關產業產能過剩的惡果。(2014-07-21中國企業報)
該文認為:“鐵路這種大規模的建設,是一種一哄而上的建設方式,必然會造成相關產業產能過剩的惡果,將會給未來經濟的健康發展埋下隱憂。”筆者對此不敢茍同,覺得其鐵路建設引起產能過剩論有點牽強。
有資料顯示,目前鋼鐵、電解鋁、電石、鐵合金、焦炭、汽車等行業產能已經出現明顯過剩;而水泥、煤炭、電力、紡織等行業目前雖然產需基本平衡,但在建規模很大,也潛在著產能過剩問題。而造成過剩產能有各種原因,主要是由于企業間的惡性競爭和市場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盲目擴大生產,造成產能過剩。而市場由于某種原因導致需求量下降,也會造成產能過剩。
眾所周知,現在企業的生產基本上都是按照訂單數量、買方要求來做,不管什么原材料都是要花錢的,老板對于成本控制都有自己的一套辦法。沒有業務往來、沒有訂單而盲目生產的企業恐怕少之又少。比如鐵路內燃機車需要燒煤油,而有關油企并未開足馬力生產,從而出現煤油過剩的情況。因此,不管是階段性過剩,還是結構性過剩、相對性過剩,與鐵路建設應該沒有多大的關系,更不會因為鐵路建設而引起相關企業“一哄而上”。
鐵路建設離不開挖掘機械、起重機械、旋挖鉆機、土石方施工機械、混凝土機械等;從路基建設到鐵路橋梁工程,再到后期的站房工程等,各方面需求的工程機械大不相同,再加上建設周期比較長,對設備的需求自然很大。
鐵路產業鏈長,加快鐵路建設,可以增加鋼材等建材的有效需求,消化合理剩余產能,拉動國內大型裝備制造業等產業的發展。正是鐵路建設對工程機械、鐵路車輛、水泥、電氣設備、鋼材、通信、化工品、物流等行業有巨大的拉動作用,才使得一些與鐵路相關的企業得以生存、得以發展。
鐵路是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和大眾化交通工具。鐵路不發展,那些邊遠地區群眾出行、貨物運輸還會存在困難。只有鐵路發展了,“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才會成為一種歷史的記憶。
編輯:張敏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