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碳交易全面來襲 企業能否HOLD住低碳發展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 2014-07-22 06:50 留言

  自去年6月以來,北京、上海等7個碳排放交易試點相繼啟動碳排放權交易。然而,截至目前,試點情況卻不盡如人意。
  二氧化碳不僅僅是一種氣體,還能作為商品拿到市場上“買賣”。自去年6月以來,北京、上海等7個碳排放交易試點相繼啟動碳排放權交易。然而,截至目前,試點情況卻不盡如人意。

  北京碳交易試點自去年11月啟動,按照規定,年能源消耗2000噸標準煤以上的法人單位,要在今年3月20日前報送碳排放報告,6月15日完成2013年碳排放配額的清算(履約)工作。日前,北京市節能監察大隊在對百盛、微軟中國等5家單位的碳排放履約情況進行現場監察時發現,上述單位并沒有及時完成2013年碳排放配額的清算。由此,北京市節能監察大隊將對超出部分按照市場均價處以3-5倍的罰款。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碳市場,交易量為11.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僅次于歐盟。盡管正在遭受著減排壓力,但我國碳交易市場正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碳交易市場能否在全國范圍內有效控制企業碳排放,我國是否可以借此良機實現節能減排的總體發展目標,仍是待解之謎。

  企業重視程度待加強

  據了解,北京市一些沒有完成履約的單位中,碳排放超額最多的竟然達到了上萬噸。

  “我們以為注冊完就可以了,不太了解要在市場交易才算履約”,“我們公司辦公樓內大范圍安裝了LED節能燈,電梯等設備也加了節能變頻器,為什么配額還是不夠用?”……據記者了解,多數碳排放超標企業對碳交易市場機制并不熟悉,本應在交易市場購買碳排放配額的企業卻沒有交易動作,僅僅開通了注冊登記賬戶,未曾開通交易賬戶。

  前不久,作為首批碳排放交易試點的深圳也結束了2013年度碳交易履約工作,在635家管控單位中就有4家企業未完成相關手續。“成本明顯增加了。根本搞不清這到底是一項什么制度。”一家超標企業負責人的疑惑之情溢于言表。

  賽迪智庫節能所博士郭士伊表示,總體來看碳排放交易試點首次履約情況不太理想,這可能包括企業積極性、市場機制設計以及當前經濟運行情況等多重原因。“到今年6月19日,隨著重慶市開始開展碳排放交易,我國7個碳排放交易試點已經全部啟動。7個試點地區中,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廣東5個省市將在6月15日到7月15日相繼開始履約。從履約情況看,上海、深圳在法定期限內完成履約,而且上海市納入管控的191家企業100%履約,表現最好,深圳市635家納入管控的企業中有631家如期完成碳排放履約,履約率為99.4%。北京市的履約時間是6月15日之前,但北京碳市場6月27日才結束履約,且納入管控的490家企業履約率未達到一半,而天津和廣東分別將履約時間推遲為7月10日和7月15日。”

  “從目前表現來看,上海的履約工作嚴格按照政策期限開展,企業表現積極,同時增強了企業對來年碳資產的管理意識,進展最為順利。而且,上海市階段性公布履約進度的方法也增加了信息透明度,營造了企業履約氛圍。由此來看,上海碳排放交易推行的措施可以推廣到其他試點。”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認為,部分企業碳資產管理意識仍然薄弱,對碳市場關心不足,因此推廣碳排放市場還需加大力度,引起企業高度重視。目前超額排放企業的遵約成本高而違約成本較低,因此要運用綜合措施獎勵先進企業、約束超額排放企業。

  需防碳市場過度金融化

  處罰碳排放超標企業的消息,讓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節能減排不僅是一種社會責任,更能帶來真金白銀,同時也讓市場看到碳排放配額的投資價值。

  不管你履約或不履約,碳交易就在那里,悄然來襲。截至日前,北京市碳排放交易所成交量近165萬噸,成交額約7447萬元。而上海在第一個履約期內,碳價也爬上了一個新臺階,從每噸28元上漲至48元。由于政府在碳排放上動了真格,大量的企業開始涌入碳交易市場開戶、交易。企業扎堆式涌入導致碳價大幅上漲,長此以往,會給碳交易市場帶來哪些潛在的問題?如何解決?

  侯宇軒認為,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參與碳排放投資是好事情,一方面碳價一路高漲會增加企業耗碳成本,對企業碳資產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將會增加對碳排放市場的考驗,只有完善的市場機制才能反映合理的碳價,“如果碳價高于實際情況,那么碳排放市場所起的作用將被弱化,企業也將遠離碳排放市場,那么碳排放市場將形同虛設”。

  減排成本越高,碳價也就越高,交易中的碳價是買賣雙方協商達成的。業內人士稱,現在市場上交易不連續,因而顯示出的碳價無論高低都是“個單行為”,而真實的碳價應該反映的是一個平均減排成本。

  “一定的碳價價格波動是基本的市場規律。然而碳價過高和過低都不利于管控企業真正實現低碳發展,更不利于國家建立完善的碳排放交易制度。”郭士伊表示,防止碳價大幅波動需要防止碳市場的過度金融化,應該重點抓住三個關鍵環節:一是建立完善的碳配額總量控制和分配機制,使碳配額的總量控制與分配充分發揮低碳發展的宏觀調節與頂層設計作用;二是強化碳市場與企業低碳發展能力的關系,理順碳市場對企業低碳發展能力的激勵相容關系,通過碳市場充分激發企業在研發低碳技術、進行低碳生產、實施低碳管理方面的積極性,最終達到企業低碳發展的目的;三是完善碳市場準入機制,防止大量資本進入碳市場投機,尤其是防止利用政策利好信息把碳市場變為賭場,撈一把就走。

  建全國碳交易市場尚需時日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認為,對于碳交易市場的建設,我國仍處于摸索期。“現在的問題是我國需要大量減排,這方面的壓力特別大。碳交易試點的關鍵是摸索經驗,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副司長孫翠華近日表示,國家碳排放交易制度建設已經全面啟動,建立全國碳交易市場已經列入中央改革領導小組任務之中,計劃3年內建成碳排放交易市場。包括確定碳交易的企業邊界和范圍,制定出臺相關管理細則,研究制定合理的配額分配方案和市場調節機制,完善國家碳交易注冊登記系統,建立核算、報告與核查體系,制定碳市場監管規則和風險防范措施。

  不過,“3年內建成碳排放交易市場”這一目標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存在一定難度。

  “我國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時間較短,并沒有積累足夠豐富的經驗,而且在此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妥善解決,每個試點都代表不同區域,每個區域的碳排放特點也不一樣,要完全由一個統一的碳排放市場來進行協調面臨的風險更高。”侯宇軒說。

  郭士伊則認為,要實現這一目標,宏觀與微觀兩個層面都需要付出努力。“從宏觀層面看,最關鍵的是國家推進低碳發展的決心,這里面涉及發展質量與速度的平衡問題,國家堅定低碳發展的決心是建立全國碳交易市場最大的保障。此外還需要足夠的創新機制的能力,如何通過精細的制度設計與實施,把低碳發展的成本轉化為低碳發展的收益,這需要大量理論和實踐工作進行研究和探索,做好了這一點,也就平衡了發展質量和速度。從微觀層面看,企業應該充分認識到低碳發展已成為大勢所趨,猶豫不決最終會喪失先機,尤其是那些高碳行業,需要考慮提前布局的問題了,需要進一步認識碳市場和低碳發展能力的機遇所在,積極參與”。

  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經著手研究全國碳交易總量控制目標及分解落實方案,全國碳市場交易管理辦法正在制定過程中,重點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核算與報告指南將陸續出臺。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正在和中國證監會研究碳期貨交易的可行性,及早考慮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目前已經有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

編輯:王欣欣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4-13 07:44: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城县| 孝昌县| 偏关县| 鹿邑县| 沙雅县| 饶平县| 柘城县| 文安县| 那坡县| 萨嘎县| 福州市| 渝中区| 梁山县| 腾冲县| 怀安县| 遂川县| 神农架林区| 新郑市| 大足县| 宾阳县| 汶川县| 长寿区| 江永县| 临武县| 盖州市| 农安县| 鸡西市| 凌海市| 宁蒗| 班玛县| 东乡族自治县| 大渡口区| 东光县| 堆龙德庆县| 焉耆| 呼伦贝尔市| 鞍山市| 乐平市| 眉山市| 梅州市| 宣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