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萬里行]圣塔集團:環保是企業的責任
1998年至今,光陰似箭,從一個租賃承包的小水泥廠到如今固定資產6億元的大型民營集團企業,江西圣塔實業集團(以下簡稱:圣塔集團)用十六載時間書寫了一個民營企業的傳奇。
日前,中國水泥網“長江水泥萬里行”隨行記者走訪了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贛南名企,就產業布局、節能環保、人才培養、技術革新等內容與圣塔集團董事長賴泓勝做了詳細交流。
圣塔集團董事長賴泓勝(右二)與贛州市水泥商業協會秘書長郭孝英(左三)中國水泥網行業分析師毛春苗(左二)交流
圣塔集團總部位于江西省信豐縣,作為江西省水泥骨干企業,目前擁有一條1500t/d和一條3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四條水泥粉磨生產線,年水泥產能達到500萬噸,在中國水泥產能百強榜中名列第87位。
公司成立以來,在始終堅持質量和技術同步推進的基礎上,不斷提升企業現代化水平。兩條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全部實現自動化生產,同時采用先進的五級旋風預熱系統、MFC和TTF窯外分解爐等先進生產工藝,大大提升了企業運營效率。
在節能降耗方面,圣塔集團利用破碎機、細破機、輥式粉磨等一系列節能先進設備,對煤渣、粉煤灰等工業廢棄物再利用,減少了資源消耗,實現了清潔生產。與此同時,為了實現水泥生產余熱綜合利用,該公司建有9MW純低溫余熱發電站,該電站2009年7月建成發電以來,每年實現節電6300萬千瓦時,節約標準煤2.07萬噸,大幅減少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為促進節能減排,保障清潔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圣塔集團董事長賴泓勝
賴泓勝告訴記者,“現代企業發展應該實現與社會和環境的和諧共存,當前國內節能環保要求越來越大,對于企業而言不應該當成一種壓力而應該當成一種責任。”
圣塔實業成立以來,一直本著“環保終于生產效益”的理念,在生產中做到科學治理和環境保護兩不誤,實現了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的完美結合。不僅利用先進的余熱發電技術實現節能降耗,更在當地首先建成水泥窯脫硝設施,目前已經達到國家新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與此同時還投入大量資金對廠區進行綠化,積極打造環境友好型企業,極大改善了當地民眾對水泥企業的形象認識。
圣塔集團生產線
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是當前行業關注的重點,也是未來水泥企業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對此,賴泓勝認為,相比于焚燒和填埋等處理方式,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不會產生二惡英等有害物質,同時能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實現真正的零排放,因此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將會成為水泥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同時據了解,今年下半年,圣塔集團5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有望建成投產,該線建成以后一方面將一改該公司長期以來大量輸入水泥熟料的生產現狀,另一方面,該條生產線采用最新生產工藝,并以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為設計初衷,未來將在節能環保,促進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編輯:曾家明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