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陳志華:重慶水泥產能過剩矛盾將于“十二五”末徹底解決
在日前舉行的西南地區水泥企業化解產能過剩提高效益論壇會上,重慶市經信委建材工業處陳志華介紹了重慶市水泥行業的基本情況以及加快結構調整、化解過剩產能、促進水泥工業健康發展有關工作。
重慶市經信委建材工業處陳志華
具體介紹,截止2013年底重慶市規模以上水泥企業63家,水泥產能8600萬噸。其中,新型干法34家企業,產能7200萬噸;JT窯2家企業,產能60萬噸;粉磨站27家企業,產能1340萬噸。
2013年重慶市水泥工業完成總產值196.2億元,同比增長7.9%。水泥產量6127萬噸,同比增長11.7%,產能利用率為71%,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利潤 8.35億元,同比凈增8.9億元。
2005年以來,重慶市核準新建或技改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共43條,新建或技改新型干法水泥產能6370萬噸,淘汰機立窯等落后水泥產能2540萬噸,新型干法產能比重由2005年的17%上升至2013年的99%。
同全國水泥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態勢基本一致,重慶市水泥工業經過一輪的高速投資發展,產能過剩問題已經相當突出。為化解產能過剩矛盾,按照《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國發〔2009〕38號)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7號)要求,2012年重慶市制定了《關于重慶市水泥工業發展和結構調整的實施意見》(渝辦發[2012]62號),進一步指導水泥行業加快結構調整工作。
《實施意見》主要包括加強對水泥投資項目的管理和調控,出臺補助政策,加大淘汰落后水泥產能,加大淘汰水泥落后產能目標考核力度,支持企業淘汰機立窯,減量置換改造粉磨站,優化都重慶市功能核心區和拓展區水泥布局結構等方面內容。
與此同時,通過環保、能耗等標準嚴控市場準入,通過嚴格控制新增產能項目、分類處理違規在建項目、清理整頓違規建成產能強化項目管理,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加快企業兼并重組等措施化解產能過剩。
陳志華預計,“十二五”末,預計重慶市水泥需求量將達到7000萬噸,產能利用率達到85%,隨著淘汰落后產能力度的不斷加大,水泥工業結構將進一步得到優化,重慶市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將得到徹底解決,實現產供需基本平衡。
編輯:方運田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