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應該且必將成為未來的趨勢
6月27日武漢,隨著一場名為“‘綠’時代的產業創新與標準化技術升級” 論壇在中國建設行業引起熱議,“綠色建筑”這個名詞再度闖入人們的視野。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2013年關于《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的1號文件及住建部《“十二五”綠色建筑和綠色生態城區發展規劃》的要求,2015年我國要達到新建綠色建筑總面積要10億平米。
綠色建筑標準是什么?綠色建筑怎樣推動傳統高能耗地產模式轉型?武漢又有何舉措來實現這場綠的逆襲?對此,記者采訪了武漢市節能協會會長鄭明陸。
鄭會長,您好!推廣綠色建筑可謂是建設“兩型社會”的題中之義。目前,從全國來看,綠色建筑發展情況如何?
鄭明陸:中國的能耗結構中,建筑的建造和使用占據了大約30%,與建筑相關的工業和交通占據了16.7%,兩者相加達到了46.7%。中國目前總數達430億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95%以上為高能耗建筑。
每年新建的房屋面積占到世界總量的50%,每年新增的20多億平方米建筑中,按照標準,仍有80%以上的建筑是非節能建筑。因此,在目前我國城鎮化加快、建筑能耗大、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缺乏、城市污染嚴重、碳排放量大的背景下,綠色建筑應該且必將成為未來的趨勢。
具體到武漢市,在推廣綠色建筑方面有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Page]
鄭明陸:武漢市2010年就提出了全面推進低星級綠色建筑發展,鼓勵發展高星級綠色建筑的目標。湖北省《建設領域“十二五”節能減排實施方案》、《湖北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也明確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實現全省17個市州綠色建筑全覆蓋,新建綠色建筑1000萬平方米以上。同時,當年20%以上新建建筑將達到綠色建筑標準,并將推出一批綠色生態城鎮、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和國家綠色生態示范城區。
圍繞這個目標,有哪些具體的舉措去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
鄭明陸:武漢市政府對于發展綠色建筑非常重視,近兩年相繼頒布了《市城建委關于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方案》、《市城建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可再生能源建筑規模應用和管理的通知》、《武漢市綠色建筑基本技術規定》、《武漢城市圈低能耗居住建筑設計標準》等文件,做出了政府投資建筑、保障性住房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以及武漢市內新建、改建、擴建18層及以下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須達到100%,18層以上的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須達到30%等規定。
2014年5月份,武漢市城建委與武漢市發改委、國土規劃局、環保局、住房保障與房屋管理局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從今年7月1日起,武漢政府投資的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及保障性住房必須達到綠色建筑標準。
目前武漢有哪些住宅項目是綠色建筑?
鄭明陸:武漢市積極鼓勵企業進行綠標認證,目前星級綠色建筑數量增長較快,其中達到國家最高標準“三星綠色建筑”的項目有武漢高爾夫城市花園五期、武漢朗詩綠色街區1-3號樓、武漢光谷生態藝術展示中心、武漢市社會福利綜合大樓、武漢建設大廈、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會議中心等,數量居全國前列。
據說綠色建筑的成本比普通商品房要高,如何才能讓購房者接受?
鄭明陸:綠色建筑的成本比普通建筑的成本要高一些,根據相關統計,一、二、三星級綠建成本比普通建筑分別高3~4%、6~7%和8~10%。但是綠色建筑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講,都是意義重大的事情。對政府來說,通過推動綠建,節能低碳,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特別是新建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可避免重復投資進行節能改造。對開發商來說,通過綠建的投入,延伸、擴大新的品牌內涵,間接使得利潤增加。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雖然前期投入增加,但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可以降低使用成本,而且提升了生活品質。
武漢市節能協會作為節能環保產業對接的大平臺,將在哪些方面為房地產企業提供支持和幫助?
鄭明陸:武漢市節能協會是節能環保領域的專業協會,協會一直以“為政府所想,為市場所需,為企業服務”為目標,為節能環保行業提供全方位綜合性服務,可以在以下方面為我市房地產企業提供相關咨詢服務:提供國家、地方節能環保相關政策、法規、規范等咨詢;提供綠色建筑相關政策、科普、綠建認證、綠建推廣等咨詢和服務;提供節能環保優秀技術、產品推廣咨詢和服務。
編輯:何姝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