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企業利潤降幅擴大 水泥利潤再創新高
據國家統計局消息,1至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51.0億元,同比下降2.9%,降幅比1至9月份擴大0.8個百分點。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275.6億元,同比下降9.9%,降幅比9月份擴大4.6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認為,下滑主要是受工業品出廠價格降幅擴大、生產銷售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
而在11月25日,工信部公布的《2019年前三季度建材工業經濟運行情況》中,水泥行業成績亮眼。數據顯示,水泥營業收入7198.6億元,同比增長14.3%,利潤1318.2億元,同比增長25.3%,銷售利潤率18.3%。可見,水泥行業營業收入和利潤雙雙創造歷史新高。
工業企業總體利潤持續走低的大背景下,水泥企業是如何做到逆市而上的?從前三季度來看,水泥行業的高利潤離不開價格走高和銷售旺盛這兩方面因素。
價格方面,全年價格都呈現旺季持續攀升,淡季高位平穩得態勢。進入2019年,經過前兩個季度的調整,8月下旬開始,隨著旺季的來臨,水泥價格一路上漲。根據水泥大數據研究院數據,截至11月25日全國P.O42.5散裝水泥價格為495.31元/噸,超過2018年的最高點,也創造了2011年以來的最高點。對于未來價格走勢,水泥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認為后續的行情平穩上漲是概率事件。
水泥需求在2019年的高位從年初持續至今。11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對于基建項目,有關地方及部門須抓緊當前原材料價格較低時機,加快在建項目建設;對未開工的要“抓緊啟動及開工”,促進項目“早建成早見效”。可見,未來支撐水泥價格上漲的主動力——需求還將保持高位穩定。
綜合來看,之所以在工業企業利潤下降時,水泥依然能保持高利潤增長,這離不開價格和需求兩個方面的持續轉暖。而這背后既有供給側結構改革給水泥行業制造的宏觀環境,也有錯峰生產“常態化”后供需關系的改善。但需要行業警惕的是,目前水泥依然屬于嚴重過剩產業,且去產能工作并無實質性推進,甚至不少地方由于新增產能集中,導致水泥價格重新跌回谷底。
行業同仁在欣喜取得高利潤的同時,依然不能忘記如何推動淘汰落后產能,加速行業向高質量發展。
編輯:俞垚伊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