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雙馬四項應對措施度過“2004困難年”
一是市場需求不足、競爭激烈,且產品價格持續低迷。2004年,“供大于求”仍是四川水泥市場的總體特征。同時,四川重點基建投資“重心南移”,在公司的市場半徑內,缺乏大型重點工程建設項目支持,致使公司產品在全年大部分時間內價格低迷,直接影響公司銷售收入。
二是電力緊缺且價格上漲。2004年,電力供應更加緊張,其中枯水期的限電情況尤為嚴重,致使公司主機設備的正常運轉率同比大幅下降,生產組織始終處于困難局面。全年,因限電影響公司水泥產能發揮近30萬噸。
三是煤炭資源短缺,價格上漲。全年,公司煤炭儲備始終處于低位,數量難以保證均衡生產,給正常生產經營帶來很大困難。
四是交通運輸因素。2004年,由于國家宏觀經濟規模快速增長,造成鐵路運輸十分緊張;加之,隨5月1日《道交法》的實施,公路限超限載,公路運輸壓力向鐵路轉移,使鐵路運輸更加緊張。總之,由于交通因素,公司進出廠物資運輸困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造成公司產、供、銷矛盾異常突出,而且公司運輸成本大幅增加。
五是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銀行緊縮銀根,嚴格對水泥行業的信貸政策,提高了公司貸款條件和貸款利率,使公司融資渠道受限,內部資金周轉困難,且財務費用增加。
六是大宗原材料漲價幅度較大。2004年,公司大宗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揚,造成公司成本增加。
而面對這些困難,公司積極采取了各種應對措施,充分調動一切有利因素,力求將公司虧損控制在最低限度。全年,公司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人為本,抓好干部、職工隊伍建設,引導職工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穩定公司生產經營。
二是精心組織生產,克服原燃材料價格上漲等負面影響,公司統籌協調、精心調度,合理組織生產,盡最大可能地緩解煤、電、運的壓力,維護好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另外,及時組織生產出中熱水泥,滿足了市場新的需要。
三是努力開拓市場。面對四川水泥行業日益惡化的外部經營環境,公司千方百計抓市場,擴大銷售,充分利用與鐵路系統的良好關系,在鞏固成綿主市場,附近周邊縣域及其農村市場的同時,努力開拓新市場。
四是強化內部管理,嚴格考核,加強招投標管理,努力降低生產成本,盡力化解資源價格上揚帶來的成本增加。
最終,2004年水泥實現銷售收入41,168.96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90.35%。(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yj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