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泥網顧問王燕謀在“純低溫余熱發電(杭州)峰會”上講話
各位同志、各位嘉賓、早上好!
進入新世紀后,中國水泥行業取得很大進步,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預分解窯新型干法生產迅速發展,2004年新型干法水泥達到2.9億噸,占水泥總產量的29.9%,近30%,我國水泥工業結構明顯改善。“海螺”4條日產10000噸熟料生產線成功投產,中國水泥工業生產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第二個方面是流通領域內我國水泥市場與國際水泥大范圍接軌。“海螺”、“冀東”、“華潤”、“山水”和“三獅”等民族水泥企業近期在沿海和沿長江先后建成一批水泥專用碼頭,正在向美國、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出口水泥或熟料。
第三個方面是行業信息化取得良好開端。一些水泥企業已建成局域網或廣域網。此外,中國水泥網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是水泥行業最常用的信息交流平臺,已成為中國水泥行業的門戶網站,目前還在拓展信息服務業務。信息化是水泥行業進步的重要方面,中國水泥網的成長壯大是水泥行業在信息化道路上取得進步的標志之一。
中國水泥網是當代中國水泥史上的一個新鮮事物,它雖然目前運行積極有效,但仍需要水泥界和有關單位各方人士的支持、幫助和呵護。去年10月,我欣然接受了中國水泥網名譽總顧問的聘任,期盼通過此項工作能為中國水泥工業繼續貢獻點微薄力量。今天,中國水泥網以水泥低溫余熱發電為題,邀請企業家、專家、學者,匯聚杭州,進行面對面交流,進一步發揮平臺的功能。我受董事會委托,代表中國水泥網對出席這次會議的同志和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大家都知道,水泥企業低溫余熱發電可以節約能耗,降低電階,節省生產成本。當前煤價飛漲,國家已出臺煤、電價格聯動的政策。在這種情況下,這一技術措施對水泥企業具有更大經濟價值。
2005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減少溫室氣體(主要是CO2)排放任務已擺在世界各國面前。《京都議定書》中,在2012年前,我國由于屬發展中國家而沒有規定減排指標,但聯合國很快將組織世界各國商定2012年后減排指標。我國目前溫室氣體排放量僅次于美國,屆時很可能也將承擔減排任務,減排壓力愈來愈大。我國水泥工業溫室氣體(主要是CO2)排放量約占全國排放總量的10%,僅次于火力發電工業,勢必分擔國家的減排壓力。
水泥企業低溫余熱發電裝置在生產電力時無需燒煤,不會排放溫室氣體,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我國水泥行業應當采取廣泛推廣低溫余熱發電的技術措施來分擔國家減排溫室氣體的壓力。
在《京都議定書》中規定,各國溫室氣體排放指標可以買賣,世界上已產生從事“碳信用”交易的新市場。目前,我國尚無減排溫室氣體的配額任務,具有通過“碳信用”交易而獲得經濟利益的好條件。各水泥企業實施低溫余熱發電后,可將其減排溫室氣體的額度到“碳信用”交易市場上取得經濟回報。據了解,我國的“碳信用”交易已經啟動。
低溫余熱發電是水泥行業執行國家可持續方針的重要方面,具有經濟和政治雙重意義。
水泥企業低溫余熱發電在日本,其技術成熟,推廣普通。在我國,已經起步,但尚未普及。目前,在我國普遍推廣低溫余熱發電的政治、經濟條件已經成熟。今天大家聚集一堂討論低溫余熱發電的有關問題,非常及時,十分必要。這次會議必將推動我國水泥企業低溫余熱發電技術的加快發展。
最后祝愿水泥低溫余熱發電杭州峰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
編輯:gaoh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