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負債近17億到盈利1億! 金利水泥的逆襲
負債近17億元,資產負債率為397%。拖欠近400名職工工資及社保費約2000萬元,職工已經3年沒能享受醫保。企業停產3個月,職工生活陷入低谷,情緒極不穩定。
2017年,曾經的明星企業——廣西柳州鹿寨金利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利水泥公司)因陷入經營困境遭遇債務危機,已經達到嚴重資不抵債的情形,瀕臨破產清算的邊緣,不得不依法進入破產程序。
面對這個社會關注度高的破產案件,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自治區高院的指導下,運用破產重整對金利水泥公司進行救治,化腐朽為神奇,書寫了傳奇般破產重整故事。
從法院依法裁定受理公司破產清算并指定管理人開展工作,到公司托管復工點火,僅用了146天。產品正式上市銷售不到一周時間就實現了500余萬元的銷售額,取得了“邊破產,邊生產”的良好社會效果。
效果遠不止這些。拖欠近7000萬元的稅款和2000萬元社保得到全部清償,一次性解決近百起訴訟、執行案件,化解了900多名債權人近20億元的債務危機,362名職工的生計重新有了著落,為維護社會穩定、助力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星企業”進入破產程序
在柳州,說起金利水泥公司,可謂家喻戶曉。
這個成立于2003年的公司,共有員工362人,是柳州乃至廣西一家老牌的水泥生產企業。其創立的“通寶”水泥品牌,擁有較高的市場影響力。
然而,這家明星企業卻從2012年開始,出現連年虧損,并引發一系列民事訴訟,企業資產被債權人申請凍結、查封,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和發展壓力。
2017年初,運營了14年的金利水泥公司被迫全面停產,隨后,依法進入破產程序。
有職工這樣描述:自2016年開始,公司就沒有按時發放工資,最長連續8個月分文未發,最短連續4個多月。而且從2015年開始,公司就沒有為職工繳納五險費,很多職工到處向親戚朋友借錢維持生計、借錢送小孩上學。
2018年12月,金利公司重整案承辦法官、金利公司管理人代表、廣西眾維律師事務所負責人深入企業,與生產管理人員進行溝通交流
2017年4月15日,柳州市中院裁定金利水泥公司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并指定管理人開展工作。
在案件辦理過程中,不明真相的職工們排斥破產清算。他們擔心,公司破產清算后,原拖欠的工資及社保費用無法清償。加上他們年齡偏大,一旦企業破產清算,想再就業相當困難,今后家庭的生活來源將成為一個大問題。
而相對于職工債權人而言,普通債權人的心理壓力更大,因為普通債權是破產清償順位中排序最后的債權,許多普通債權人把自己一輩子的積蓄借給了金利公司,甚至還動員親朋好友一起籌措資金借給金利公司……一旦破產清算,清償率為零。
“府院聯動”助力企業重生
清算的結果,遠比想象的更糟糕。
設備老化嚴重,已無法正常使用,維修至少需要1500萬元資金;產品結構不合理且質量不穩定,銷售渠道不暢;無流動資金,恢復生產面臨約3000萬元的資金缺口;企業漏稅高達5900萬元,還需要交納巨額的滯納金和罰款;公司有高達17億元的巨額債務,而資產僅3.9億元。
面對種種困難,政府、法院開展“府院聯動”,同心協力,以創新司法舉措,探尋救治企業良策。
鹿寨縣政府拆借300萬元,用于發放停產期間職工工資,確保職工生活有保障。同時,積極派專人協調,使停交3年半的職工醫保得以恢復,讓職工可以享受醫保看病。
柳州市中院多次召集職工代表開會,通過說法釋理,化解職工心中的疑惑。法官數十次與債權人對話溝通,組建債權人委員會。
在缺乏可借鑒經驗的情況下,柳州市中院指導管理人創新大膽地嘗試托管模式。
2017年9月1日,金利水泥公司托管復工點火儀式成功舉行。11天后,水泥產品正式在市場上銷售。
更令職工們看到希望的是,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金利水泥公司實現500余萬元的銷售額,取得了“邊破產、邊生產”的良好社會效果。
托管期間,政府、法院和管理人沉著應對一個又一個的難題。
督促托管方投入1000多萬元,對金利水泥公司環保技改項目進行改造,確保企業長期持續經營。
第一個托管方在托管期滿后突然宣布不再繼續托管,法院和管理人主動出擊,及時招募到托管方,化解風險。
鹿寨縣政府督促相關部門全力配合企業生產,積極引導和推薦政府平臺公司在基建工程中使用金利“通寶牌”水泥,拉動企業水泥銷售量,促進公司產銷平衡。
……
托管期間,金利水泥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5億元,納稅約3000萬元,實現利潤近1億元,保留了300多個就業崗位,為后續重整成功創造有利條件。
金利水泥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引起區內外投資人的關注,多家公司競價收購金利水泥公司。最終,廣西魚峰集團有限公司以約6億元的價格方案中標。
2018年10月29日,金利水泥公司召開第三次債權人會議,高票表決通過了《金利公司重整計劃草案》。
7天之后,金利水泥公司重整計劃得到柳州市中院裁定批準執行。
破產重整取得預期效果
2019年4月11日,金利水泥公司舉行破產重整生產經營交接儀式。至此,廣西魚峰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為曾經在破產邊緣徘徊的金利水泥公司翻開了發展的新篇章。
“從接管以來至9月,金利水泥公司已銷售水泥、熟料51.63萬噸,實現營業收入13,288.41萬元,利潤總額達914.1萬元,共向鹿寨縣財政交納587.07萬元稅款,最大限度發掘金利水泥公司的重整價值。”廣西魚峰集團有限公司有關部門負責人說。
鳳凰涅槃,起死回生,金利水泥公司破產重整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據介紹,接管以來,該公司已支付職工工資392.45萬元,為職工繳納社保150萬元、公積金100余萬元;投入570萬元實施安全技改、環保整改,實現安全環保“零事故”。在車間維修、廠區綠化上共投入資金74萬元,進一步改善辦公條件;職工每月餐補金額達500元,每月休息時間由4天增加到8天,職工工作生活不但得到了保障,還提升了幸福指數。
2019年2月26日金利公司職工代表將一面錦旗送到柳州市中院法官手中
“通過多方協同努力,金利水泥公司成功從一個‘僵尸企業’轉變成正常生產實體、納稅大戶和職工立身之所,這是人民法院為實踐供給側改革的又一次創新,是對中央多重整少破產清算精神的貫徹落實,是司法服務實體經濟的典范之作。”談及金利水泥公司成功重整,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蔣太仁評價說。
編輯:余婷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