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廣東積極調整產品結構
據悉今年水泥產業的發展的思路,一、目前全省已有水泥發展規劃。按照規劃,廣東省要鼓勵建設日產4000噸及以上的大型式新型干法生產線的建設。二、目前廣東省新型干法生產線出現了批準的多但投產卻比較少的現象,去年投產兩條,今年有六條線投產,上線率有些偏低。所以要加快推進已批準項目的建設速度。三、在淘汰落后水泥生產線方面,要大力研究和總結用什么方法思路更有效地淘汰落后水泥工藝。
目前全國新型干法水泥的比例是25%,廣東省的同類指標遠遠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廣東現有水泥企業495家,有生產8000多萬噸水泥熟料的能力。其中立窯產能占到78%,2004年,廣東新型干法水泥比重上升了六個百分點。全省水泥新型干法建設和淘汰落后產能的速度明顯加快。一、2004年全省又淘汰了一批立窯水泥企業,其中東莞地區就有34條立窯水泥生產線永久性地退出了市場。二、是高起點跨越式的新型干法水泥線建設進入高潮。在省經貿委“堅持淘汰與發展相結合,注重等量淘汰”的前提下,近兩年省經貿委和發改委共批準建設日產2000噸以上的新型干法生產線是33條,目前已有8條線建成投產。第三是在水泥結構調整的過程中,重點支持發展三大水泥基地。廣東省三大水泥基地新批準建設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能力是4000多萬噸。
對于目前廣東水泥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一是產業結構矛盾突出,技術結構明顯落后,立窯產能占到近80%。二是水泥工業布局和資源分布不協調,珠三角地區的水泥市場容量占全省產量的2/3,但制造水泥的資源卻主要在珠三角的周邊地區。三是普通水泥比重大,特種水泥比例小。四是水泥企業的生產集中度過低,全省水泥企業平均年產量僅為16.5噸,遠落后于山東、江蘇和浙江。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編輯:gaoh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