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水泥工業經濟發展趨勢預測
1.新一輪的白熱化市場競爭即將開始
2004年新型干法熟料產能增長1億多噸,由于受水泥消費市場的拉動,落后生產能力并沒有停止增長,今年全行業水泥產量突破9.5億噸已成定局,而國家宏觀調控,固定資產投資下降,水泥需求量減少,這必將導致供需矛盾的加劇,競爭的直接結果是水泥價格下降,水泥庫存、應收帳款增加,預計水泥企業虧損面會有所擴大,競爭力不強的企業應有思想準備,尤其是中小企業將面臨更加嚴重的威脅。低集中度的水泥市場結構無法帶來良好的市場績效和抗風險能力,水泥行業的結構調整問題將進一步演化發展。
2.煤、電、運緊張局面短時間不會緩解
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和滯后的電力供給之間的矛盾是導致缺電的根本原因,2004年大量火電建設加劇了煤炭和運力不足的矛盾,使電力緊張更是雪上加霜,椐權威部門預測,到2006年全國用電緊張才能走向緩和。同樣煤炭產能越來越滿足不了工業日益增長的需求,也深受鐵路運力緊張、公路限載的制約。因此,煤、電、運的緊張局面在短期內不會緩解,價格有繼續上漲的空間,將繼續制約水泥行業發展,望企業在安排生產時有所思想準備。
3.水泥行業投資將大幅下降
由于2004年水泥行業投資增長率一直在58%以上居高不下,宏觀調控對水泥行業的從緊政策一時不會緩解,金融從緊政策不會放松,在這次宏觀調控中受影響的在建、擬建項目融資環境不會得到改善;新開工項目不僅在融資上遇到困難,而且還要過土地、礦山、環評嚴格審批的關;再加上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成本上升,價格下降,對投資者的積極性產生消極影響,預計2005年水泥行業投資會大幅下降。但與節能、降耗有關的余熱發電、粉磨節能技改項目將成為投資的熱點。
4.資金短缺影響企業正常運營
2005年宏觀調控對水泥行業繼續實行貨幣緊縮政策,不僅水泥行業投資受影響,流動資金貸款也將受到影響,再加上市場低迷,回款率低,對水泥行業資金短缺更是雪上加霜。建議水泥企業一定要控制賒款銷售,否則企業正常運營將受到影響。
5.積極擴大出口,尋求新的增長點
2004年國際市場水泥需求旺盛,美國、南非、中東地區水泥用量紛紛告急,針對這一現象,國內有預見性的企業已著手進行準備。目前,海螺、冀東、山水、華新、三獅、中聯等國內大水泥集團迅速崛起,在主導國內區域市場的基礎之上,這些大水泥集團已經在國際化經營方面有所發展,海螺、冀東、山水、華新、三獅已在北侖港、南通港、唐山港、泰州港、黃驊港、黃島港、連云港建立了粉磨站和散裝水泥出口設施。大水泥集團是中國水泥行業的一面旗幟,隨著他們自身實力的提升,對國際市場的延伸擴展,中國水泥行業立足國內、面向國際、運營全球的戰略遠景將提前實現,屆時,中國也將水到渠成地從水泥大國過渡成為水泥強國。(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gaoh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