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京津冀旺季竟“爽約” !水泥企業鍋難揭!
“本以為‘十一’國慶后水泥需求會有明顯反彈,從而帶動水泥價格的回升。”唐山一水泥企業負責人告訴筆者,“這也是往年‘金九銀十’的慣例,但今年來看有些反常。”
不同于南方地區由于酷暑時間較長,直到四季度才開始進入施工旺季,華北地區各地進入九月,施工進度便明顯加快,一直持續到11月中旬,冬季來臨各工程項目才開始陸續停工。今年由于國慶70周年閱兵等慶祝活動,將京津冀地區本已不是太長的施工周期,進一步壓縮。
施工周期緊,項目集中,這也是國慶前夕京津冀地區不少水泥企業看好節日停產后水泥需求穩步回升、價格反彈的主要原因。然而根據中國水泥網行情數據中心消息,國慶后華北京津冀地區水泥企業窯磨確實開始恢復生產,工地及攪拌站也陸續開工,但整體市場需求恢復較為緩慢,水泥報價暫穩為主。
當地不少企業也是如此反應,期待的小旺季并沒有如期而至。“2018年底,我們預計2019年水泥需求和價格相較于2018年會有明顯改善,但實際情況并不如意,無論是房地產、還是大型工程表現都不盡人意,本以為國慶后會有所好轉。價格方面,今年最高價格并沒有去年高,但也屬于中上等水平,且穩定性較好。”上述水泥企業負責人說。
京津冀地區當前水泥需求表現是短期現象還是將成為常態?“從未來3到5年看,當前的市場需求情況可能是常態。主要原因是過去幾年重點項目眾多,水泥需求集中釋放,無論是大興機場,還是北京新行政中心,都在近年快速推進完工。”唐山當地另一民營水泥企業管理者表示,“未來幾年主要需求點則在2022年冬奧會場館和交通建設方面。如果在這兩三年內沒有找到新的需求增長點,則會變得非常困難。”
此外,還有業內人士表示,工程減少是當前需求不高的一個原因,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資金到位出現了問題,但這一問題隨著專項債的推行和落地會有所改善。“相對于日益平穩的市場需求,京津冀地區水泥企業更擔憂的則是逐年釋放的產能。”該業內人士說,“并非新增產能,而是2015年由于市場低迷,主動關停的存量產能。這部分產能隨著市場轉暖,陸續投入市場競爭。”
常態化的錯峰生產能否穩定和平衡市場供給?“2018年,由于錯峰剛剛成為常態化,無論是地方主管部門還是企業都沒有較好的方法去應對,這也就導致了一旦錯峰出現短期市場短缺,水泥價格便走高的現象。而2019年,經歷了一年多的磨合,主管部門在制定政策和執行之時更貼合實際,同時也給予了水泥企業更為積極的政策。”當地水泥從業者認為,“例如達到超低排放、協同處置固體廢棄物,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豁免錯峰。所以,錯峰對于市場供給的影響力將越來越小。”
編輯:周程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