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長篇報告 | 21世紀,中國水泥工業發展三部曲

劉作毅 · 2019-10-09 14:55 留言

  進入21世紀,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大規模建設拉動了水泥需求。2001~2019年生產水泥325億噸,占到1949年以來水泥生產總量的82.83%。

  這一期間:成為世界水泥生產第一大國,占到全球水泥產量50%以上;完成技術結構調整,新型干法工藝占據中國水泥生產主導地位;中國建材、海螺水泥進入世界水泥10強行列;正步入產業優化升級階段,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服務化方向發展。

  在這鮮亮的數據背后,更多的是企業優勝劣汰、市場整合、產業進步。需求、價格數據演繹了這一過程。

  本文將2001年至2019年劃分為2001~2011年、2012~2016年、2017~2019年三個發展階段,從區域市場、需求、供需關系、集中度、價格指標的變化,來揭示中國水泥工業在這一強周期發展過程中的軌跡。

  一、2001~2011年:國家經濟建設快速發展,拉動水泥需求

 ?。ㄒ唬┧嘈枨?amp;價格

  2001~2011年,進入21世紀,國家進入經濟快速發展通道,除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水泥增速4.6%外,其他年度水泥需求增速大都在10%以上,平均增速達到12.6%。

  期間價格呈緩步上行趨勢。2008年,國家投資4萬億元,極大地拉動了需求增長,水泥價格隨之加快飆升,2011年首度突破400元/噸關卡,摸高至411元/噸。

 ?。ǘ┊a業結構調整

  1.技術結構調整

  上世紀70年代,日本率先采用新型干法水泥工藝煅燒水泥。其特點是產能規模大型化,產品質量穩定,遂成為世界水泥工藝主流,并為經濟發達國家普遍采用。國內由于裝備國產化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引進設備價格過高,上世紀仍然以立窯水泥工藝為主。但我國水泥工業方向確定:引進國際先進成套技術裝備,消化吸收,建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化裝備,發展中國水泥工業,組織力量攻關。

  進入21世紀,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加快,水泥用量猛增。與國際水泥工業接軌,發展新型干法水泥,建設大型化水泥工廠要求越發迫切。

  國家出臺政策文件,大力支持新型干法水泥發展,加快淘汰落后水泥工藝。水泥行業抓住國家經濟發展這一時機,組織全行業攻關,加快這一進程,設計、制造、建設、運營加速推進,并積極淘汰落后。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迅速提高,很快在市場占到主導作用。

  全國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迅速從2001年的15%上升到2011年的98%,基本完成了中國水泥工業技術結構調整。

  中國土地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發展不一,國家把握區域經濟發展節奏,由東向西,循序漸進,推進水泥工業投資,完成全國淘汰落后產能,推動新型水泥工藝發展進程。

  此間,海螺水泥走在行業前面,大力發展新型干法水泥,為設備國產化進行積極探索和實踐,進行基地建設,規模、布局、裝備、運營管理領先行業,成為全國水泥標桿企業。

  海螺上世紀70年代末在安徽寧國起家,開啟海螺沿江、沿海“T型戰略”;21世紀初,開辟中南區域市場;后在國家“4萬億”背景下,挺進西部市場。

  海螺以基地建設,大規模裝備生產線,分布實施發展模式,遍及全國20個省市,極大地推動了地方水泥工業發展,帶動提升了中國水泥工業整體水平。

  海螺選擇具有市場規模、成長性好、資源有保證地區進行布局和發展,取得了豐厚的市場回報。優異穩定的市場回報贏得資本市場青睞,尤其是機構投資者。海螺在實體和資本市場雙輪驅動下,具有良好市場發展前景。

  2.組織結構調整

  在水泥工業高速發展時期,水泥區域市場的變化,引發了企業規模、管理模式、發展戰略的變化。縱觀國際水泥的發展路線,是以大集團為主導,跨區域、跨國家,骨料、水泥、商混一體化,集生產、貿易于一身的超大型集團在世界500強占有一席之地。而在這一變化中,淘汰、并購、發展并生,不斷推升產業集中度。

  中國建材擁有央企背景,以市場整合為主導發展方向,與大多企業走出不一樣的發展模式。

  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建材組建中聯水泥進入水泥業,在淮海地區進行探索發展,積累行業整合經驗。

  長三角及周邊地區在2003年、2004年高速增長后,水泥需求快速放緩,新投產能集中釋放,供需關系急速轉換,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難以為繼。中國建材抓住這一市場機會,果斷進入沿海東南區域,2007年9月26日,在中國建材旗下成立南方水泥之時,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發來賀信:祝愿南方水泥早日實現重組整合的既定目標,為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探索新路,為促進區域整合、聯動發展做出貢獻。

  南方水泥開啟大規模收購、市場整合之路,收購規模高達5000萬噸,中國建材一躍成為中國水泥產能規模最大企業。隨后,在東北和西南地區再度進行區域收購,極大地改變了區域市場格局。中國建材的企業并購及市場整合,極大地推進了水泥產業集中度,推動了水泥產業進步。

  在國家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水泥產業抓住難得發展機遇,實現新型干法水泥工藝和落后產能的轉換,形成了以中國建材、海螺為代表的一批大型骨干企業集團,主導區域市場格局。

  二、 2002~2016年:供需關系轉換&集中度

  2012年,國家調整經濟發展模式,水泥需求增速放緩,2015年水泥產量較2014年下降5.33%,價格跌破300元/噸,幾近虧損邊緣。

  水泥是投資拉動型產業,是靠天吃飯的產業。水泥需求上行,水泥價格走高;水泥需求下行,水泥價格走低。但在價格的背后,水泥行業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水泥產量

  全國:2014年水泥產量見頂回落,南北市場分化,北方2016年水泥產量較最高年度2013年下降12.37%。華北、東北:走在全國前面,水泥產量在2011年、2013年開始下行,東北水泥產量2016年較2013年下降26%之多。華東、中南、西北:同步于全國,2014年見頂,2016年同比2014年華東下降3.82%、中南基本持平、西北下降10.97%。西南:2016年為水泥產量最高年度。

  水泥產量增速

  2001~2008年,全國大部分地區在兩位數上增長,西北最高,為13.64%;華北最低,為9.79%。2009~2011年,持續高位增長,西南最高,為27.13%,較前期增長15.55%;華東最低,為7.13%,較前期下降5.79%。2012~2016年,增速明顯下行,期間全國平均增速為2.92%,較前期下降11個百分點;北方基本是零增長;華北、東北出現負增長,西南仍然保持中速增長,為7.11%。

  水泥產量比重

  水泥需求南強北弱格局放大,北方2016年水泥產量占全國比重的34.58%,較2004年下降近9個百分點;華東2004年占全國比重40%以上,2016年下降至31.65%,但仍為全國占比最大;中南一直保持產量占比第二位置,但和華東的差距日益減少,2016年與華東僅差3個百分點;西南是規模增長最快地區,并持續保持增長,2016年占比上升到18.13%;東北2016年產量全國占比為4.42%。

  供需轉換

  2011年是“4萬億”投資收尾之年,2012年后需求增長大幅放緩,華北和東北地區都出現負增長。但供給端產能增長並沒有剎車,仍在慣性增長,華北這一期間產量縮減2500萬噸,產能卻只增加6200萬噸;西南雖然需求仍然保持一定增長,但供給增長超過需求增長。

  產量、產能數據非常形象地表現了水泥的供需關系:2001~2011年,水泥需求兩位數高速發展,企業借助需求擴大產能規模、延伸區域;2012~2016年,市場需求放緩,產能供給過剩在挑戰水泥行業未來。全國2016年熟料產能供給為18.40億噸,熟料產量需求為13.76億噸,供給超出需求4.64億噸。華北、東北2016年熟料需求較2013年分別減少0.23億噸、0.29億噸,期間熟料產能反而增加0.62億噸、0.17億噸;其他地區熟料產能的增加都大于需求的增長。這一期間,根本的問題在于供需的失衡,供給過剩已為全局性問題,而且日益突出。

  產能利用率

  需求下行,供給增長,改變了供需關系,直接反映到水泥利用率上。全國水泥產能利用率在2015年急速下行,降為66.92%,較上年同期下降6個百分點。北方市場地區產能利用率單邊下降。2016年,華北、東北、西北三個地區都在50%上下,趨勢仍在下行之中。南方市場地區產能利用率明顯好于北方,華東、中南基本在75%~80%區間波動,西南低于上述兩地區,在70%上下波動。

  水泥價格

  需求下行,新增供給剎不住車,供需關系惡化,引發行業效益下滑。全國各地區價格普遍應聲而下,東北最先受到市場下行沖擊,淡季進行錯峰生產應對,平衡供需關系,取得明顯效果。東北在需求下滑大于其他地區的背景下,價格卻高于其他地區,根本措施在于實施錯峰生產,改善供需關系。

  集中度

  產能集中度,是衡量產業成熟度的一個重要標志。市場供需的波動、地區間的差異,提高集中度是應對這些變動的重要保證。中國水泥工業在市場大發展期間,如何面對市場周期波動,大企業集團的市場主導作用非常重要,成為行業健康發展一個重要命題。

  水泥產業在這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并成效卓越。中國建材是這方面集大成者和開拓者。上世紀末組建中聯水泥,2007年組建南方水泥,2009年組建北方水泥,2012年組建西南水泥,2016年中國建材和中材集團合并。其特點是區域大規模收購,提高集中度,改變區域市場格局;收購持續跨區域推進,遍布全國。隨著時間延伸,其影響力越來越大。

  2016年前后,中國水泥產業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整合,中國建材、中材集團合并,金隅重組冀東,華新重組拉法基。六大集團的重組,范圍遍布全國,合計熟料產能6.2億噸,占全國的30%,極大地提升了集中度,尤其是前3的集中度,從33%提高到38%。前10產能占全國的56%,前10企業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既有內資企業,也有外資企業;既有央企,也有地方企業;既有國企,也有民企。有以新建為主、區域布局的海螺、華潤、山水、天瑞、亞東;亦有以收購為主、區域布局的中國建材、金隅冀東;華新、臺泥新建、收購并舉,布局中南、西南;獨樹一幟的紅獅,單點布局,主做華東、中南、西南市場。這些企業抓住市場機遇,根據市場變化,與時俱進,是市場的勝出者。拉法基、冀東、中材,是中國水泥工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在不同階段和地區做出突出貢獻,完成了歷史使命。

  2016年,是水泥行業進程中重要的一年,在經歷了供需周期轉換的歷程后,行業對供需有了清醒的認識,形成共識,行業集中度得到進一步提升,應對市場變化有了保證。

  三、2017~2019年:改變周期魔咒,平抑市場波動

  21世紀以來水泥需求歷經十幾年的增長,2014年水泥產量達到頂峰,持續下行已成必然趨勢。

  2015年,國家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出:中國供需關系正面臨著不可忽視的結構性失衡。“供需錯位”已成為阻擋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最大路障。

  水泥具有強周期特征,產業如何應對?2016年水泥行業上演了一場市場整合大戲,增強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信心,為市場復蘇奠定了基礎。

  東北市場前期下滑,實施供給壓縮,新疆水泥行業于2014年11月率先在全國嘗試開展錯峰生產的經驗;2016年全國大部分地區依據本地的供需,逐步開始并加大錯峰生產力度,以平衡市場供需。下表記錄了各地錯峰生產,停窯時間的變化:

  2016年以來,盡管需求持續走低,但環保部、工信部積極推動錯峰生產,行業進行大規模重組和市場整合,使市場供需關系得到大幅改善,產品價格得以恢復,行業效益攀升,2018年水泥實現利潤1546億元,創歷史新高。

  經過十幾年市場沉浮,水泥區域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全國各地大部分地區水泥價格保持遞增走勢,2018年華東、中南、華北刷新歷史最高價格。價格的背后,是行業的進步和企業的成長。

  中國建材,上世紀末組建水泥板塊,一路征程,以兼并重組、市場整合為主旋律:遍布全國區域市場。2018年產能規模做到3.72億噸,2008年以來產能規模保持第一,產能占全國比重從2007年的9.26%上升到2018年的20.74%。由于大多是收購企業,生產線水平不高,正加緊推進產能置換和優化升級。

  海螺水泥,中國水泥板塊的王者,盈利能力最強的企業:深耕南部市場,在西北有布局。產能規模超過2億噸,2008年以來產能規模保持第二,產能占全國比重基本穩定在11%。海螺水泥在工廠智能化、產業鏈延伸繼續領先行業發展。

  金隅冀東,逆水行舟,一舉進入產能前三:金隅起家于北京,后進入河北、山西,在北方市場極度下行背景下,舉棋重組冀東,扭轉了北方市場格局;金隅冀東90%以上產能集中在北方,市場規模1億噸,占到全國的6%。金隅冀東迅速對京津冀核心市場進行市場整合,在重組后第二年將價格推升至400元/噸,使京津冀成為全國高價區。

  2001~2011年,第一階段,市場上升期,需求、效益同步增長;2012~2016年,第二階段,市場下行期,需求下行,供給增長,引發效益下滑。在這兩個階段中,國家出臺政策支持發展新型干法水泥、淘汰落后產能,支持大集團發展,奠定了中國水泥工業走向現代化的基礎;行業持續不斷提高集中度,以大企業為主導推進市場整合,積累經驗,迎接市場挑戰。2017~2019年,第三階段,需求持續下行,國家、行業、企業三箭齊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得產銷、效益逆勢上揚,改變了行業周期魔咒。

  中國處于水泥需求高位平臺期,區域市場有很大差別,去產能仍然是行業重中之重的問題;國家對環保要求日趨嚴厲,水泥行業正從產品生產型向社會友好型轉型。

  中國從水泥產品出口到裝備出口,目前正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企業積極到海外建廠,表明中國水泥不僅僅已成為水泥大國,而且正在全面邁向世界水泥強國進軍。

  中國水泥工業已走過21世紀初的三部曲,接下來還會有新三部曲,也會很好看,還會更精彩。

編輯:余婷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3-25 23:48: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邑县| 兰考县| 油尖旺区| 顺义区| 建水县| 辽中县| 大洼县| 柳河县| 澄城县| 醴陵市| 加查县| 日照市| 成都市| 普陀区| 山东省| 马山县| 临沧市| 班玛县| 富蕴县| 襄垣县| 土默特右旗| 曲沃县| 辽阳市| 丰台区| 包头市| 康平县| 安泽县| 高陵县| 平和县| 会昌县| 高邮市| 乌兰察布市| 新平| 昌吉市| 油尖旺区| 双柏县| 宝丰县| 视频| 高台县| 甘洛县| 沅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