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長興:機立窯有序淘汰
截至2004年底,長興縣全年拆除水泥機立窯13臺,窯徑最小的為φ2.5×8.5米,最大的為φ3×11米;機立窯已由1998年的36臺,減少到目前的11臺;5條濕法回轉窯已經全部關停;全縣已有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12條,其中投產8條,在建4條,新型干法水泥的生產能力已占總量的60%以上。
長興擁有豐富的石灰石資源,是浙江省經貿委規劃建設的五大水泥熟料生產基地之一,也是當地財政的重要來源。2003年,水泥總產量為744.5萬噸,約占湖州市水泥總產量的一半,占全省水泥總產量的10.43%,在全省縣市中居第二位。但是依靠因陋就簡的生產,無視環境保護的發展,已經嚴重影響了當地社會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根據省經貿委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總體布局和產業導向,長興縣于2003年編制了《長興縣水泥熟料生產基地發展規劃》,貫徹以“控制總量和淘汰落后”為主要內容的結構調整政策。
2004年初,長興縣委出臺了《關于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對水泥企業淘汰落后生產能力、進行水泥產品深加工及發展環保型水泥企業的單位實施資金獎勵和政策優惠。明確每拆除一臺機立窯,縣政府將按窯型大小一次性獎勵30萬~50萬元,并規劃到2006年底將機立窯全部淘汰出局。
長興縣拆除水泥機立窯的舉動是浙江省堅決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的一個縮影。不久前,省政府召開環境污染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會議,省政府與11個市政府簽定了環境污染整治目標責任書。機立窯水泥的污染整治是這次環境污染整治行動的主要內容之一,在《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污染整治工作的意見》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浙江省環境污染整治行動方案》中,均明確提出了“2007年底前淘汰所有水泥機立窯”的要求。與此同時,在宏觀經濟調控的大背景下,水泥機立窯企業已喪失了市場競爭能力。
政府產業政策的導向,企業競爭能力的低下,確立了浙江水泥機立窯企業退出市場的機制,堅定了浙江水泥機立窯企業退出市場的決心,加快了浙江水泥機立窯企業退出市場的步伐。省經貿委建材冶金煤炭行業管理辦公室主任叢培江告訴筆者,浙江省水泥工業已經由機立窯和濕法旋窯工藝為主導的生產方式轉變為新型干法生產工藝為主導,新型干法水泥生產能力達到70%以上,且新型干法水泥實際產量比例由2003年的36%提高到2004年的60%以上。經過連續7年的不懈努力,全省已有50%以上的機立窯被拆除,所有的濕法旋窯被淘汰,中空干法發電旋窯也逐步被關停,落后生產工藝由于能耗高、勞動生產率低、環境污染嚴重,已難以在浙江生存。(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gaoh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