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白水泥與黑水泥回轉窯的熟料煅燒技術區別
白水泥回轉窯的熟料煅燒溫度要求高于普通水泥熟料煅燒溫度。主要目的是彌補白水泥生料成分中Fe2O3極少等因素,促進其最終的C3S礦物的形成量。同時也提高出窯熟料溫度,增加熟料的灑水漂白效果,為此,談一些我們的生產經驗與體會。
1 增加一次風風速風量
煅燒白水泥熟料的回轉窯基本沒有二次風,我們增加一次風風速與風量能增加其燃燒速度。如Φ1.9m/1.6m×39m回轉窯一次風風量在3000~6000m3/h,風壓33~40Pa,均高于普通水泥回轉窯。使煅燒火焰變短而集中,燒成帶向窯頭移縮短了冷卻帶,燒成溫度的提高增強了該帶的熱交換,對白水泥熟料中C3S礦物的形成極為有利。從整個窯系統熱工參數來看,由于燒成溫度的提高使整個窯的溫度均有所提高,與同類型的窯相比白水泥窯的煅燒溫度一般比普通水泥高出100℃以上,窯尾廢氣溫度高出60~100℃。所以我們強調燒成帶溫度提高的情況下整個窯溫度均升高,這樣對預熱帶的生料預燒是很有益的。
2 控制窯內負壓
回轉窯窯尾端設有一個負壓測點,通過差壓變送器將窯尾負壓直接反映到窯頭操作儀表盤上,負壓的變化也就顯示著窯內氣流速度的變化。窯內氣流速度控制的適當是煅燒好窯的重要因素之一。
流速過快使噴入窯內燃料未能充分燃燒即被抽至窯尾端或煙室,若煙室燃燒溫度很高,這不僅對煅燒工藝不利,燒成帶溫度不高,影響窯的正常熱工制度,而且熱損失大,熟料產量不高,熟料質量隨之下降。當煙室溫度過高時對其煙室的結構造成影響,破壞其建筑物的牢固,煙室內外墻及積灰斗可出現裂縫,嚴重時會造成煙室拱頂的倒塌。流速過慢看火時能感覺到窯內發暗而混濁,如想以增加煤粉量來提高燒成帶溫度是無濟于事的,分解帶產生的大量廢氣不能暢通排出去,氧氣進不去,煤粉燃燒緩慢,火焰溫度低,一次風與燃料的增加只能惡化窯內煅燒氣氛,而減煤與減一次風給煅燒產生的后果是減料,使窯不能發揮正常生產效率。流速控制的較適當時,火焰不伸長,窯內清晰尚可,火焰燃燒速度增加而且明亮及溫度高,整個窯系統溫度就較正常。此時燒成帶需要較多的來料與此溫度平衡,燒成帶溫度較高產量就高,質量就好,窯的效益發揮就佳,這就是煅燒白水泥熟料的基本特點。
3 煤圈與窯口磚
在正常煅燒白水泥熟料的回轉窯中,離窯口1~2m處常會結煤圈(如圖1也稱前結圈)。結煤圈并非壞事,而煤圈結得適度對窯的煅燒有利。因煤粉從一次風管噴出入燒成帶燃燒,而煤圈起到了保護火焰燃燒與提高火焰溫度的作用。使窯頭的冷風與漂白機內上來的水汽把煤圈擋住,不能直接影響到火焰的煅燒。在窯前端結煤圈的情況下,熟料結粒均勻整齊,因為物料在燒成帶內停留較長的時間,溫度又較高即得到了充分煅燒。同時我們還采取了增高窯口磚高度,使冷卻帶料層增厚同樣也延長了熟料處在高溫區的時間。冷卻帶料層增厚勢必提高了窯口的溫度,對噴入窯內的煤粉有助燃作用,加速了煤粉的燃燒。正適合其煅燒白水泥熟料的工藝要求,起到促進燒成的作用。我們可以發現結煤圈時一般燒成帶不易結圈,窯內煅燒氣氛良好,產質量都較高。如設備能無故障,運轉率也是相當高的,這時窯處于良好循環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此狀態下燒成帶窯皮有結有落,要防止麻痹大意的思想,未能控制好窯尾來料將燒成帶溫度燒得太高以致損傷窯皮及內襯,出現燒熔、露磚等不利狀況,影響窯的運轉周期。其二要注意煤圈不能結得過高,熟料較難翻過煤圈時需對煤圈進行修整,不然也會影響其窯內熟料的正常出料。
圖1 白水泥回轉窯示意
4 窯尾穩定的作用
煅燒白水泥熟料的回轉窯系統溫度高于普通水泥窯,使該類窯設有穩定的窯尾喂料裝置顯得尤為重要?!案G穩需料穩,料不穩則窯不穩”。沒有穩定的喂料量,窯煅燒狀況及熱工參數就不能達到穩定。喂料量忽多忽少會破壞整個燒成工藝,看火工就不能正確地掌握好熱工制度,這樣的窯就不會處于穩定的優質高產之中。而往往有些窯為了維持生產采取低速、低溫和低產的操作方式,這是一些白水泥窯生產中的弊端,這種操作還可能帶來易結長窯皮及圈,妨礙窯生產能力的正常發揮。所以對窯尾喂料系統采用能穩定喂料量的裝置是一種有效而必要的工藝手段。
(1)首先設計一個能穩料的工藝流程(如圖2),入窯螺旋輸送機是計量調速的,它通過傳感器將喂料量直接反映到窯頭的儀表盤上,給操作工一個直觀數量概念,便于整個窯參數的控制。
(2)回粉生料螺旋輸送機的輸送量始終大于入窯計量螺旋輸送機的輸送量。多余的生料進入回料管至生料提升機。
(3)生料倉內裝有控制料位的薄膜開關報警器來控制倉內料位,防止倉內料位波動過大引起下料端沖粉。當料倉內料面高于控制點上限時入提升機生料回灰螺旋輸送機即停止供料,當料倉內料面低于控制點下限時入提升機螺旋輸送機開始供料。
(4)料倉底生料螺旋輸送機進料口端內安裝一塊弧形壓套,以防止料倉沖粉時直接沖入計量螺旋輸送機及生料螺旋輸送機堵塞。
圖2 窯尾加料示意圖
1.生料提升機;2.生料螺旋輸送機;3.軟接口;4.入窯螺旋輸送機;5.余粉下料管;6.生料倉;7.倉內料位器;
8.卸料器;9.螺旋輸送機壓套;10.計量傳感器;11.入窯下料管;12.煙室;13.回轉窯;14.煙室積灰斗;
15.鎖風器;16.煙灰螺旋輸送機;17.回灰螺旋輸送機
5 熟料漂白灑水工藝
由于出窯熟料溫度的提高,給熟料的漂白創造了一定的有利條件,溫度越高則漂白效果越好,為使漂白效果得到保證及不讓其漂白筒內水汽從下料管跑入窯內,我們摸索的經驗為:
(1)窯口下料處至漂白機距離越近,對減少熟料的熱損失越有利。
(2)漂白筒內的熟料應得到充分灑水,我們在下料管出料口開一個半圓缺口讓熟料流暢地滾入漂白筒內進行灑水冷卻漂白。
(3)下料管與灑水管是同方向伸入漂白筒內。灑水管的位置應盡量避免水蒸氣跑入下料管內上升至窯內,以免對窯的正常煅燒起到不良的影響。
(4)漂白筒出料口應設擋料磚,增加漂白筒內料層厚度對于提高熟料的灑水溫度、均勻漂白都能起到較好的效果。如漂白筒內沒有料層,下料管跑出的熟料將撒得較遠,不能將熟料集中灑水即部分熟料灑不到水,漂白效果將受到較大影響。
我們在煅燒白水泥熟料的生產中總結經驗,探索其生產特點,同時對不適應白水泥生產的工藝作相應的改進,在此基礎上要加強看火工的責任心與提高操作水平。如果說看火工做到六勤看:勤看火焰、勤看生料黑影、勤看熟料翻動位置、勤看窯皮情況、勤看熟料灑水漂白、勤看各類儀表,那么料、火、風、溫配合的是否恰當則是看火工的技巧了。我們要掌握煅燒技術經驗,協調操作使窯達到最佳的熱工制度狀態。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