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泥網】所謂生料易燒性是指在窯實際操作中,
熟料煅燒的難易程度。一般是以生料在一定溫度下,經過一定時間煅燒后,熟料中所含游離鈣的多少來表示,游離氧化鈣越多,易燒性越差;游離氧化鈣越少,則易燒性越好。在選定礦山及確定配料方案時,都要做此工作,可按相關標準進行。
人們在研究易燒性時總結了不少公式,這里推薦比較實用的一個:
K=【(3KH-2)n(P+1)】/(2p+10)
式中, K- 不同方法計算的易燒性指數
KH,n, p- 分別為生料的飽和比、硅酸率、鋁氧率。
在上式K的表達式中可看出,配料方案對易燒性有很大影響:
(1) KH與n都高,K值必大無疑,肯定是難燒的生料,為此,采用高KH與高n方案配料時,一定要慎重;
(2) 提高P會略能降低K值,這是由于分母中P前面的系數比分子中P的系數大;
(3) 欲保持K不變(即易燒性不變),P與n就得呈同步增減趨勢,國外不少窯外分解窯的配方就符合這個方向,其n值就得高達2.8,P值提高到1.7。
除配料方案外,易燒性還與f-SiO2含量及細度,顆粒組成、燒成制度及液相量、液相性質有關。具體到每個企業,配料人員的責任就是:結合當地的原材料資源,選擇既能適應用戶所需要的水泥性能,又能夠讓工藝、裝備與之適應的方案。
【作者:謝克平 編輯:鄧華喬】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