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是一個年產160萬噸的大型旋窯水泥企業,現有九臺水泥磨,其中φ2.4×m七臺,φ3×11m 水泥磨一臺,φ4.0×13m 水泥磨一臺。因其
熟料為旋窯熟料易磨性差且無破碎,混合材為難磨的礦渣,φ2.4×12M臺時產量一直很低。在1989年經過
合肥水泥設計院通過高細磨技術改后,產量只有16-17t/h,電耗較高達50千瓦時/噸水泥。隨著旋窯生產線技改的順利達產,生產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水泥磨能力的制約逐漸突出,它影響到效益的提高和產供銷的平衡。公司派出分廠辦、技術部、化驗室等技術人員出去到有關成功的磨機改造廠家進行考察和了解。通過考察后對磨外上選粉及磨內進行選粉的所謂高細高產磨技術進行對比。由于我公司水泥磨為多臺水泥磨的聯合磨房,空間結構難以布置整套龐大的磨外選粉設備,另外閉路磨需新增選粉機、混合料提升機、粗粉料輸送機及崗位人員,以及比僅通過磨內改造的總投資高70%的費用,磨外上選粉的方案是不可行的,我們還了解到上選粉機后產量能大幅度上去,細度也降下來,但比表面積與強度也降下來的廠家也不少。
其實在1989年我們就采用合肥院的磨內選粉技術改過七臺φ2.4×12m磨,對磨內改造技術并不陌生,但面對全國眾多磨內選粉、高細磨、高產磨改造廠家的確讓人難以分辨,而有的改造廠家名目繁多的榮譽證書就令人眼花繚亂。但從很多磨內改造廠家的突出效果來看,的確目前內選粉技術發展的速度很快,它揉合了高細磨、高產磨、篩分磨、康比丹磨技術優越特性,使老式磨內改造技術增產效果15%-25%,發展到增產到35%-65%。我公司被鹽城一默默無聞的興誠公司進入我們的視線,他們耳目一新的技術改造方案和強勁效果令人嘆服。盡管他們少得可憐的榮譽證書,但興誠公司總工程師黃擁軍豐富的磨改經驗和對人真誠的態度使人信服。通過興誠公司黃總介紹眾多的使用了解到:磨內選粉不是簡單的雙層隔倉板、選粉裝置、活化裝置的組成,它是一個粉磨的系統綜合改造效果的集中實現。它通過磨內結構與球段級配綜合應用,使磨外的三分離效果在磨內也能實現,使粗粉、中粗粉、細粉有機的分離,擺脫了傳統的磨內選粉作用。另外興誠公司黃擁軍總經理對每一位客戶興誠的精神也感動我們,黃總對我們說:“興誠就是對用戶更多的付出,效益是興誠付出的副產品”,我們在興誠的每一位客戶口中聽到的是“用戶需要興誠,興誠心聯用戶”的贊譽聲。
通過對興誠公司及其用戶實地考察更加堅定了我們改造的決心,年初,我們決定進行逐臺改造,隨即與興誠公司簽定了磨內改造技術及設備合同,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改造的設備就來到了我公司。在興誠公司烘干粉磨研究中心與我公司共同努力下,針對粉磨物料及混合材的特性,制定出合理的球段級配方案及重新分配各倉長。使粗碎倉、細碎倉、研磨倉得到重新分工,各負其責,最大限度發揮各倉的粉磨效率,使磨內選粉效率提高50%以上。僅通過三天的調試時間,使臺時產量由改造前16~17噸/時提高到26~27噸/時,比表面積穩定在3400~3600平方厘米/克,噸水泥電耗由50千瓦時降到32千瓦時,僅節電費一項,二個月即可收回全部投資,每臺磨每年可新增效益130多萬元,為我公司全年生產任務的完成及效益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通過與興誠公司的合作深深體會到:一是在生產中如遇到制約環節,一定要大膽選用實用可靠的先進技術及時改造,早改造早得益。二是在目前眾多的技術改造廠家認真選擇,不要被紛繁的證書所迷惑,需要選擇一些技術可靠、誠實守信、服務完善的企業對進行對比,不能被表面現象形成錯覺。三是我們打算進一步與興誠公司合作,繼續挖掘潛力,為我公司增產節能作貢獻。
(來源: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