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設備的全優潤滑
全優潤滑是在經過全員培訓的基礎上,實行全員參與設備的精確潤滑、設備潤滑的污染控制、設備油液狀態定期監測技術。全優潤滑不是使用最好的潤滑劑,而是在改進和提高潤滑維護的基礎上合理使用潤滑劑,從而達到設備維修周期成本最低、利潤最高的目標。現從水泥企業潤滑劑的訂購、保管、使用中的優化改進和提高,談談筆者的看法。
水泥企業的主機設備或配件,基本均以附帶技術指標要求的合同訂購。而對潤滑劑,多數企業均為一張產品計劃單交采購部門,按品種、數量訂購,最多點明需要某種品牌,從無附加技術指標要求的合同訂購,到貨后不作檢驗入庫的占多數企業。加之國內有4500多家潤滑劑生產企業,多數采用Ⅰ類工業基礎油調配,少數采用Ⅱ類基礎油調配,能夠采用Ⅲ類基礎油調配的少之又少。例如:某水泥廠水泥磨主減速機使用L-CKC220.減速機外表溫度高達80℃。夏天必須用多臺軸流風機冷卻降溫。一次偶然機會,該廠主減速機剩余新油與機內油樣送檢,發現機內油黏度指數為65,污染度超過ISO4406-99標準,且新油黏度指數也只有VI=72.檢測結論為:該油基礎油,添加劑的抗剪切性能差,高溫黏度下降導致減速機在工作溫度下不能形成潤滑油膜,產生邊界潤滑,造成箱體溫度偏高。該油按GB5903-1995規定黏度指數不小于90,但同時注解MV1基脂油生產的L-CKB、L-CKC,黏度指數允許不低于70,無技術協議指標合同而無法與供油商索賠。既是同一企業生產的不同批次的同一潤滑劑(L-HM46),品質也不一樣,如下表。
原用油在風機軸承箱使用1年眼觀正常,現用油使用在風機軸承箱,兩個月就有沉積物。明顯現用油在制造或者分裝時受到了污染。但GB11118.1-94對L-HM46質量指標我國還沒有清潔度要求。再如某地柴油機采用CC40(GB/T1112-1997),更換新油后發現軸瓦磨損異常,同時取剩余原新油和現用新油送檢。結果現用新油總堿值比原新油低5倍,主要抗磨、極壓添加劑低25倍。綜上所述,水泥企業訂購潤滑劑時應簽定附有技術質量指標要求的合同,國家標準雖暫無清潔度要求,但水泥設備減速機跟國際接軌,正向高效、高速、精密和輕小方向發展,設備功率增加、體積、能耗和零件間隙減小,企業必須制定不同設備用不同品種潤滑劑的目標清潔度(最好采用ISO4406-99),并在技術質量指標中要求潤滑劑供貨商滿足。設定目標清潔度主要是通過保持潤滑油始終在高度清潔狀態下,能在小間隙設備中形成流體潤滑,減少部件摩擦、減小零件磨損,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潤滑劑到貨后必須按技術要求標準檢驗合格后入庫或者試用。
多數水泥企業潤滑油到貨驗收后,不按規范要求入庫保管。管理人員不明白入庫的油桶為什么要臥放?為什么要倒置使桶蓋向下?為什么不可露天直放?答案與潤滑油的干凈有關。空氣中有含塵顆粒,白天氣溫高,桶內空氣“呼出”桶外,夜間氣溫低空氣又被“吸入”桶內,如果桶蓋侵入水中,水隨空氣進入桶內,污染桶內潤滑油。有些潤滑油在陽光直射下會分解變質。企業除隨意存放潤滑油外,還有1臺抽油機分抽多種潤滑油,一個加油桶,加了甲油又加了乙油,再加丙油,相互交叉污染嚴重。這就需要水泥企業對潤滑劑的管理要像管理軸承一樣,設置專用油庫、貨架、蓋布,由經過專業基礎知識培訓的人員管理。
水泥企業新油加入設備后,多數企業不作潤滑油定期檢驗,導致許多不應該發生的零件磨損和設備事故,設備檢修處于被動狀態。如果企業定期60天對油液狀態監測一次,如發現含水量、污染度(ISO4406-99)異常時,及時尋檢原因采取措施,并采用超細過濾和低溫真空分餾機將潤滑油離線處理;通過金屬含量分析,及時補充潤滑油的添加劑,延長潤滑油的使用壽命,確保設備的安全運轉;通過磨損狀態分析可預知設備的磨損零件,及時訂購配件,以防零件失效后無件可換。同時積極調整潤滑油的黏度,補加添加劑的種類,改善磨損零件的潤滑效果,延長使用壽命。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