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清堵爆破作業的安全措施與規范管理
編者按 水泥生產線的堵塞清理問題,目前多數企業采取炸藥爆破的方法進行解決,危險性很大。2006年11月銅陵上鋒曾出現爆破死亡2人事故。因此,如何安全的進行高溫清堵爆破作業,對廣大水泥企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對企業爆破作業的安全措施及管理方式進行了詳細介紹,并提出建議,希望能夠給廣大企業帶來一定啟發。
爆破作業是個危險的工作,在材料管理、操作流程和人員素質等方面國家制定了嚴格的管理規范,并嚴格監督實施。高溫爆破的危險程度就更可想而知。因此,如何確保高溫條件下爆破安全顯得十分重要。
隨著水泥產業結構調整和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新型干法窯以節能環保、熟料質量好、生產大型化、運轉率高和運行穩定等優點在水泥行業獲得推廣。但在新型干法窯的實際生產過程中,有時會出現預熱器堵塞、篦冷機“堆雪人”等現象,因設備大型化,物料堆積較多(有時堵塞物料數量達到數十噸),如果采用常規人工和機械清理的方式處理,時間很長,嚴重影響水泥熟料的正常生產,降低水泥企業的效益。為了能在短時間內使問題得到解決,有的企業采取在高溫條件下用高壓水處理,有的企業采取在高溫環境下用炸藥爆破處理,這兩種方法都存在較大危險性,尤其是高溫環境使用炸藥和雷管安全性問題。根據調查發現,有的企業在出現篦冷機“堆雪人”現象時,經常在不停窯的情況下采取在高溫環境下爆破作業,這給安全生產留下較大隱患。因此,重視生產線清堵操作安全管理工作顯得十分重要。
存在的問題據資料報道,2006年11月,某水泥廠5000t/d熟料生產線的預熱器被生料堵塞,生產線無法正常運轉,該水泥廠采用炸藥爆破對堵塞的生料炸碎法進行處理。幾小時后,發生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受傷的重大安全事故,該條水泥熟料生產線隨即停產整頓,給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該事故經一些媒體報道后,在水泥行業產生較大影響,多數有新型水泥熟料生產線的水泥企業開展安全自查自糾工作。現將新型干法窯生產線清堵爆破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歸納如下:
1.生產線的預熱器堵塞和篦冷機“堆雪人”處理屬于熱凝結構物高溫爆破,爆破場所的物料溫度高,隨著場所的不同、時間段的不同,其物料溫度波動幅度很大。然而,由于國家和行業內部還沒有針對高溫爆破的作業規范,使得工作無章可循;在爆破作業中如果對炸藥的防護控制工作做得稍有不慎,炸藥會因高溫而隨時可能出現爆炸。
2.由于熟料生產的爆破作業屬高溫作業,對炸藥投放量和投放時間要求很嚴,如果控制不合理,容易出現炸藥提前爆炸事故,有時甚至出現因炸藥使用量過大而損壞設備的事故。如某水泥廠5000t/d熟料生產線因炸藥投放量過多,曾出現預熱器損壞變形,耐火磚大面積脫落事故。
3.因生產線的預熱器和篦冷機工作平臺較小,給操作人員清理作業帶來困難,在進行人工清搗作業時,工人被清搗桿碰傷的事故時有發生,某水泥廠15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兩年中曾發生4起輕傷事故。由于現場空間狹小,尤其是在爆破作業的控制上,對保證所有人員撤離安全區后方可爆破的確認、確定和確實工作帶來較大的難度。而保證人員及時撤離爆破現場也是防止事故的重點工作之一。
4.由于高溫爆破工作是個危險作業,有的單位為了顯示重視,往往聚集在爆破作業現場的人員較多,這給安全管理帶來困難。如人多造成環境嘈雜,影響現場人員的撤離和現場操作指令的準確傳遞等。
防范措施由于目前沒有這類作業規范,各水泥廠都是根據自己制定的制度和工作流程作業。主要防范措施是:
1.生產線清堵爆破是危險作業,各企業在組織作業時要高度重視,要制定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制度,并對操作人員進行嚴格培訓與考核。在作業前,要根據現場情況制定完善的爆破方案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指定專人現場負責指揮。
2.在爆破方法上,爆破作業應采用淺眼爆破法,孔深控制在40~80cm之間。爆破采用專用定型隔熱藥包(一般采用1英寸聚乙烯管,聚乙烯管的孔底用5cm潮濕黏土封堵,藥包放置聚乙烯管后,再用40cm黏土填塞,然后在聚乙烯管外包裹一層濕黏土隔熱),炸藥采用乳化膏狀炸藥(乳化膏狀炸藥對雷管隔熱保護作用較粉狀炸藥效果好),藥量應視孔深而定,一般控制在40~100g之間;藥包加工制作由專職熟練爆破工在安全地點進行。
3.起爆采用導火索或電雷管起爆法。采用導火索起爆,其導火索長度大于等于0.6m;采用電雷管起爆,電源為220v交流電,并設中間電源開關(開關用兩個閘刀控制),導線應采用小電纜,電纜不得破損,必要時,對進入熱源處的導線采取隔熱措施。爆破必須在人員全部撤離的情況下方可進行。
4.嚴禁高溫爆破作業。根據現場物料溫度情況,在投放藥包之前,炮孔要用水降溫。藥包投放必須由熟練的投放人員操作(投放人員必須持爆破安全證),同時要求投放藥包人員反應敏捷,投送藥包時間不得超過30s,一次只允許投放一個藥包。
5.在高溫爆破現場應設置安全警戒線,同時制定人員安全撤離路線,嚴格控制閑雜人員進入作業現場;起爆作業前,安全警戒區內嚴禁有人。對導火索起爆的,在投放好藥包后,點燃導火索,人員應迅速撤離至安全地點。電雷管起爆的,要采取雙閘刀控制,必須做到投放人員撤至安全地點后,確認無人在危險區域,方可合閘起爆。
6.在爆破作業完畢后,應及時做好爆炸物品的使用登記和剩余爆破物品入庫工作,并履行登記程序,防止爆炸物品流失。
效果與體會以上安全措施是筆者通過對多家企業考察學習的基礎上總結歸納的,由于這些企業都重視生產線清堵爆破作業管理工作,清堵爆破作業過程中尚沒有出現一起安全事故。從考察的幾家企業看,企業均制定有管理制度、爆破作業方案、應急救援預案和爆破操作規程等管理制度,盡管高溫清堵爆破作業十分危險,但由于企業經常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作業人員能夠按章作業,實際安全生產效果良好,沒有出現一起安全事故。從被調查的企業情況看,多數企業認為現場作業人員的技術熟練和反應敏捷是該項工作安全保證的關鍵;因此,對選擇從事該項危險作業人員的素質要求不可掉以輕心。從事高溫清堵爆破作業時,除要設立現場安全警戒外,必須做到人員撤離危險區后方可進行爆破。對于電雷管起爆,一些企業采取兩個閘刀由兩個專人控制方法,第一道閘控制人在確認、確定人員都離開危險區后方可合閘,第二道閘控制人只有所有人員都確實到達安全區域后,方可合閘爆破,這種“三確定”控制(確認、確定和確實)操作管理程序也是安全作業不可缺少的。對于高溫爆破作業,雷管隔熱是關鍵,其次是藥量控制上要嚴謹,并要嚴格按照操作程序作業。
隨著熟料生產線的快速發展,水泥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各水泥企業都在想盡辦法提高水泥熟料生產線的運轉率,降低生產成本;盡管高溫環境下爆破清堵作業十分危險,但仍有不少水泥廠還是一直在延續使用,因此,制定安全規范,規范這類作業操作顯得十分重要,這也是筆者寫本文的目的。
生產線的清堵爆破作業是十分危險的,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時常應用,各企業雖然都十分重視該項工作,制定了相關制度和規程,因受到條件和技術人員素質水平的限制,多數制度是靠工作人員個人經驗制定的,缺乏科學的依據,難以做到定量化,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采用何種炸藥、在什么溫度條件下是安全的,多數企業說法不一,筆者查閱了一些爆破作業的制度和法規,走訪了一些爆破專業技術人員,也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這也是一些企業爆破作業人員擔心的問題。鑒于生產線需要時常清堵爆破作業的生產實際狀況,筆者呼吁國家有關部門或行業協會盡快組織專家開展研討和試驗,量化制度要求,制定相關法規,以便有章可循,杜絕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