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JT立窯的再認識
最近參加學習了一次有關JT立窯的介紹和討論會議,看到8臺JT立窯的熱工標定數據,初步分析后對JT立窯有如下幾點新認識,與同仁們共探討。
一、在“現代立窯”的基礎上,JT立窯實現了很大的改革創新。表1列舉了8臺JT立窯平均熱平衡數據與典型新型干法窯、傳統機立窯以及上世紀70年代諸多機立窯佼佼者的對比。
可以看出,JT立窯的化學不完全燃燒及熟料帶走熱比現今典型機立窯的降低不少,兩項合計減少了4.18×131kJ/kg•cl;但是與新型干法窯相比仍增多了4.18×109 kJ/kg•cl。這表明JT立窯內通風仍不夠均勻,煅燒欠佳,熟料冷卻速度仍較慢,冷卻效果較差;因而其熟料仍有黃心、粉化、游離鈣偏高、質量欠佳和不穩定的情況。這正是立窯固有癥結之所在。
JT立窯對現今機立窯的上述痼疾進行了很大程度的改革,據說廢氣收塵問題也已解決,其所取得的成果是可喜的。然而,根據幾十年來我國立窯革新的歷史經驗教訓,這類成果必須經過眾多長期的生產實踐檢驗,經歷市場的選擇,才能真正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因為我國近半個多世紀的立窯水泥時代的歷史多次證明,占總量比例很小的所謂佼佼者,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最佳的表現往往也只能是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獨善其身”,而對機立窯總體而言并沒有更大的普遍意義。表1中上世紀70年代的諸多佼佼者的情況就是例證。顯然,今天我們期待的是JT立窯的普遍價值,而不是再產生另外一些新的佼佼者。
二、如果JT立窯可以長期穩定地維持在上述8臺平均生產指標的水平,那么按照其能耗和粉塵排放數據,JT立窯不失為日產熟料500噸左右的較經濟的水泥生產線,可用以技改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部分現有的機立窯。
三、要有計劃地逐步推廣JT立窯,贊賞繆建通先生2006年11月鹽城會議上提出的“六不轉讓”原則,防止一哄而起。
四、全國各地至少要有50-100臺JT立窯已投產1年以上,屆時我們再來考慮出口JT立窯的事為宜。談到立窯出口,我們首先要吸取20年前立窯出口東南亞的歷史教訓,要確保工藝裝備質量;當今更要從國家利益上總體權衡,千萬不要因此而對我國大型新型干法窯水泥成套裝備開拓國際高端市場的大目標引起負面影響。因為如今我國在這方面所取得的業績來之不易,敦請國內各方面把好關,避免無謂的干擾,支持大目標的早日實現。
五、JT立窯和所有的立窯一樣,采用可燃燒廢料或城市垃圾作為部分替代燃料時,必須特別注意環境安全問題。事實上,企圖用JT立窯處置可燃廢料或城市垃圾目前在技術上差距甚遠,冒然而行更不可取。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