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喂料系統的改造
我公司濕法分廠水泥粉磨系統長期以來因工藝條件的限制,一直未能找到可靠的粉煤灰喂料及計量設備,粉煤灰的摻加量波動很大,嚴重威脅著出磨水泥質量的穩定性。為此,我公司對粉煤灰的喂料系統進行了技術改造,取得了理想效果,徹底解決了長期困擾公司的粉煤灰喂料問題。
1 存在的主要問題
該水泥粉磨系統是1957年建成的開流系統,水泥磨規格為Φ2.4m×13m。由于磨頭空間所限,粉煤灰無法用機械設備輸送入磨,只能在庫內經過氣化后,經剛性分格輪喂入輸灰管道,然后用壓縮空氣送入磨內,由于沒有有效的鎖風及計量設備,所以粉煤灰的摻加很不穩定。
經分析,喂料量波動大的主要原因是:剛性分格輪上下的風壓時常出現不平衡。當分格輪上部風壓高于下部時,粉煤灰在風的作用下產生自流,致使實際摻加量高于設定量;當分格輪下部風壓高于上部時,則出現不下灰的現象。而且隨著粉煤灰庫內料位的變化,上述問題更為突出,最終甚至使分格輪不能正常使用。如果用氣化風直接送入輸灰管道,也經常出現粉煤灰摻加量的大幅度波動,摻加合格率只有30%左右,出磨水泥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2 改造方案
根據上述分析和粉煤灰的性質,要實現粉煤灰的穩定摻加,關鍵在于解決影響喂料系統的鎖風問題。因此,制訂了如圖1示的解決方案。
圖1 粉煤灰喂料系統工藝流程
為防止庫內發生篷料現象,在下料溜子處安裝了氣化風管道以備用。計量設備選用DZC系列轉子秤及其配套設備,據介紹,該套設備的優點是鎖風效果好,鎖風的原理在于螺旋泵輸送葉片和出口之間設計了空腔區,在空腔區出口加裝了翻板閥,螺旋泵向前推進物料時,在此空腔區形成密實的料柱,料柱在推力作用下推開翻板閥再進入輸灰管道。料柱有效防止了輸灰管道中的風逆行而上,對鎖風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該方案實施后,穩定喂料、計量問題有所改善,但粉煤灰的最大摻加量達不到指標的要求,使用約5個月后甚至出現了不下灰的情況;粉煤灰庫內需使用氣化風時,廢氣不能及時順利排出,出現“憋氣”現象;鎖風效果不是很好,還有一定量的返風。經過檢查發現:庫內氣化風風嘴下部的庫壁上都存在粉煤灰凝結、堵塞現象,最厚處達200mm左右,有堵死下料溜子的趨勢,螺旋泵空腔區內料柱不密實。
經過對上述現象的分析認為:①有凝結現象說明有水進入,而庫內沒有直接進水的可能,從粉煤灰凝結位置看,造成凝結、堵塞現象的原因是庫內的氣化風質量不高,含水、油量較大;②因庫底物料壓力較大,庫內氣化風只能下行排出,但因為有鎖風裝置,使其排出較為困難,“憋氣”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順暢下料;③螺旋泵翻板閥太輕,稍加推力可輕易打開,導致料柱不密實,影響了鎖風效果;④下料溜子尺寸偏小。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進行了以下改進:
1)凈化高壓空氣。選用了JAD30SN冷凍式干燥機(內帶油水分離器),同時在吹風管道上加裝了電磁閥對用風進行自動控制,使用后效果很好,下料順暢,再沒有發現篷倉、凝結和堵塞現象。
2)解決庫內氣化風的排放問題。只要在轉子秤之前排掉庫內氣化風,“憋氣”現象就能解決。因此我們在喂料螺旋輸送機的下料口上部處開250mm×250mm的孔,自制帶架子的小除塵袋,吊裝在上部。使用發現,當庫內使用氣化風時,排氣效果相當不錯,再未出現“憋氣”現象。
3)在螺旋泵翻板閥上加大了配重,使螺旋泵空腔區的料柱更為密實,加強鎖風效果。
4)在解決以上3個問題的同時,我們擴大了下料溜子尺寸,使用效果更為理想。
3 效果
改造前,粉煤灰的摻加量波動相當大(從0~40%之間時有發生),表1是改造前后粉煤灰摻加情況對比數據,改造前平均值為10.6%,合格率只有30.9%,而且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很大,需要經常不斷地調整風量。從2001年8月改造后,平均值為12.9%,合格率達到了80.6%,比改造前提高了49.7%,而且沒有出現很大的波動,達到了改造的主要目的,相信在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并積累了一定的使用經驗后,合格率可以達到80%以上。改造后因下料穩定,磨內的工藝狀況得到改善,操作人員只要通過對電子秤的給定值及時調整即可,勞動強度也大為減輕,反映良好。
注:2001年2月和2002年1月未生產。
4 體會與建議
1)從改造的效果看,以壓縮空氣為介質氣化、輸送粉煤灰的喂料系統,能很好地解決穩定下料的問題,總體較為成功。
2)螺旋泵空腔區附近的螺旋葉片及軸磨損較快(與翻板閥的配重有關系),宜采用耐磨材料。
3)因粉煤灰的流動性好,粉煤灰的使用最好是連續的。這樣,庫內粉煤灰較疏松、流動性好,庫內完全可以不用氣化風。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