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渣微粉的應用和礦渣硅酸鹽水泥
2000年之后,粉磨設備節能技術和礦渣微粉應用技術研究的深入,使廣大水泥企業認識到,礦渣利用粉磨細度應控制在400m2/kg左右。各種粉磨設備都能夠生產出市場不同需求的礦渣微粉,并獲得相應的經濟效益。隨著水泥工業產業結構調整政策力度的加大,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推動下,礦渣微粉的產量年年翻番,目前已接近年產1000萬噸,建材行業內一個新興產業正逐步在形成。
什么是礦渣
礦渣的全稱是粒化高爐礦渣。它是鋼鐵廠冶煉生鐵時產生的廢渣。在高爐煉鐵過程中,除了鐵礦石和燃料(焦炭)之外,為降低冶煉溫度,還要加入適當數量的石灰石和白云石作為熔劑。它們在高爐內分解所得到的氧化鈣、氧化鎂和鐵礦石中的廢礦,及焦炭中的灰分相熔化,生成了以硅酸鹽與硅鋁酸鹽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浮在鐵水表面,定期從排渣口排出,經空氣或水急冷處理,形成粒狀顆粒物,這就是粒化高爐礦渣,簡稱:礦渣。每生產一噸生鐵,要排出0.3~1噸礦渣。礦渣的化學成分與水泥熟料相似,只是氧化鈣含量略低。出渣溫度愈高,冷卻速度愈快,則礦渣玻璃化程度愈高,礦渣的潛在化學能愈大,活性也愈高。因此,經水淬急冷的高爐礦渣的活性,比未經水淬的礦渣活性要高一些。
礦渣品質要求
1.國家標準(GB/T203-94)對粒化高爐礦渣的質量要求規定如下:①粒化高爐礦渣的質量系數K應不小于1.2;②粒化高爐礦渣中錳化合物的含量,以MnO計不得超過4%;錳鐵合金粒化高爐礦渣的MnO允許放寬到15%;硫化物含量(以硫計)不得超過3%;氟化物含量(以氟計)不得大于2%;③粒化高爐礦渣的松散容重不大于1.2kg/L,最大直徑不得超過100mm,大于10mm顆粒含量(以重量計)不大于8%;④粒化高爐礦渣不得混有外來夾雜物,如鐵塵泥、未經淬冷的塊狀礦渣等;⑤礦渣在未烘干前,其貯存期限從淬冷成粒時算起,不宜超過3個月。
2.國家標準(GB/T18046-2000)《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渣粉》有如下規定:①粒化高爐礦渣粉(簡稱礦渣粉)定義:符合GB/T203標準規定的粒化高爐礦渣經干燥、粉磨(或添加少量石膏一起粉磨)達到相當細度,且符合相應活性指數的粉體。礦渣粉粉磨時允許加入助磨劑,加入量不得大于礦渣粉質量的1%;②礦渣粉密度不小于2.8g/cm3;比表面積不小于350m2/kg;③礦渣粉共分為三級。S105、S95和S75,他們對應的活性指數7天不小于95%、75%和55%,28天不小于105%、95%和75%,流動度比小于85%、90%和95%;④礦渣粉含水量不大于1.0%;⑤三氧化硫不大于4.0%;⑥氯離子不大于0.02%;⑦燒失量不大于3.0%。
為什么要采用“分別粉磨”工藝
在當前的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中,水泥企業一般是將礦渣與熟料及其他組分物料,按配比一起加到球磨機中共同混合粉磨。由于各種物料易磨性的差異較大,當出磨物料達到工藝要求時,其中某些工業廢渣組分的細度,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指標。如:粉磨礦渣水泥時,礦渣比水泥熟料難磨得多,水泥比表面積達到了300m2/kg以上,水泥中的礦渣粉的比表面積只有200~250m2/kg,其水化活性不能在水泥構件或建筑工程中正常發揮。因此,專家們建議:有條件的水泥企業應該將礦渣與熟料等其他組分物料分開,將礦渣單獨粉磨、熟料與石膏及其他混合材一起粉磨,然后再根據市場需求,配制合成不同強度等級的礦渣水泥或復合水泥。
“分別粉磨”工藝實施方案
對粒化高爐礦渣采用分別粉磨的形式,是目前綜合利用中最適用的工藝流程。工藝流程形式多樣,可以是高細、高產管磨機一級開路流程,也可以是普通球磨機、高效選粉機一級閉路流程;可以是立式磨一級閉路流程,也可以是輥壓機與球磨機聯合粉磨流程等等。這些流程的共同點是:必須將礦渣粉磨成高細粉(統稱:礦渣微粉),即礦渣微粉中的顆粒80%≤50μm、比表面積≥380m2/kg,其中≤10μm的超細粉約占30%~40%,然后可以直接給混凝土攪拌站提供摻合料,或再與熟料粉合成不同強度等級的品種水泥。
當前,有許多立窯企業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出臺,及水泥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進程,需要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改變生產低強度等級水泥為主的現狀,為循環經濟作一點工作,以工業廢渣綜合利用作為今后的發展目標。也可以利用原水泥廠的閑置設備,進行技術改造而成為礦渣微粉生產基地。或購買少量水泥熟料,生產高混合材摻量的32.5級礦渣水泥或復合水泥(國標GB 1344-1999中規定,礦渣硅酸鹽水泥中粒化高爐礦渣摻加量按質量百分比計為20%~70%——本網注)。
“分別粉磨”工藝主要注意事項
1.粉磨平衡。一般來說,物料在粉磨過程中,粉磨時間越長,出磨產品粒度越細、單位產品的電耗越高。但是,隨著粉磨時間的延長,物料比表面積逐漸增大,其比表面能也增大,因而微細顆粒相互聚集、結團的趨勢也逐漸增強。經過一段時間后,磨內會處于一個“粉磨←→團聚”的動態平衡過程,達到所謂的“粉磨極限”。在這種狀態下,即使再延長粉磨時間,也難以將產品粉磨得更細,有時甚至使產品的表觀粒度變粗。同時,磨機產量明顯減少、粉磨能耗成倍增加、粉磨效率降低。這種現象在普通粉磨時并不明顯,但在高細粉磨和超細粉磨中經常出現,也是粉磨生產必須認真解決的問題之一。最好的解決辦法是:添加助磨劑。無機物一類非極性助磨劑,能形成物料顆粒表面的包裹薄膜,使表面達到飽和狀態,不再互相吸引黏結成團塊,增大磨內物料的流動性。并通過裂紋形成和擴展過程中的防“閉合”和吸附,降低顆粒硬度,減弱顆粒強度,改善細顆粒的易磨性。助磨劑通過保持顆粒的分散,來阻止顆粒之間的聚結或團聚,粉磨粒度越細,使用助磨劑的效果越顯著。
2.粉磨工藝參數調整。粉磨礦渣時,由于入磨物料粒度的減小,球磨機磨內研磨體的平均球徑必然要隨之減小,一般來說最大的球不要超過Φ60mm,根據磨機的倉位,減大球、換小球,兩倉磨還應該將隔倉板前移,增大細磨倉長度。由于礦渣難磨,研磨體的裝載量應適當高于磨機設計裝載量。山東LB水泥制造有限公司將一臺Φ2.2m×7m閉路球磨機,改為開路篩分磨單獨粉磨礦渣微粉,產品比表面積≥400m2/kg,磨機產量達到6t/h,當加入5%左右的粉煤灰后,磨機產量提高到7t/h,綜合噸粉磨電耗為65~70kWh。
摘自:中國建材建筑網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